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自貢市榮縣林業局 四川自貢 643100)
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和前景探討
陳強
(自貢市榮縣林業局 四川自貢 643100)
核桃在我國的種植分布非常的廣、資源相對來說很豐富的一些干果類樹種,因為營養價值及其高,以及用途非常的廣泛,所以深受人們的歡迎。核桃的主生產區之一就包括四川省,四川省的核桃栽培歷史已經很悠久,所以技術相對來說非常高超,不然其每年的產量也步步高升,一方面為當地山區的百姓們帶來了經濟來源,還給四川省在核桃產業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其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文主要根據四川省核桃的生產的現狀以及之后的發展作出了簡單的分析。
核桃;四川省;產業化發展
核桃,屬于落葉喬木類,是世界四大干果之王,還享有者“木本油料之王”的稱號。核桃有如此大的名譽,歸因于它富含鈣、核黃素、蛋白質、鐵、脂肪等等眾多的非常重要的營養物質,它不但能使大腦更強健,提高記憶力,在一定程度上,還對頭發非常有益,能護發養發。核桃樹大概有4m,有些特殊的品種甚至能有25m,其樹皮是灰白色的,樹冠較為廣闊,結出的果子為圓形的,半徑約為2.5cm。核桃的生長習性與其它植物不同,非常特殊,喜歡有光的條件、并且十分耐寒,比較適合種植在較為濕潤的沙質土壤中,一般都種植在河流兩邊的山區,因為土壤相對比較肥沃。核桃的原產地之一有中國,且我國栽培種植的面積以及產量都位于世界之首,核桃不僅僅對經濟有所幫助,還對生態環境也有益。四川省是我國生產核桃的一個大省,其資源非常的豐富,每年的產量一直保持在3萬t以上,排名全國第二。核桃在四川省的種植分布極其的廣,比如嘉陵江、岷江以及大渡河等流域都有大面積的生長,其中汶川、廣元、南江、大巴和瀘定等等地區的產量更是節節高升,這些都是四川省種植核桃的中心。它們有的是以零星分散的方式,有的是以一小塊的方式分布,最多的是集中在峽谷和盆地區,它們主要都是以林中散生為其經營模式。四川涼山區位于四川省的西南方向,東連四川盆地,南抵金沙江,北至大渡河,氣候是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涼冬暖,也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地點,同時也成為了核桃生產的一個重要地區。最近這幾年,因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影響,社會各界都對核桃的生產產生了很大的興趣,隨之核桃產業也備受關注。

圖1 核桃果實
四川省的核桃產業在我國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為我國的經濟帶來了發展。尤其是在四川省的南部位置,因為各方面的條件十分優越,所以核桃的分布很廣,產量也極其高,可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因為大多數的核桃生產都是放任生長或者是實生栽培,便會造成核桃的質量參差不齊。所以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使核桃的綜合質量提高,并且將集約化的經營方式也得到提升,從而更全面的將四川省核桃方面的資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接下來,就對四川省的核桃產業發展做出分析。
2.1 種植面積
為了響應黨的號召,四川省進行退耕還林,創建天然的經濟林。其中以涼山區舉例,該地區運用其優越地理位置,比如土壤、光熱和水源等等,加大對核桃產業的發展,為涼山區的經濟和生態都帶來了巨大的效益。根據相關統計,涼山區在2000年的核桃種植面積為488hm2,而如今已經發展到1600hm2,株數也從原來的3.5萬到現在的13萬,核桃產業已然成為了涼山區的重要經濟來源。
2.2 分布狀況
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其主要的板塊由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構成,因此核桃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因為生物學特性的不同,四川省生產的核桃主要類型為鐵核桃以及普通胡桃,二者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生長區域,主要就是由岷江和大小相嶺為界限。普通胡桃別名萬歲子,主要是靠風媒進行傳粉,雌雄同株,它的樹葉是羽毛形狀的,樹冠極其的大,頂葉也很肥碩,雄花呈現橢圓形,向下垂,雌花大概長10cm,皮上的脈絡十分清晰,肉質的果皮。四川省普通胡桃的分布極其廣,上到岷江、嘉陵江以及大渡河流域,下到漢源、茂縣和金川等地區,除此之外,黑水、南江和旺蒼都有一些人工栽培的胡桃。鐵核桃是核桃中的另外一個品種,但是它的形狀和普通胡桃卻相差不大,不過也還是有它獨特的地方。比如鐵核桃的復葉比較長,最長的甚至可以達到55cm左右,樹葉呈現針狀,頂葉比較圓潤,為葉尾相對比較尖,它的果核不像胡桃一樣有刻溝,有的是刻點狀。鐵核桃主要的分布地區是四川的西南部,其產量約為四川省的1/3。與此同時,宜賓、雅礱江等地區因為氣候溫和,所以也有少量的鐵核桃的種植區。根據氣象站的相關資料顯示,四川省一年的降水量大概在500mL,且相對濕度達到了50%以上,這些條件都極其的適合鐵核桃的生長,可是因為夏天高溫天氣居多,所以蟲害危機經發生,從而對鐵核桃的落花落果有不利的影響。一些相關研究證明,降水量400~600是最適合鐵核桃生長的,如降水量沒有達到400,則必須進行人工澆灌,否則會造成產量降低。另外,風速、海拔、空氣的濕度以及傳份植被的生長狀況都會影響核桃的產量。
(1)四川省的核桃生產方式以及經驗管理模式相對比較粗放,不夠細致,所以導致低產林的比重很高。該省在生產核桃過程中,一味的只注重發展,輕視管理,關于核桃的種植和生產方面,所投入的科技很低,必然出現了眾多產量不穩定以及質量較差的品種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與該省不注生產管理有關,甚至,全省的4.6萬hm2的核桃林中,大約有2.9萬hm2的核桃樹都是質量較低的。
(2)就是四川省的生產實生繁殖占重要地位,因此優良的品種嚴重缺乏。因為又受品種的限制、繁殖的技術記憶嫁接成活率的影響,該省的優良核桃品種十分稀少。除此之外,不同的地理環境,還有日灼、凍害等等,一定程度上都會對核桃的質量造成影響。
(3)四川省的關于核桃生產的技術力量相對比較薄弱,且對商品意識也不強。即使從一定的層面來說,該省的干果經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可是其配套的技術與設施非常不足,以及相關的林業技術人員也不具備專業的知識,指導不到位,那么對于蟲害等等就沒有做好相應的措施。總而言之,四川省的核桃生產在科技方面還沒有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一旦初級的產品進入市場之后,處理得到滯后,然后與龍頭加工企業沒能夠緊密聯系,便會造成產供脫銷。
4.1 核桃生產布局要科學規劃
適合核桃生長的地區,就要重點將其產量高轉化為質量高,將過去的分散經營模式改變為整體經營模式。所以,可以根據不同品種的核桃的差異以及生態特點,進行對生產布局的科學管理和規劃,進一步形成一個產業帶。①科學的去統籌布局,創建一個規模化的中心,再帶動其他地區的發展。②品種的布局也要科學規劃好,學會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品種的核桃所需要的不同生長條件來制定不同的策略。③最大限度的利用產業結構所帶來的契機,進一步提高核桃生產的技術水平,進而逐步形成核桃生產的自動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最終達到生態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4.2 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
因為山區的經濟較為落后,科技也相對不發達,所以核桃的生產模式極其單一,那么建立一個靈活、科學的經營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整地的栽培、樹苗的選擇以及經營的管護等等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技術檢查,與此同時,集水灌溉、灌木護梗等等也要進行一定的技術研究。
4.3 加強對核桃的集約栽培
核桃種植的產業化發展必然離不開對核桃的撫育管理,也就是集約栽培,進而提高產品的質量。一開始可以選擇嫁接的方式,將優良的品種進行嫁接是提高核桃總體質量的重要措施。其中要注意的是,嫁接過程中,一定要迅速,嚴格遵守嫁接的要求,然后是后期的管理也很重要,其關系到嫁接的成活率。
綜上所述,四川省之所以能夠在經濟以及生態方面都得到收益,是因為核桃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因為管理技術的不足,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限制了其核桃產業的發展,所以只要相關的部門能夠重視科學管理,將其地方優勢和特色都展現出來,一定能夠實現核桃產業的長期發展,為四川省帶來長遠的利益。
[1]雷興海.打造苧麻基地的建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1).
[2]四川省達州市動監所排查城區大中型肉類凍庫[J].中國動物檢疫,2013(09).
[3]胡靜.大巴山深處的“激戰”——四川省達州市實施連片扶貧開發的實踐路徑[J].中國西部,2013(10).
F326.13
A
1004-7344(2016)24-0211-02
20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