胡川
【摘要】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我國鐵路交通運輸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要充分保證鐵路運輸系統安全可靠就需要依賴通信技術,來建立其完善的鐵路運輸通訊網絡?,F文章主要針對新時期鐵路通信技術及其發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 鐵路通信 GSM-R技術 通信技術
在鐵路運輸系統中,假如沒有有效的通信技術作為支持,形成可以保障鐵路系統各個要素正常工作的技術,則鐵路運輸系統無法實現正常、穩定、安全運行。在鐵路運輸系統中,通信技術可以真實、有效、準確的反應鐵路運輸系統中的狀況,以及針對交通運輸情況來發布有效的命令。在鐵路運輸高速化發展的交不下,鐵路通信技術也需要跟上步伐,朝著更加便利、更加智能的方向發展。
一、鐵路通信技術及其特點
通信技術在鐵路運輸系統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鐵路通信技術已經從初期的對話調度,報文調度直至現代的通信技術。鐵路通信技術的運用主要是針對鐵路系統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控制與管理,通過人機操作的形式來對反饋的數據進行處理與管理,并且制定合理的應對策略,以實現鐵路行車安全、行車自動化調動控制、故障報警。鐵路通信技術并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結合了現代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一系列學科,使用人機互動的方式來對鐵路運輸系統中的信息進行采集、傳輸、處理、反饋與共享。
二、新時期鐵路通信技術——GSM-R技術
2.1 GSM-R技術構成
GSM-R技術是由多個子系統組成的,分別為網絡、基站、運行與業務支撐等子系統。不同的子系統中,網絡子系統又可以分為移動交換、移動智能網與通用分組無線業務。
第一,網絡交換系統,即為輔助通信系統完成業務的交換與用戶數據,并且對用戶數據進行實時安全管理。實現網絡交換系統功能的實體設備包括定位寄存器、移動智能網、組呼寄存器等,不同設備均利用ON.7信令協議開展通信[1]。
第二,基站系統?;鞠到y利用無線接口與移動臺來進行連接,主要實現無線信號的接收與發送,其實體設備包括控制器、發動信息設備、弱場設備等。
第三,運行、支持子系統與終端。運行、支持子系統囊括了網絡設備維護管理以及對用戶管理的兩個系統,而終端則是為GSM-R通信系統的用戶提供直觀的操作與處理,使得設備可以接入至GSM-R網中,終端的實體設備包括了無線固體與移動臺[2]。
2.2 GSM-R技術特點
GSM-R通信技術是基于GSM的,因此GSM-R通信技術不單單擁有GSM的漫游、切換等特點,同時還擁有以下功能:1)功能尋址。提升固定或移動用戶呼叫正在行駛列車中移動用戶穩定性的功能;2)基于位置尋址。提升行駛列車中移動用戶呼叫地面用戶便捷性的功能;3)列車操控系統。該系統是基于GSM-R技術下的對列車進行自動控制的系統,其甚至可以實現列車的自動駕駛;4)列車故障診斷。假如列車在行駛過程中出現故障,則診斷數據與結果將會直接通過GSM-R傳輸至附件的維修中心,讓維修點可以盡快做好維修列車準備。
2.3 GSM-R技術的應用
GSM-R技術在鐵路通信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列車工作。當前我國鐵路上應用GSM-R技術傳遞列車控制信號的線路有青藏線的ITCS、大秦線的LOCOTROL,這種業務方式主要是依靠通信雙方的永久在線的數據電路來進行數據傳輸的,其傳輸速率達到4.8kb/s或9.6kb/s.這一方式適用于對于數據數量要求不高,但是對于數據實時傳送性要求較高的列車控制工作[3]。
2)GPRS數據業務。在列車運行過程中,調度員將會持續跟進線路的運行狀態來向機車發送調指令,不同線路等級下不同調度命令的發送方式也不一致。傳統方式是開展語音呼叫,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傳遞調度命令。在使用GSM-R后,即可以使用調度臺來向列車臺發送調度命令[4]。
2.4 GSM-R技術的發展趨勢
為了進一步推動鐵路通信過程中GSM-R技術的完善與優化,不單單要加快建立與我國鐵路通信情況相匹配的GSM-R技術規范與相關標準,同時還需要妥善平衡GSM-R技術與4G技術之間的關系。盡量實現GSM-R技術與4G技術的兼容性與安全性。
三、結束語
鐵路通信技術對于鐵路運輸系統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其能夠顯著提升鐵路的運行效率、增強鐵路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伴隨著我國鐵路運輸系統的繁榮發展,鐵路通信技術也正在朝著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有需要對其進行研究探析,以便推動其為鐵路運輸系統提供更可靠的服務。
參 考 文 獻
[1]李倓.淺談光纖通信技術在鐵路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 2011, (05):500-501.
[2]馬宇翔.當前鐵路通信技術及鐵通專網發展概況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08, (22):159+163.
[3]何對林.鐵路通信技術在客運專線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 (20):104-105.
[4]楊爽潔.GSM-R技術與我國鐵路通信技術的應用發展[J].通訊世界, 2015, (0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