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林
(安徽省旌德華森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省旌德縣 242600)
淺談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的發展
張運林
(安徽省旌德華森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省旌德縣 242600)
近幾年,林業技術創新與林業發展逐漸被提上工作日程,我國對林業發展給予了越來越高度的關注和重視。技術創新作為推動林業發展的重要手段,與現代林業發展息息相關。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林業發展當前所面臨的技術困境,然后強調了林業技術創新對現代林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探索了林業技術創新的有效對策,以期能夠加快林業技術創新,推動現代林業穩健發展。
林業;技術創新;現代林業;發展
眾所周知,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市場的改革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投入和行業的快速發展,而林業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林業技術創新與發展不僅可以為社會生產生活提供所需原材料,為國家創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促進市場變革,更可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綠色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誠然,在科學可持續發展觀戰略的實施與引導下,我國林業發展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林業科研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整體而言林業發展依舊存在較多問題丞待解決,尤其是林業技術方面。這些問題主要有高水平的林業科研成果較少,且科研成果轉化率低,轉化不及時,林業對技術創新重視度有待提升,人力資源儲備不足、科技人才隊伍不夠強大,林業技術創新機制不夠完善,難以滿足林業技術創新工作需要等等[1]。現階段,我國在林業技術創新與科研方面的經費投入較少,林業科研積極性不高,所取得的高水平、優秀科研成果也較少,使得林業技術創新進行遲緩,效率低下。受傳統理念影響,一些林業單位在管理林業產業時,依舊認為天是林業經營成果的決定性因素,而忽略了人為因素對林業技術創新與林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從而沒有重視起對人才的培養與人力資源管理。
林業技術創新可以促進現代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可以優化林業產業結構與林業工作人員結構,對現代林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促進現代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對林業技術進行創新,用現代先進科學技術代替傳統陳舊的技術對林業產業進行生產管理與經營,有利于以往粗放型管理模式向集約型管理模式的轉化,使管理模式適應和滿足現代林業管理發展需要,有利于現代林業管理水平的提升。利用集約型的管理模式逐步實現現代林業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標準化與一體化,能夠解決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諸多弊端;通過林業技術創新,可以為青山綠水工程建設、為生態系統與自然環境的保護提供技術支撐,從而促進林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2 優化林業產業結構與人員結構
技術創新的實施是新技術產生的必要條件,而新技術的產生與投入是改革傳統落后技術、更新林業種植方式、研發新的樹木品種,提高樹木抗病蟲害能力與生命力的有效舉措[2]。通過林業技術的不斷創新,林業種植方式的改變、樹木品種抗病蟲害能力的加強等這些都會推動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推動林業工作人員結構配置不斷優化,使林業產業整體經營能力與發展潛力不斷提升。
3.1 強化林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與儲備
技術創新必須依托于科技類人才的投入與隊伍建設,只有具備高強科技類人才,只有人才團結合作,隊伍強大,才能推動林業技術快速創新,才能取得實質性創新成果。林業應提高對人力資源儲備及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吸引科技人才、培養科技人才、留住科技人才,同時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如圖1)[3]。根據我國對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加強與高校之間的溝通合作,讓高校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林業專業科技人才,加強高校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創新能力、應用能力等的培養,發揮教育機構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林業科研能力與科研積極性。要求高校根據現代林業發展及林業技術創新實際需求對教育教學模式方法進行改進,對人才培養重點進行調整,促進雙方共同發展。通過與高校合作的加強,通過科技人才的培養,實現提升林業科技人才儲備,強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目標。

圖1 林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結構圖
3.2 建立健全林業技術創新機制
鑒于傳統粗放型管理模式依舊在我國林業管理中沿用,導致林業經濟與森林資源出現危機,林業企業經濟效益低下,難以適應和滿足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一問題,若想改變其對我國林業產業發展的限制與影響,改變其帶來的林業產業結構與工作人員結構不合理現象,要求林業企業在轉變粗放型管理模式基礎上,建立健全林業技術創新機制。理論上,林業技術創新機制應是能夠為林業技術的創新與林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指導,但目前我國現行林業技術創新機制還不夠完善,內容還不夠全面規范。
健全林業技術創新機制,需要林業企業結合我國當前基本國情,充分考慮市場需求、自身林業產業管理需求以及林業未來發展需求,以提高林業生產技術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力、提升市場占有率、實現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遵循人才實現知識價值,知識推動科技創新、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理念對林業技術創新機制進行不斷調整與完善[4]。為提高現代林業發展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適應性,促進市場經濟體制對林業資源與技術創新指導作用的充分發揮,完善林業技術創新機制,還應走社會主義社會道路,讓市場經濟體制引導林業技術創新及現代林業發展向正確的方向前行。讓完善的林業技術創新機制推動林業技術創新工作高效進行,提升林業科研能力,研發出更多優秀的科研成果,進而推動現代林業健康發展。從市場需求與林業發展是處于動態的、持續不斷的變化之中角度考慮,林業技術創新機制完善工作也應是動態的,這一動態體現在對林業技術創新機制內容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而增加、調整或修正,對林業技術創新機制的完善與時俱進。這樣,林業技術創新機制才能真正滿足當前林業技術創新需要,滿足現代林業發展要求,在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發展中長期發揮效用。
3.3 重視林業生態技術的創新
林業作為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對生態系統的健康循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林業單位應充分重視起對林業生態技術的創新與投入,并專門建立一套林業生態技術創新機制,用以對林業生態技術的使用、創新和管理提供依據和保障。在林業產業技術創新中,其以增加經濟效益為目標,注重的是對生產管理技術的創新,對林業生產效率與產量的提升,而林業生態技術創新則以提升林業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為目標,以公益性為前提,以構建生態林業為核心(如圖2),側重的是對生態技術的運用與生態發展理念的融入[5]。因而林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引入林業生態技術并對其進行不斷的創新,建立林業生態基金,提高林業科研人員積極性,同時加強林業生態技術與林業產業技術的綜合運用,為現代林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圖2 生態林業框架結構圖
綜上所述,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發展之間緊密相關,林業技術創新是推動現代林業發展的必要手段,而現代林業發展為林業技術創新提供平臺與機會。所以,林業必須要加強林業技術創新,通過科技人才、科研、林業生態技術創新、林業技術創新機制等各種渠道來推動林業技術持續創新,從而為現代林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最終實現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目標。
[1]鄧輝明.林業技術創新與現代林業的發展研究[J].北京農業,2013,21:108.
[2]邱雪芹.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北京農業,2014,27:244~245.
[3]王靜,袁娜.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J].現代園藝,2015,02:236.
[4]賈莉華.提高林業裝備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現代林業建設[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12,08:34~36.
[5]葛波峰,劉亞輝.林業技術創新對促進現代林業發展的作用分析[J].北京農業,2016,06:93.
F326.2
A
1004-7344(2016)18-0203-02
2016-6-1
張運林(1973-),助理工程師,中專,目前從事林業基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