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鳳和

【摘要】 目的 探討“四香散”對于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效果。方法 90例腹部術后住院患者, 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四香散”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肛門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飲食恢復時間分別為(32.5±16.7)、(42.1±18.3)、(21.3±10.5)、(42.1±21.3)h, 顯著短于對照組的(56.2±22.8)、(78.4±25.2)、(40.8±16.2)、(71.6±36.2)h(P<0.05)。結論 “四香散”能縮短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四香散;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14
在對胃腸外科手術患者開展術前干預時, 應先對患者進行充分的術前宣教, 以提高患者對手術及預后知識的認知程度, 避免其對手術和治療產生恐懼。在對患者開展充分宣教的基礎上應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開展心理疏導, 盡量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以提高其治療配合度。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為促進患者早時康復, 采用了本院研制的“四香散”, 對促進腹部術后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腹部術后住院患者90例, 排除心、肝、腎、肺功能不全患者和其他并發癥患者等。其中男52例, 女38例, 年齡15~66歲, 平均年齡(50.2±12.8)歲。將全部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45例。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協助患者床上活動、早期下床活動、腹部按摩等, 促進肛門自然排氣。實驗組患者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四香散”治療:按一定比例將“四香”(檀香、木香、回香、丁香)磨成粉, 用蜂蜜加小量醋(起藥引作用)及小量溫開水調成糊狀, 均勻平鋪于輸液貼小棉墊, 厚薄約3 mm, 直接貼于所需穴位, 時間約2~3 h后揭去, 1次/d, 貼敷過程注意觀察患者皮膚情況, 注重患者主訴。治療過程中對兩組患者的肛門排氣時間、肛門排便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和飲食恢復時間進行觀察記錄。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如果患者在術后不能快速恢復其胃腸功能, 患者就容易出現應急性胃腸黏膜病變, 損傷黏膜屏障, 出現腸麻痹, 而且腸腔內的壓力也會加大, 從而引起菌群移位, 中性粒細胞被激活, 釋放出很多的炎癥因子, 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和系統性炎性反應綜合征, 另外因為胃管放置時間比較長, 就容易損傷食道和咽喉, 呼吸道出現感染。所以在患者術后進行早期的胃腸功能恢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上腹不適或者是上腹痛、反酸、燒心的患者, 除了剛才提到的飲食要注意的以外, 特別要注意少吃刺激性強的東西, 包括濃的咖啡、辛辣食物、酒類等, 慎重用藥, 解熱鎮痛藥、抗生素類的藥物等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吃完飯要多活動, 不要馬上坐下或躺下。
中醫認為腹部術后出現腸功能障礙和腸麻痹, 主要就是因為胃氣虧虛、腸腑瘀滯內結、氣機不利、通降失常所引起的[3]。根據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 治療時應該以清熱解毒、通腑瀉下、行氣導滯。四香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檀香、木香、回香、丁香。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可知, 檀香行氣溫中, 開胃止痛;木香中含有生物堿木香堿, 對于組胺導致的小腸平滑肌痙攣具有非常好的解攣作用;回香促進消化液分泌, 增加胃腸蠕動, 有健胃行氣的功效有助于緩解痙攣、減輕疼痛;丁香則溫中降逆、補腎助陽[4]。所以四香散就具有通腑瀉下、行氣導滯、清熱解毒的作用。按一定比例將“四香”磨成粉, 用蜂蜜加小量醋(起藥引作用)及小量溫開水調成糊狀, 均勻平鋪于輸液貼小棉墊, 厚薄約3 mm, 直接貼于所需穴位, 一般取穴4~5個, 常取穴位:神厥-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心、通利三焦、調暢經絡、溫育元真、護理陰陽的作用, 天樞-具有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痹, 氣海-具有益氣助陽、調經固經的作用, 關元-具有培補元氣、導赤通淋的作用, 中脘-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 中極-具有益腎興陽、通經止帶的作用, 足三里-具有生發胃氣、燥化脾濕的作用, 內關-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 合谷-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等, 能有效促進胃腸平滑肌的蠕動, 讓腹腔內微循環得到有效改善, 壞死組織的吸收更快, 從而讓胃腸功能得到更快恢復[5-7]。
本研究中, 實驗組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表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四香散治療, 能讓患者的胃腸功能得到更快恢復, 讓術后胃腸功能失調患者的癥狀得到有效的緩解, 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患者敷藥過程不影響其他治療與護理, 敷后易于清理, 部分患者認為對長期胃腸功能紊亂有較好的作用, 樂意接受。操作簡單方便, 經濟實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許正國, 孟昭旭, 蔡敬國. “通腸散”敷臍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75例臨床觀察. 江蘇中醫藥, 2011, 43(8):42-43.
[2] 石傳科, 李建明, 羅明, 等. 宣肺通腑法對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河北中醫, 2013, 35(1):43-44.
[3] 楊增璽, 陳文化, 楊順俊, 等. 健胃行氣合劑對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09, 18(10):1105-1106.
[4] 高敏. 木香順氣丸對婦產科手術后腹脹及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 中醫臨床研究, 2013(1):91-92.
[5] 顧笑梅, 李宗濤, 劉秀榮. 補中益氣顆粒對婦科手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影響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藥, 2011, 6(12):1555.
[6] 楊素勉, 紀彩卿, 張石玲, 等. 低頻電刺激對婦科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中國康復, 2009, 24(4):258.
[7] 毛瑞敏, 田寧, 付靜, 等. 扶正通腸飲預防性治療婦產科術后腹脹臨床觀察 . 中國中醫急癥, 2007, 16(11):1347-1348.
[收稿日期: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