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順

【摘要】 目的 分析平肝活血湯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3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 對其采用平肝活血湯治療并分析其療效。結果 3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經治療后, 心電圖顯示無效3例(8.3%), 有效14例(38.9%), 顯效19例(52.8%), 總有效率為91.7%。在高血壓的療效方面, 無效5例(13.9%), 有效19例(52.8%), 顯效12例(33.3%), 總有效率為86.1%。結論 運用平肝活血湯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可行性高, 療效較好, 能明顯緩解臨床癥狀, 應推廣運用。
【關鍵詞】 冠心?。桓哐獕?;平肝活血湯;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40
當前人們的生活發展中, 基于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影響, 大大增加了人們患高血壓的幾率, 這也是動脈壓升高的全身性疾病, 主要的致病因素為環境和遺傳因素, 而長期的高血壓升高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影響冠狀動脈血循環, 最終使得患者合并冠心病[1], 基于此, 本文選取研究對象對其采用平肝活血湯治療, 并對其治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了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 年6月收治的3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的相關標準。其中男19例, 女17例, 平均病程(20±2)年, 平均年齡(52.4±12.1)歲, 其中胸悶痛16例、頭痛8例、頭暈22例、心悸13例。高血壓3級9例, 2級17例, 1級10例。均經心電圖 ST-T下移0.05 mV, T波低平或倒置。
1. 2 方法 針對患者存在的心血瘀阻、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造成的胸痹、頭暈證候, 本院采用自擬平肝活血湯治療, 藥用當歸15 g, 赤芍15 g, 白芍15 g, 龜板30 g, 鉤藤12 g, 生地12 g, 元參20 g, 牛膝12 g, 川芎10 g, 桃仁10 g, 紅花 6 g, 生牡蠣30 g, 丹參20 g, 石決明 20 g, 代赭石30 g, 水煎2次, 取汁約 400 ml混合, 1劑/d, 分早晚服用, 4周為1個療程。針對胸悶患者, 需加柴胡、延胡索、瓜蔞、薤白, 心悸加苦參、石菖蒲, 針對頭痛患者, 則需加菊花。對癥處理其他癥狀[2]。
1. 3 療效標準 本院在療效判定方面, 結合上海會議指定的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1977年)進行。
1. 3. 1 高血壓 未使用其他降壓藥, 舒張壓下降≥10 mmHg(1 mm Hg=0.133 kPa), 收縮壓下降≥20 mmHg, 臨床癥狀消失, 3個月不反彈為顯效;未使用其他降壓藥, 舒張壓下降≥10 mmHg, 收縮壓下降≥5 mmHg, 臨床癥狀減輕, 3個月不反彈為有效;均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3. 2 冠心病[3] 治療后心電圖恢復到正常, 絞痛不發作, 或者是發作頻率減少>90%為顯效;治療后ST段下降者經治療后回升>0.05 mV, 心絞痛發作頻率減少>50%, 癥狀減輕為有效;均未達到上述標準, 則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2 結果
3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經治療后, 心電圖顯示無效3例(8.3%), 有效14例(38.9%), 顯效19例(52.8%), 總有效率為91.7%。在高血壓的療效方面, 無效5例(13.9%), 有效19例(52.8%), 顯效12例(33.3%), 總有效率為86.1%。見表1。
3 討論
結合以往的相關研究及治療情況看來, 作為中老年心血管系統的多發病、常見病, 高血壓病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等影響較大, 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耳鳴、疲乏無力及眩暈、頭痛等, 類似于祖國醫學中的“中風”、“頭痛”, 直接影響著冠心病的發生發展。祖國醫學認為其發病與人體的陰精耗乏有關, 人年過四十腎氣漸衰, 腎陰不足, 氣血逆亂, 血脈瘀阻, 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中醫辨證方面看來, 多屬本虛標實, 陰虛陽亢, 瘀血痹阻, 其中標實以瘀血多見, 而對應的本虛以臟器虧虛為主, 基于此, 在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方面, 最基本的在于滋腎平肝、活血化瘀[4]。
秉承“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原則, 采用滋腎平肝、活血化瘀的方法, 自擬平肝活血湯, 選用龜板、生地、元參滋補肝腎、清熱涼血;鉤藤、石決明、代赭石、生牡蠣鎮肝潛陽、熄風通絡;白芍斂肝陰、抑肝陽、養陰補血, 緩急止痛, 丹參抗凝擴冠、促纖溶;牛膝引血下行降壓、鎮痛;赤芍、當歸、桃仁、紅花活血化瘀, 擴張血管, 增加冠脈血流量, 保護缺血心肌, 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川芎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減少紅細胞的壓積、降低纖維蛋白原;同時具有鈣拮抗劑作用, 做為血中氣藥上行頭目, 下通血海, 調理肝性、祛風止痛, 從而起到抗黏、降壓等作用, 諸藥合用, 共奏滋腎平肝、活血化瘀之功。本文研究中, 采用平肝活血湯進行治療, 所用為自擬平肝活血湯, 在補肝腎方面, 借助龜板、生地、元參滋補來實現, 白芍緩急止痛, 斂肝陰、抑肝陽、養陰補血, 赤芍、當歸、紅花活血化瘀, 川芎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 牛膝引血下行降壓、鎮痛等等, 諸藥合用, 來實現滋腎平肝、活血化瘀的治療需求。
經治療后, 36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經治療后, 心電圖顯示無效3例(8.3%), 有效14例(38.9%), 顯效19例(52.8%), 總有效率為91.7%。在高血壓的療效方面, 無效5例(13.9%), 有效19例(52.8%), 顯效12例(33.3%), 總有效率為86.1%, 體現了平肝活血湯治療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平肝活血湯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 可明顯改善患者眩暈、頭痛、胸悶、胸痛等臨床癥狀, 又起到了很好的降低血壓、改善心肌供血, 防止心絞痛的發生的作用, 平肝活心湯為心肝兩臟相間治療的組合方劑, 是防治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良方, 應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侯文生. 滋腎平肝活血湯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51例臨床分析. 當代臨床醫刊, 2015, 28(3):1459.
[2] 張芳, 陳瑋, 陳穎穎. 平肝活血湯治療頑固性高血壓患者75例.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4, 21(6):691-692.
[3] 郭士全. 平肝活血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129例臨床觀察. 遼寧中醫雜志, 2011(4):670.
[4] 文輝, 江偉. 益氣活血平肝湯治療高血壓腎病60例臨床觀察. 新中醫, 2013(5):59-61.
[收稿日期:201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