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廣,盧久濤,王 華,李 萍,鄭旭輝(中原油田采油三廠,山東 聊城 252434)
稠油油藏高含水期降粘解堵技術應用
王汝廣,盧久濤,王 華,李 萍,鄭旭輝
(中原油田采油三廠,山東 聊城 252434)
稠油油藏由于具有原油粘度較高、密度較大的特點,導致其開采難度大,單井產液量低,采出程度低。針對現場情況,在室內研究評價的基礎上,采取降粘解堵工藝技術,不但提高了單井產能,而且也降低了原油粘度解決井筒舉升問題,達到了增產增效的目的。
降粘;解堵;技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6.063
油田部分油井結蠟較為嚴重,導致開采過程中出現光桿下不去、抽油機負荷增加、啟抽困難甚至不能啟抽、回壓升高或集輸管線堵塞等問題因此導致日常熱洗,冬季掃線等工作量較大。
據室內分析認為中原油田原油主要是石蠟基原油(ParaffinbaseCorudoil)。如文留、濮城、衛城等油田。此類原油的開采主要解決油井結蠟的問題。但因為這些油田大都進入特高含水開采期,結蠟問題主要集中在部分邊遠井,三低井(低能、低含水、低產量),及部分因井下措施無法進行正常熱洗的抽油機井上。部分區塊屬環烷基原油(Naphthene-basecrudeoil)。如文51、文90、文98斷塊及胡狀油田原油均屬此類。開采環烷基原油主要解決原油降粘的問題。此類原油的粘度有隨溫度下降而直線上升的特點。不論含水高低,開采過程中都有降粘問題存在。中間基原油(Intermediate-bascrudeoil)主要存在于西斜坡部分斷塊油田中,分布較少。中原油田具有斷塊埋藏深、油層溫度高等特點。由于廣泛用小泵深抽工藝,普通φ38、φ40泵下深達2000米左右。泵深處溫度達85℃。頻繁的熱洗井使入井液量極大,要占全年抽油機井采出液量的3%左右。大量的入井液不僅限制了油井有采油時率,而且對部分油井油層造成污染,限制了采油壓差。部分井洗井一次排水期長達一個星期。使用“固體防蠟技術”與“小泵深抽工藝”配套,是一種簡化深抽油井防蠟工藝;便于管理;節約能源;減少入井液量;保證油井正常生產的有效方法。
通過對60余種藥劑進行大量的單劑篩選與復配試驗,分別開發出了適合于各類型原油的QW系列固體防蠟降粘劑。將不同配方的降粘防蠟劑與構架支撐劑、溶解速度調整劑及部分表面活性劑充分混合,經粉碎干燥鑄塑成型。再裝于特制的井下工作筒中,形成便于下井使用的固體降粘防蠟器。由于采用先進的成型工藝,因此降粘防蠟塊具有較高的強度,下井后受剪切力及溶脹力影響不會產生破碎現象。
通過調整溶解速度調整劑用量可得到不同井溫、流量、含水下的主劑溶出速率,從而最終達到降粘防蠟周期與效率的最優。
主劑采用一種線型高分子聚合物,其可在原油中緩慢溶解,使原來呈卷曲狀態的分子舒張開來,在低濃度時,形成遍及整個體系的網狀結構。因為它們的分子含有與石蠟分子相同的分子鏈節(CH2-CH2),所以原油中析出的微蠟晶能被吸附在這些網格上,隨油流把蠟晶帶走,阻止或減少了石蠟結晶的聚集、長大、沉積過程,產生防蠟作用。當石蠟晶體與主劑分子形成共結晶時,通過取代基-OC) CH3的空間障礙作用,又能改變石蠟的結晶形態,產生降粘作用,從而可以降低原油的凝固點,改善原油的低溫流動特性。
試驗室研究證實,加主劑30PPM時,濮2-600井脫水原油凝點由38℃降至23℃,基本與油田生產井冬季單井集輸管線流體溫度相接近。這表明主劑不僅可防止蠟晶在井筒中析出,而且還可有效改善管道中原油在低溫下的流動特性,從而大量減少冬季井集輸管線的堵塞問題。主劑屬非極性物體,與油田常用助劑(油井緩蝕劑,原油破乳劑,油井防垢劑等)有良好的配伍性。

表1 降粘解堵效果表
2015年,在衛城油田實施降粘解堵5口井,有效率100%,年累增油1720t,平均單井增油344t。
通過本項新技術在該塊五口單井的先導性實驗,取得良好的增油效果,為解決高粘、稠油油藏開發中長期存在的“一高雙低”的問題,改善油藏開發效果獲得了新的技術支撐,對同類型油藏的開發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1]朱靜,李傳憲,辛培剛.降粘劑結構對稠油降粘效果的影響.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2011(03).
[2]吳國云,浦琳,曾順鵬,張啟根,劉彝.稠油降粘劑SMA的合成及性能評價[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02).
[3]尚思賢,趙芳茹,徐多悟,王志偉.克拉瑪依淺層稠油油藏化學降粘輔助吞吐技術的應用.石油鉆采工藝,2001,23(02).
[4]張曉.剪切對高凝油凝固特性的影響研究.油氣田地面工程,2011(09).
王汝廣,工程師,現任中原油田采油管理二區地質技術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