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冰
戀物者的秘密花園
◎陳世冰

魯寧馨
所有選擇,都來自內心對文化與美的一份獨特感受。懷著這樣的人生信條,魯寧馨開了一家特色書店,然后又創立了國內首家品牌化運作的創意設計品類電商——優集品。
她說,不同階段生活的變化,其實都貫穿同一條主線——尋找自己。
11歲那年,魯寧馨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父母不甘心做普通工薪族,帶著女兒從安徽南下廣州創業。父母無暇照顧女兒,只能把她送到寄宿學校。
一口安徽方言的魯寧馨被同學稱為“北妹”。上課時有的老師不講普通話,她聽不懂,也不敢問。晚上回到宿舍,室友開心地聊天,她聽不懂,窩在一邊,感覺自己就像是這個世界的棄兒。
“這是最無助的一段經歷,也是我人生的分水嶺?!蹦翘?,在宿舍陽臺上發呆的魯寧馨,看到一顆流星從天空劃過,雖然只是一瞬而逝,但耀眼光芒卻深深震撼了她。生平第一次,她仿佛一下子從孤獨感中逃離出來,跳到自己處境之外,注視著這個脆弱易碎的初一學生。她告訴自己:要讓所有人喜歡自己。
魯寧馨像變了一個人。她幫同學洗衣服打開水,她去老師辦公室請教問題,上體育課主動和同學做游戲。她慢慢融入集體,成了班上最受老師同學喜歡的女孩。
第一次在陌生環境中建立了自信,給了魯寧馨受用不盡的益處。這以后,依照這條軌跡,她給自己做各種規劃。
大學畢業,魯寧馨選擇的是外人一致看好的工作。但她走進中信銀行的第一天,就被告知銀行每天要完成3000萬元存款任務。沒有任何商業背景的她,立即被嚇出一身冷汗。她向同事請教,同事們說,去和一些企業老總喝酒啊,一直把自己喝到胃穿孔,大概就能完成任務了。
魯寧馨第一次對“融入人群”“做大家認為正確的事”產生了懷疑。靜下心來思考,她研究了中信銀行的業務,有去拉關系的,有埋頭做事的,但唯獨沒人知道創新業務是怎么做的。她去圖書館找資料,那時候銀行只強調業務,沒人能寫出專業報告。她花了幾周時間,做了一個銀行質押的專業報告。領導看了大為驚嘆。
后來銀行不斷有創新項目,魯寧馨就成了專職的論證報告負責人,項目帶來的存款任務自然而然解決了。魯寧馨這才發現,自己并不適合大眾的“標準化生活”,而是“每隔幾年就要進入一個陌生環境,接受挑戰,讓血脈燃燒,不肯停息”。
27歲時,魯寧馨給父母和自己都買了房子,然后想換一種生存方式。
那是一個周末,難得清閑,她開始閱讀《約翰·克利斯朵夫》。這還是她在武漢大學讀研究生時,導師推薦給她的,后來忙于工作,一直沒時間去讀。
她用了兩天,把小說讀完了?!坝X得整個人被洗滌過了,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讓人感覺到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似乎可以是高山,也可以是大海。生活是什么,完全取決于我要做什么?!痹谑浪渍哐壑校s翰·克利斯朵夫一生不算成功,然而,他至死,都活得真誠,活得像自己。
魯寧馨又重讀了幾回,體驗到了內心的寧靜和強大。這種深沉的喜悅,她以前從未體會過。她突然希望別人也可以感同身受,分享這份喜悅。她決定辭職,開一家書店。
2003年春天,在廣州鬧市中心,唐寧書店悄然出現。書店只有100余平方米,面積不大,卻布置得優雅靜謐。走進書店,喧鬧的車流人聲就被關在了外面。低徊的音樂聲中,三三兩兩的人坐在一角,品上一杯咖啡,選上幾本心儀的書,就仿佛是世外桃源。
書店在廣州的白領中漸漸有了名氣,每到周末,就會聚集一大批看書、參加文化沙龍、聊天的人。
魯寧馨對員工的培訓,也異想天開。她給每個員工一疊購物清單,包括十位會員五次的購書明細,讓大家猜測,每位會員的年齡、職業、性格及其閱讀方向會不會發生變化?!斑@個用戶畫像分析,有點像現在大數據的統計分析。其實做商業,任何時候,做的都是跟人有關的事,而不是經營物品。”魯寧馨對采購書籍的團隊要求是,能預判六個月后讀者的興趣點。
2007年起,魯寧馨引進了創意文具、家居產品,書店面積擴大了三倍。書店上了規模,魯寧馨把書店交給朋友打理,自己去英國進修,學習創新型管理。
有一天,她去倫敦皇家美術館參觀,目睹了一件對她的精神世界起了深刻影響的事。在高高的水泥臺階上,一位父親在前面慢慢走,兩三歲的孩子跟在后面,艱難地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爬。“那種感覺難以形容,就像在英國同學家吃飯,不會像中國家庭十個菜八個碗,只有一點水果、牛奶,但餐桌布置得很精致,桌布精美得讓人愛不釋手。吃飯時,談心時,大家傳遞的那種安寧和快樂,是一種屬于生活品質的東西。絕不會喝得胡言亂語,也不會吃得杯盤狼藉?!?/p>
那瞬間,魯寧馨突然也夢想,自己可以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人們借由物質,享受物質之外的東西。
她仔細研究了英國的商業模式,有了發現:倫敦的街道上,店鋪類型很少,主要是超市、洗衣店、百貨公司。一些較有名氣的網站,也大多靠創新模式發展,并不依賴價格驅動,而是靠選品和配套管理見長。

唐寧書店內景
拿到倫敦大學的碩士畢業證后,一個思路在魯寧馨心中清晰起來:互聯網項目,和生活有關,對制造業有幫助。
2011年底,魯寧馨在北京創辦了以品質為中心,注重原創,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的電商網站——優集品。
魯寧馨要營造一個強大的小宇宙,把優集品變成戀物者的秘密花園?!皯傥?,是一個叫人怦然心動的詞。它屬于康德哲學體系,是一種對物的強烈主觀的執著。先富起來的白領群體,就具有‘戀物’特質,他們愿意為了品牌、材質、工藝和稀缺性買單?!濒攲庈八龅?,就是要讓這一群體接受自己產品的品牌文化、設計理念、價值取向,發自內心地認同它們。
為此,魯寧馨建了一套進貨模式。她讓有專業知識、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人做職業買手,讓他們直接與品牌商簽訂代理權,把同時具備實用性、美觀性、體驗性的生活物品作為采購首選,并要求每個商品都關注用戶個性。
2015年6月,優集品的微信訂閱號上推出新欄目“戀物者報告”,邀請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以戀物者的眼光,告訴大家他在購物時發現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新奇感受。
欄目里內容很吸引人。比如,有個品牌是做陶瓷刀的。它的創始人有一個自閉癥孩子。作為父親,他想創造一把特殊的刀,必須既能滿足功用性又充滿設計感,還不會傷害到孩子。后來設計出的這把愛心刀,由于精細的做工、充滿美感的線條,引來很多設計師,包括索尼、寶馬的設計師,與這位父親跨界合作。另一個鐘表的品牌,它的設計師是一位妻子。她為了讓常年加班的老公注意休息,就用了老公喜歡的貓頭鷹玩偶做了一只表。獨特之處在于,表在晚上9點到12點之間是沒有刻度的。妻子的意圖是:在白天不得不忙碌,但晚上9點到12點必須是屬于自己的時間,生活中,應該有一個90度的空白角,留給自己和家人……
這些關于“物”的故事,傳遞的全是感情與思考,為優集品吸引來大批粉絲?!皯傥镎哧P注的,追根究底,是一個人精神層面的綜合需求。一個人選擇的設計類的商品,會幫他營造一個氛圍和氣場,讓他看到更多美的東西,滋養內心。優集品就是一座秘密花園,繽紛的花朵任你采摘?!?/p>
定位的準確,給優集品帶來爆發式增長,到2015年底,已有注冊會員60萬,年銷售額1.2億元。
2016年2月14日,優集品獲得韓國投資KIP領投千萬美元,投資人的期待是可以去紐約上交所敲鐘。
魯寧馨把目標放到了三年后,“我會向自己發出挑戰,但我不會每天想著這件事?!币驗椋攲庈暗娜松巹澙铮鲎约焊匾?,她要在40歲的時候,去讀一個消費心理學的博士。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趙瑩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