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成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不斷改革,中職體育教學模式受到關注。中職體育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素質、鍛煉體魄的重點階段。新時期教育發展對中職體育教學提出較高的要求,中職體育教學中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難以帶動學生主動參加等問題。在本文中以“主體參與”為教學核心理念,研究中職體育教學效果提升策略。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主體參與;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185-01
“主體參與”教學模式并不等同于“主動參與”,主動參與教學模式注重的是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活動上的主動參與性,忽視了課前準備以及課后訓練,主體參與能夠將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環節銜接起來,關注的是學生自主地完成全過程學習。從教學效果上分析,主體參與的教學模式在提升中職體育教學效果上的作用突出。
一、中職體育教學現狀
(一)中職體育教學難以提升學生活動參與積極性
中職體育教學是鍛煉學生身心的基礎課程,目前,我國中職學校中的體育教學形式渙散,教學模式單一。體育教學得不到相應的重視,體育教師在教學課程設計上創新力度較低,課堂教學模式不能吸引學生注意,中職體育教學難以提升學生活動參與積極性。體育活動設計只是簡單的進行跑步、學習體操,學生的特長得不到發揮。教師按照簡單的教學形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積極性不高。[1]
(二)中職體育教學活動缺乏創新
在很多中職學校中,體育課竟然是學生課程達標的考試課程。而體育課堂開展真實目標是提升學生身體健康水平。在這樣的反差下,學生在體育課上一直處于測驗緊張的狀態中,也就是說,應試教育的思想,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影響較深,教學形式不能創新。體育教學理念逐漸被淡化,沒有創新的課堂活動模式。
二、中職體育教學“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構建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將學生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其中有意義的學習就是主體參與學習模式。在實際學習中,能夠完成有意義的學習,主要通過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兩種方式。其中,接受學習,是在教師指導鼓勵下而實現的被動式學習,在學習效果上不明顯。發現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環節中,具有一個思維開拓的過程,學習的內容都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與挖掘。該種學習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所得到效果比較好。[2]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主體參與教學模式,能夠從課前的準備、課中教學以及課后策略中,引導學生以一種新的學習理念進行學習。在體育教學的課前預習中,教師可以拿出十分鐘時間,對上一節課中的學習內容進行預習,包括基本目標的選擇、內容回顧等。在課堂教學中,力求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并且以科學的方法為學生制定教學計劃。例如可以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自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以及綜合學習等。在課后復習環節中,包括課堂內容的延伸、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提升等。
三、促進中職體育教學“主體參與”模式實現的策略
(一)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樹立學生主體觀念
實現“主體參與”教學模式,首先需要讓學生明確,他們本身就是學習中的主體,那么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應該采取什么方式來開展學生的主體參與教育,是目前中職體育教學發展的關鍵。
教師應該從課前、課中、課后等三個角度,激發學生活動參與的能力。首先需要通過激發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主動參與性來實現,然后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前與課后,進而將主動教學轉變為主體教學。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生主體觀念。學生通過課堂上的教學活動啟發,能夠產生興趣,并主動探求課堂體育活動相關的課前、課后活動訓練等。
(二)學生課前主體參與啟發教學
主體參與教學更加關注的是,學生在課前對于體育知識的理解,以及與課中教學活動之間的相互銜接。良好的課前教學活動預習,在提升中職體育教學課堂主動性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課前教學活動預習,能夠使得學生對體育訓練活動有整體性的了解,并能夠在課堂上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提升知識學習的自信心。
傳統的課前預習方式單一,對課堂上的學習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為了改善學生預習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在知識預習上作出一些改變。中職體育教學課前主體啟發,需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基礎上,采用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利用互聯網與多媒體資料,進行中職體育教學的課前預習,促進主體參與教學模式開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體育教學在提升學生能力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來,中職體育教學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學效果不顯著。伴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中職體育教學迎來了新的改變,在教學活動中應用主體參與理念,將中職體育教學活動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強化以及課后復習等串聯起來,改善教學現狀。
參考文獻:
[1]王興媛.參與式教學方法在中專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
[2]曾志軍.初中體育教學中“主體參與”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03):63-6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