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辛婷
(廣西交投物流發展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 530000)
物流業務法律風險防范與控制對策研究
胡辛婷
(廣西交投物流發展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 530000)
通常,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法律風險,物流企業也不例外。為了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有效規避法律糾紛,物流企業有必要引起重視,加大研究力度。鑒于此,本文將對物流業務法律風險進行探討,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與控制對策。
物流業務;法律風險;防范;控制;對策
現階段,我國物流企業發展迅猛,并給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帶去了極大便利。但是物流環節較復雜,物流過程牽涉到的利益方也較多,加之如今物流活動日益頻繁,物流合作日趨深化,物流業務中的法律風險越來越多,法律糾紛也越來越常見。因此,如果有效防范、控制這些法律風險,盡可能將其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是每個物流企業無法回避的一個現實問題。
1.1 業務合同中的法律風險
這主要表現在合同簽訂和履行兩個方面,前者多是因為不科學擬定有關條款造成的,后者則主要是物流企業經營過程中運作不當或失誤所致。例如,在物流活動中,物流企業可能因故可能耽誤交貨時間,此時客戶極易借機要求預借提單或倒簽提單,在這種情況下,物流企業如果為了促成交易,同意客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便可能在不經意間違反業務合同中的有關內容,進而帶來法律風險[1]。
1.2 物流環節中的法律風險
物流環節涉及的內容較多,主要包括配送、加工、倉儲、裝卸、包裝和運輸等方面,其間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整理如表1。

表1 物流環節中的法律風險
1.3 企業合作中的法律風險
現階段,物流企業多采取物流分包的方式展開業務合作。在此過程中,可能出現轉置管理成本增加、企業機密泄露、業務失去控制和物流服務商無法履約等法律風險。其中,轉置管理成本增加表現為集成成本、協調成本或監察成本增加,企業機密泄露體現在物流企業核心技術和商業機密遭到泄露,業務失去控制主要表現為物流渠道失去控制,物流服務商無法履約是指因供應商選擇不合理、外包企業評價機制不完善以及服務商物流能力較差等情況,致使物流服務商不能履行合約[2]。
1.4 物流保險中的法律風險
一般認為,物流業務風險最后都會變成物流企業的賠償責任,所以為了減少經濟財產損失,物流企業有必要把好物流保險關。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物流保險也存在諸多風險。總的來說,物流保險中的法律風險集中體現在索賠手續不齊全、證據不足和保險合同無效等方面。其中,保險合同無效最為常見,其主要原因有保險合同里面加蓋的公司章不符合要求(或未加蓋)、沒有交清保費以及保險欺詐等。
1.5 其他類型的法律風險
物流企業要注意防范意外事故帶來的風險。意外事故具有較強的不可預見性和突發性,物流企業通常很難有效規避這類風險。例如,在倉儲過程中,因貨物被盜或被燒毀造成賠償風險;在運輸過程中,由于多種交通事故導致貨物損壞;在裝卸過程中,機器出現故障引發糾紛。對此,物流企業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妥善處理。
2.1 完善物流企業內部機制
2.1.1 強化工作人員法律風險意識
由于物流業從業人員技術水平、文化素質均較低,法律觀念也不強,常常因個人疏忽或錯誤引發法律糾紛。這不僅影響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還極易給物流企業造成不可預估的經濟損失,長此以往,甚至可能會妨礙物流業的良性發展。因此,物流企業需要強化工作人員的法律風險意識。例如,物流企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加物流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并適時進行培訓考核,以便工作人員能夠熟悉基本的物流操作流程和環節,充分認識到法律糾紛的危害性,主動加強有關法律知識和物流業務學習,自覺糾正不合理操作方式和行為。同時,物流企業有必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業務考核,并適時進行抽查,以及時發現物流活動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并據此制定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有效規避法律風險。
2.1.2 創建專門的法律工作委員會
物流企業可以聘請行業口碑、業績均較好的律師,并從人力資源部、經營部等部門中挑選工作經驗豐富、法律風險意識強烈的人員一起組成法律工作委員會成員。待委員會建成后,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和實際需要定期召開法律工作探討會,參會人員主要有委員會成員和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開會內容圍繞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法律事務展開,其討論重點是如何有效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如何積極應對已發生的法律糾紛,同時也需要對法律風險做出合理預判。
2.1.3 建立健全風險防范輔助機制
盡管法律工作委員會能夠對企業法律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但是委員會成員的工作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很難及時、有效地處理好全部的物流業務法律風險。因此,物流企業有必要建立健全風險防范輔助機制。該機制主要由專項活動制度、會審匯報制度和會簽制度構成,旨在協助法律委員會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以便可以更有序地開展風險防范和控制工作。其中,專項活動制度是為了定期對典型的法律風險案例進行總結。會審匯報制度主要由業務部門展開,相關工作人員要定期對部門法律事務及其風險情況進行匯報。基于會簽制度,企業內部法律顧問要按時對企業法律事務進行整理、分析。
2.1.4 優化基本的工作制度與流程
為了確保各項機制能夠正常運作,法律風險防范和控制工作能夠有序開展,物流企業要對基本的工作制度與流程進行完善,以便有效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提高法律風險防范與控制的質量和效率。例如,可以要求業務部門按季度對部門業務特點進行總結,并對部門出現的法律風險問題和業務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整理、分析,然后再針對性制定優化方案。同時,為了提高法律顧問的工作效率,可以對其工作內容做出如下規定:接到法律咨詢以后,必須在三天之內寫好書面說明書,其中要詳細說明法律風險因素、核心問題、應對策略以及要注意的事項。
2.2 完善物流企業外部機制
2.2.1 加強宏觀調控
為了給物流業創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具體來說,政府要對物流業進行統籌規劃,制定宏觀層面的發展目標,以便物流業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例如,我國國務院在2009年出臺了物流業有關的振興與調整規劃方案,其中提出了物流業發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指出了物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這對穩定物流業發展秩序有較大幫助。基于物流業當前發展形勢,政府還需加強物流業管制組織的建設,并充分發揮該組織的指導與協調職能,以更好地維護物流業發展秩序。
2.2.2 完善法律法規
現階段,我國物流法的法規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由于法律法規較雜亂,存在多頭分散的問題,無法充分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國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物流法。首先,要對立法資源進行全面分析,有效梳理已有法律法規,使之邏輯更為清晰。同時,要構建完善的框架體系,及時補充法律缺口,使之層次更為豐富。值得注意的是,在梳理、完善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要避免出現重復立法現象。也就是說,不僅要保證法律法規門類齊全、層次分明,同時要盡可能提高法律條文的嚴謹性。
綜上所述,為了減少法律風險對物流業的影響,實現物流業長足穩定發展,要采取積極措施規避業務合同、業務環節、企業合作以及物流保險等方面存在的法律風險。具體來說,物流企業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其法律風險意識,創建專門的法律工作委員會,建立健全風險防范輔助機制,并適時優化基本工作制度與流程;政府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法規。
[1]任積麗.中小物流企業勞動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防范[J].物流技術,2014(17):59~60+91.
[2]顧文琦.企業物流外包的風險與防范對策[J].管理觀察,2013(17):35~36.
D922.29
A
1004-7344(2016)18-0335-02
2016-5-20
胡辛婷(1986-),女,助理政工師,研究生,主要從事企業法律事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