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徐業鳳+邵亮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在全甲狀腺切除術中顯露喉返神經的臨床價值。方法 55例行全甲狀腺切除術的患者, 根據是否顯露喉返神經將其分為觀察組34例(顯露喉返神經)與對照組21例(不顯露喉返神經), 觀察兩組病灶切除率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兩組病灶切除率均為100.0%;觀察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更長,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隨訪6個月,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4.7%,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8.1%(P<0.05)。結論 對全甲狀腺切除術患者解剖顯露喉返神經安全可靠, 能夠有效預防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 減少醫源性損傷。
【關鍵詞】 甲狀腺切除術;喉返神經;顯露;損傷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45
在甲狀腺手術中, 易發生喉上神經損傷、喉返神經損傷與甲狀腺旁損傷等并發癥, 患者常出現聲音嘶啞, 嚴重的可能發生窒息甚至死亡[1]。當前國內報道指出, 因甲狀腺手術發生喉返神經損傷的比例在0.3%~9.4%[2]。因此在甲狀腺手術中是否解剖顯露喉返神經還存在著爭議。基于此, 本組研究對比觀察了顯露及不顯露喉返神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為全甲狀腺手術治療提供參考,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全甲狀腺切除術的55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患者是否顯露喉返神經分為觀察組34例與對照組21例。觀察組男7例, 女27例, 年齡20~78歲, 平均年齡(43.5±12.3)歲;包括甲狀腺腺瘤3例, 甲狀腺乳頭狀癌21例, 巨大多發結節性甲狀腺腫10例。對照組男6例, 女15例;年齡21~78歲, 平均年齡(43.7±12.2)歲;包括甲狀腺腺瘤2例, 甲狀腺乳頭狀癌13例, 結節性甲狀腺腫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甲狀腺疾病種類等一般資料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全甲狀腺切除術治療, 術前進行血常規、甲狀腺功能、心電圖、心電圖、胸X線、甲狀腺彩超、喉鏡等檢查。
對照組(不顯露喉返神經):所有對照組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 實施常規甲狀腺手術操作, 操作過程中緊貼腺體實施鈍性切除, 對喉返神經區域神經給予妥善的保護, 保持甲狀腺腺體器官床的完整性。觀察組(顯露喉返神經):患者均實施氣管插管全麻, 在側葉背面對甲狀腺下動脈予以準確的定位, 在下動脈的深面位置, 由淺入深沿著氣管食管實施分離操作。待發現銀灰色線狀組織后進行追蹤確認喉返神經。對甲狀腺下動脈分支進行結扎, 避開喉返神經實施全甲狀腺切除術。根據患者的病情確定解剖顯露喉返神經的長度, 并在切除操作中將神經予以完全的暴露, 做好對神經的保護。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2]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病灶切除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喉返神經損傷:患者在術后出現聲音嘶啞, 發音或者呼吸困難, 經喉鏡檢查示聲帶麻痹、運動受限。對患者進行隨訪, 6個月后喉鏡復查, 若聲帶位置、活動恢復則屬于暫時性喉返神經損傷;否則判定為永久性喉返神經損傷。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手術時間及病灶切除率 觀察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更長,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兩組病灶切除率均為100.0%。
2. 2 并發癥發生情況 隨訪6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率,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4.7%,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8.1%, 兩組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所在區域結構復雜, 在該區域實施手術操作往往容易造成損傷, 嚴重的導致永久性損傷[2], 因此在甲狀腺切除術中需要對喉返神經實施保護。當前針對甲狀腺手術是否應顯露喉返神經尚無統一的觀點, 對于是否應顯露喉返神經觀點如下:①顯露喉返神經過程中易引發其損傷;②喉返神經由于較易發生解剖變異, 因此解剖區域的常規保護并不能充分避免其損傷, 因此只有在直視條件下才能夠徹底保護喉返神經不受損傷。
許軍等[3]在研究中探討了全甲狀腺切除術中顯露喉返神經的臨床價值, 結果發現通過顯露喉返神經, 患者的并發癥率, 包括喉返神經損傷、喉上神經損傷及暫時性甲狀腺旁功能損傷均顯著低于常規保護的對照組。而在本組研究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同時還發現觀察組喉返神經損傷均屬于暫時性損傷, 無一例為永久性損傷, 且暫時性喉返神經損傷比例更低。這與程海暉等[1], 林俊榮等[2]的研究結果也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對全甲狀腺切除術患者解剖顯露喉返神經安全可靠, 能夠有效預防喉返神經損傷的發生, 預防永久性喉返神經損傷, 使患者的預后得到改善, 利于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 程海暉, 朱強, 王子宣. 甲狀腺切除術解剖顯露喉返神經的臨床研究.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2, 33(5):556-558.
[2] 林俊榮, 李芬蘭, 翁偉建, 等. 喉返神經顯露在甲狀腺切除術中的臨床療效觀察. 當代醫學, 2014, 20(18):34-35.
[3] 許軍, 肖光雄, 丁旭貝, 等. 顯露喉返神經在全甲狀腺切除中的臨床意義研究.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9):416-417.
[收稿日期: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