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軍訓練營
空軍訓練營

提問:我們這里有一個放釣黑坑,是一個很大的沙坑,水很深,用5.4米竿可釣4米左右水深,里面的魚來自十幾公里外的一座大水庫,包括框鏡、鯉魚、草魚,以及體形較大的青魚,個體多在7~15斤之間。我們最喜歡釣的就是大青魚。開始,大家的釣餌、窩料都用田螺,雖有效果,但不明顯。這種用餌策略針對性雖強,可是一旦沒有大青魚咬鉤,就沒法兼釣鯉魚和草魚了。
該黑坑限竿一支,最長不能超過5.4米,不允許使用帶漁輪的魚竿。由于坑中的魚均是來自水庫的野魚,沖擊力特別大,所以幾乎每天都有人斷竿子,切線更是司空見慣。針對這種情況,有些釣友用上了超長失手繩,有些釣友則不斷加粗魚線,子線甚至用到5號以上,還有些釣友干脆主線子線全用大力馬線。可是新的問題來了:釣組過于粗重,魚口變差了。請問:針對這樣的魚情,想釣獲更多大青魚并兼釣其他魚種,我們該如何組裝釣組、調標,以及如何用餌。
回答: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種情況比較棘手。雖然都是淡水魚,但由于食性上的差異,若想專釣某種魚恐怕會“空軍”。所以,在這里垂釣不宜刻意規定對象魚,如果確實想釣青魚,不妨用雙鉤,一鉤掛田螺,另一鉤掛能釣鯉魚或草魚的餌,如玉米粒等。不過,這種看似可以兼釣坑內所有魚種且不耽誤釣青魚的做法,其真正效果遠沒有看上去那么好。就像釣鯽魚時一鉤掛葷餌一樣,理論上講能兼釣鯽魚和鲇魚,可實際收獲大多不理想,鯽魚釣得不多,鲇魚也很少。只能說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既然主要對象魚是青魚,還要兼顧其他魚種,窩料就要有所側重。田螺是青魚喜歡的食物,要在窩料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大概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樣子。因為這里的魚源自水庫,屬于野魚,所以窩料和餌料都要盡量采用原生態的。
關于魚的沖勁大,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搏大魚是魚竿、主線、子線、鉤子的承受力和釣者控魚技巧相結合的過程。普通魚竿的極限負荷都不太大,偶爾遇到大魚還能應付,專釣大魚就會力不從心。一旦竿子承受力下降,魚線、魚鉤就要承受得更多,只有這樣才能應對大魚的沖擊力。不過,魚線在不斷加粗,問題也隨之而來——魚線越粗,上魚率越低。就像有些釣友在有大魚出沒的水域釣魚,常用一支拴著粗線大鉤的竿子釣大魚,另用一支拴著細線小鉤的竿子打發時間,結果大魚總是喜歡挑細小小鉤咬,弄得人措手不及。
為什么大魚喜歡細線小鉤?是它們太精明嗎?當然不是,它們沒這個智力,小鉤扎到嘴上雖然不致命,但也難受。問題的關鍵在于細線小鉤的隱蔽性更強,更容易騙過狡猾的大魚。所以,隨著魚線的不斷加粗,魚口會越來越少。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加長子線,以3.5號子線為例,應該達到1米以上。子線加長有兩個好處,一是增加隱蔽性,二是提高延展優勢,使其能夠承受更大的負載。這種做法打破了很多人的垂釣習慣,會叫人不適應。不過,特殊情況就要特別處理。子線加長,主線盡量不要縮短或少縮短,這肯定會給拋投帶來麻煩,釣者可在短時間內克服,拋投幾次就會掌握。
另外,為了讓釣組更隱蔽,使魚能夠更為放心大膽地吃餌,釣者應適當釣鈍,使子線下端處于輕微彎曲狀態。
以上是比較常規的釣法。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在釣組上做文章。如水域內小魚不多時,我們可試一下糟食釣法,用類似于爆炸鉤的釣組。與海竿爆炸鉤相比,手竿糟食釣組用3~4枚魚鉤就差不多了,用法和海竿相同;如果小魚多,則餌料的黏稠度也要隨之上升,總之要讓魚餌在窩內保留一段時間,魚鉤不要過早暴露出來。這種接近于海竿的釣法用在手竿上會叫很多人感到不好接受,其實這種釣法在民間早已存在,大餌團對大魚的誘惑力比小餌團要強許多,況且黑坑對魚鉤和釣法不做限制,這么做應該不算違規。總而言之,與眾不同的釣法在很多地方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