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蔓
雖然自2015年6月以來A股先后經歷了三次史無前例大股災的洗禮,腰斬個股不計其數,然而回過頭來看,仍有多達156只個股股價創出年內新高。
牛市時股票價格屢創新高不足為奇,但市場走熊時,仍有大批個股股價創出新高則令人驚詫。通過數據觀察,記者發現,這些創歷史新高的個股有的是因為漲價預期而遭市場爆炒,有的則是行業中的翹楚,由于業績和估值能有持續出色表現,使其成為穿越牛熊周期的長牛股。當然,大部分創新高的個股還是與概念和題材有關。在目前這一震蕩市中,熱點題材股似乎才是獲利的王道。不過題材股的炒作是短暫的,長期看最終能夠穿越牛熊不斷創出新高的,一定是類似貴州茅臺這種績優股。
化工行業新高個股數量最多
按前復權計算,記者調取了A股所有標的今年以來的最高價格,同時與歷史最高價格相比,剔除掉2015年12月以后上市的新股,2016年至今共有156只個股創出歷史新高。
分行業看,化工行業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數量最多,多達18只。電子和電氣設備行業則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別有15只和13只個股。涵蓋個股數量超10只的行業還有機械設備(12只)、農林牧漁(11只)、汽車(11只)以及有色金屬(11只)。
就個股而言,截止8月8日,年內漲幅最大的個股是化工板塊的雅克科技,累計上漲了138%,其次是被順豐借殼上市的鼎泰新材,漲幅為134%,緊隨其后的是有色板塊的金貴銀業和化工板塊的銀禧科技,漲幅分別為109%和102%,均實現翻番。
個股股價創新高的原因有很多,漲價預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而歸根究底,漲價是由供需失衡所致。從行業分布來看,化工板塊和有色金屬板塊能有多只個股創新高的內在邏輯均是“供給失衡-漲價-股價暴漲”,農林牧漁和生物醫藥等行業亦是如此。
以有色金屬為例,有色板塊是典型的產能過剩行業,今年國家大力推行供給側改革,促使供給端產能收縮,短期刺激終端資源價格上漲。與此同時,以黃金為代表的周期品具有避險的功能,在全球貨幣泛濫、區域金融系統風險加劇的背景下,這一屬性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價格的上升,黃金價格由年初約1100美金/盎司一度上漲至1400美金/盎司附近,漲幅高達30%。
一些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加快上游資源的供給失衡。可以看到,有色板塊中華友鈷業、銀河磁體、天齊鋰業以及贛鋒鋰業均是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導致電池及鋰資源價格上升,進而促使股價短期內暴漲。化工中的當升科技、天賜材料、滄州明珠、多氟多以及新宙邦也是如此。
另外,農林牧漁板塊主要源于自然災害或是細分行業周期性復蘇帶來的漲價預期,比如說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而糖價大漲的南寧糖業以及受益豬肉價格周期性上升的正邦科技。而生物醫藥板塊則是因迫于環保壓力,政府關停了部分維生素企業落后產能,導致維生素出現大幅漲價,受益標的包括億帆鑫富和金達威。
創新高個股多涉題材
記者將156只個股悉數梳理一遍,發現絕大部分個股股價今年創新高與涉足熱點題材不無關系。從年初的虛擬現實、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再到OLED再到近期的國防軍工,幾乎今年所有的熱點都有這些個股的身影。
新能源汽車是今年最火熱題材,由于行業景氣度上行,個股業績確定性強,加上政策利好持續催化,上半年整個板塊遭資金熱炒,因此板塊內創新高個股居多。156只創新高個股中就有26只涉足新能源汽車。從個股漲幅來看,堅瑞消防以78%問鼎年內漲幅榜之首,公司原本只從事專業消防裝備的生產與制造,今年以52億元收購深圳沃特瑪100%的股權后進軍鋰電產業,股價隨后一飛沖天。而其它涉足鋰電的企業股價也有驚人的表現,如今年6月復牌的天際股份,由于擬計劃收購鋰電材料企業,股價從14.4元連拉10個一字漲停板。
市場普遍認為上游鋰資源概念股的漲幅最大,但數據顯示,年內天齊鋰業、贛鋒鋰業以及融捷股份分別僅上漲4.77%、4.17%和-13%,主要原因是去年四季度股價已經過度反應所致。
除了新能源汽車概念,其它概念股也有出色表現:OLED概念只有22只個股,如果算上8月10日剛剛創出新高的東旭光電,今年板塊內創出歷史新高的個股已經達到了6只,占比并不比新能源汽車板塊低。近期火熱的國防軍工股也有啟動跡象,包括江南紅箭和天海防務均已創出歷史新高。快遞概念中的鼎泰新材(順豐借殼)、新海股份(韻達借殼)、艾迪西(申通借殼)以及大楊創世(圓通借殼)四只股票均榜上有名。
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A股走勢一直處于區間震蕩的格局,成交量未能持續有效放大,但個股表現又要優于大盤,資金就有抱團取暖的需求,因此選擇題材股炒作會更容易獲得超額收益。
當然,156只個股中也有一些質地優良的績優股,尤其是食品飲料和家電板塊。受益于白酒行業復蘇以及消費升級拉動,價值典范貴州茅臺的股價高達326元,估值不足20倍,而家電板塊的美的集團、老板電器等個股的股價也已走高,估值卻仍在低位徘徊。分析人士稱,弱市中這些能夠走高的一個原因是業績和估值都能得到有效支撐,但深層次看,這些個股均為各自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行業定價權才是股價穿越牛熊的根本所在。
整體而言,炒題材和概念是短暫的,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如此之火,過去兩個月不也偃旗息鼓。長期看,唯有業績與估值并重的上市企業才能穿越牛熊,股價不斷創出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