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冰
(沈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遼寧沈陽110004)
分析數字化地下管線中的測點精度
■許冰
(沈陽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遼寧沈陽110004)
現階段城鎮化建設腳步不斷加快,為了保障工程建設質量,測量工作開展越來越受社會所關注,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地下管線的測量工作。保障地下管線測量工作的精確性,科學、合理的確定地下管線的埋藏深度,可以有效的避免不良施工問題的產生,提升資源的應用效率,縮減地下管線工程建設的成本投入。本文就是對數字化地下管線中的測點精度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相關技術人員有所啟示,對地下管道工程建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數字化 地下管線 測量精度
地下管線測量工作開展就是測量工作人員對于地下管線所在位置,以及實際分布情況進行測量。在測量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概括性的分為兩部分,首先工作人員需要利用先進的測量設備,明確地下管線設置的起點、重點、以及分支的實際情況,深入的了解地下管線的特征點到地表的實際距離,也就是的地下管線的地下埋設深度。數字化地下管線測量工作開展,在城鎮區域測量工作開展會受到地表物質遮蔽因素的影響,通常情況下都是測量工作人員都是利用GPS—RTK系統進行布設和控制,并且利用全站儀對所需求的信息數據進行采集。還需要注重的是,測量工作實際落實中,測量工作人員需要全面性的了解管線的種類、材質、管線半徑等眾多內容。勘測工作人員主要是利用地下管線測量儀器進行勘測工作開展,滿足城市現代化發展建設的實際需求,了解城市地下管線的實際布局,明確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以及地下管線的所在位置。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還有眾多科研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國現階段已經產生了很多性能優異的地下管線測量儀器。利用先進的地下管線測量儀器與勘測工作人員豐富的經驗和科學的勘測方法進行有效融合,已經可以準確的勘測出地下管線的所在位置和埋藏深度。本文主要是深入探究勘測定位后,眾多平面坐標和高程數據信息收集的精準度,為數字圖件制作提供可靠的依據。在測量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測量工作人員需要依據測量區域的特點,以及地下管線布置的實際情況,應用最佳適合的測量儀器。全站儀設備因為成本投入較少,而且設備操作較為便捷,設備應用受外界干擾因素少等優點,得到眾多勘測工作人員的青睞,并且應用到數字化地下管線勘測實踐中去,取得了非常可觀的應用成效。
對于數字化地下管線的測量數據進行深入調查發現,測量數據與實際情況常會出現一定的誤差。誤差產生的原因眾多,只有對測量誤差進行深入分析,采用有效的措施進行預防,從而保障測量工作的有效性,測量數據的真實性。
全站儀觀測中的誤差分析:
全站儀觀測中誤差產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水平角觀測誤差,第二個方面就是垂直角觀測誤差。第一方面誤差產生主要是因為目標偏心誤差、對中誤差導致的。第二方面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照準誤差,以及全站儀器的自動補償導致的。全站儀在實際觀測過程中的誤差值m,主要是由水平誤差值m1與垂直誤差值m2構成的。需要注重的是全站儀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會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不良誤差值產生,在這里將誤差值作為m3。全站儀設備自身也會導致誤差產生,還有因為測量工作人員讀數失誤導致誤差產生。依據相關部門的調查發現,外界環境對于測量誤差的影響,主要是因為溫度變化所導致的。全站儀設備水平角觀察產生的誤差,具體指的就是測量工作人員在利用全站儀設備對地下管線進行實際測量時,需要將全站儀設備對準中桿,這一階段很有可能會產生0.01m的對準誤差。目標偏心誤差m11為可使用。公式(1)計算,其中e=0.01,s為邊長。在測量過程中,對中誤差一般為0.005m,利用公式(1)計算對中誤差m12,其中e=0.005,邊長為s,ρ=206265。全站儀的水平角觀測誤差其中,m13為照準誤差,是觀測本身的誤差,一般是指望遠鏡的照準誤差,與望遠鏡的使用放大倍數有關。全站儀的垂直角觀測誤差。全站儀的垂直角觀測誤差其中,m21為照準誤差,與水平角觀測時的照準誤差相同,m22為儀器中液體補償器的實償精度。
在數字地下管線的測量過程中,測點的距離最好控制在150m。應對地下管線的測點點位精度做如下要求,將全站儀的測角精度定位5",測距精度為5mm+5ppm?D,觀測照準精度為2,對中誤差為5mm,目標偏心誤差為20mm。同時,在測量過程中應對管線測點中心位置進行嚴格的標定,確保測點的平面點位精度,詳見表1。

在使用全站儀對地下管線進行測量時,布設合適密度控制點,控制測距邊長,嚴格按照測量步驟與測量要求進行測量,有效的使探測地下管線的平面位置誤差控制在15cm內,探測地下管線的埋深誤差控制在10cm范圍內,盡可能使測量的每個環節的測量結果準確,這樣就可使測量精度滿足國家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的要求,將測量誤差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
[1]吳獻文.數字化地下管線測量中測點精度的探討 [J].工程勘察.2011(04).
[2]劉港.淺談城市地下管線的測量精度及方法 [J].地理空間信息.2011(04).
[3]田英,展寶文.地下管線平面位置精度分析 [J].西部探礦工程.2012(01).
P2[文獻碼]B
1000-405X(2016)-7-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