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凡
摘要:《紅樓夢》是四大經典名著之一,是一部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巨著。同時也是一部愛情悲劇,書中主要描寫了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之間的戀愛、婚姻的悲劇。其中以賈寶玉為中心的愛情悲劇。全書圍繞賈寶云來進行描寫,他在封建貴族階級內部中是一位叛逆者的形象,是封建社會面臨崩潰時的新人,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的蔓延,賈寶玉的性格形象都是目前廣大紅學愛好者和研究者的共識和主要的研究項目。本文對賈寶玉的人物性格進行簡要分析,說明賈寶玉的性格和所形成的原因。
關鍵詞:紅樓夢;賈寶玉;性格
《紅樓夢》主要通過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的描寫,同時展示了一個貴族大家庭的盛衰,呈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沒落時期中,各具特色的生活畫面和期間復雜的矛盾沖突,一方面對封建社會的丑惡進行深刻反映,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對被壓迫者和弱者的同情,同時也贊美了反封建的斗爭者對自身自由的追求。
賈寶玉是《紅樓夢》中的第一主人公,是封建社會中典型的叛逆者,也正是因為他的叛逆行為造就了他的悲慘命運,也是悲慘命運的必然。“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是《紅樓夢》中對賈寶玉的外貌描述,賈寶玉可謂是生的一副好皮囊。寶玉確實是個非凡之人,就寶玉的前世今生來說,他是女媧補天時所用的五彩石中留下來的一塊石頭,這足以表明寶玉的特殊性。而在眾多的的五彩石中唯獨剩下了他這一塊,是因為無才,還是因為太過頑劣呢,答案就在他的名字里,“賈寶玉”就是一塊“真頑石”假“寶玉”。當這塊頑石聽見一僧一道訴說紅塵中的事情,不禁神往,想到凡間去游一游。為了體驗人世間的七情六欲,由一僧一道帶入塵世。投胎到了人世后,開始演繹那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精彩故事。
在人世間賈寶玉出生顯貴,聰明靈秀,作為榮國府的嫡派子孫,是賈家都寄予厚望的家族繼承人。但是他的思想和性格不和一般的皇家貴族的公子一樣放蕩不羈,他有著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
1.親近女性
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是社會的主流。但寶玉就有“女清男濁”之說,這在封建社會中,無疑不是一種叛逆,寶玉完全否定了家庭所給予的道路,除了少女們的純潔可愛,就沒有什么可以使他高興和尊敬的事物了,特別是對林黛玉的堅貞不變的愛情,成為他精神上唯一的支柱。熱愛女性、尊重女性是賈寶玉最典型的特征?!都t樓夢》用了很多筆墨去說明和渲染賈寶玉這一性格特點,沒有這個特點就沒有賈寶玉。在文中第七十一回中描述到,鴛鴦和探春訴說大家庭的苦難和煩悶的時候,尤氏就說寶玉只知道和姐妹們一起玩耍,從來都不會考慮后果。寶玉當時就回應道:“我能夠和姐妹們過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足以表明寶玉的心境。寶玉是由奶娘和丫鬟們帶大的,從小就和姑娘們一起長大,在周歲抓鬮時,偏偏抓了胭脂俗粉,這足以把賈政氣的難受。
2.寶玉的多情
寶玉是多情的,就多情而言,本身就是對封建禮教中的“男女授受不親”的一種叛逆,這會受到社會上的萬人唾棄。他沒有走父母讓他飽讀四書五經,學優(yōu)而仕的道路,在他眼里,除了愛情,沒有什么值得他付出的。在他七八歲的時候就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可見他的多情是從小就有的。當劉姥姥和他說了一個已經故去的美女的故事后,他也要派人去尋找并不存在的廟宇。平兒被賈鏈和鳳姐罵的時候,寶玉就讓她去怡紅院梳洗:香菱因為斗草把裙子弄臟了之后就叫襲人把一條同樣的裙子送給她,生活在女人堆里的賈寶玉很是多情,尤其是當見到林黛玉后,顯得更為突出。當寶玉第一次見到黛玉時,聽到黛玉沒有玉之后,就憤怒的把玉摘下來,摔在地上,這也是前所未有的。
3.寶玉的平等待人
他同情所有封建社會中身份地位低下的人。他厭惡男性,認為他們都是濁流,但他尊重丫鬟;討厭士大夫,卻和戲子交朋友。面對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矛盾而言,他總是站在被壓迫者這邊。自幼受到賈母的溺愛,父親賈政無可奈何,沒有過多教育寶玉的權利,因此寶玉身上失去了封建文化教育,給他的叛逆性格造就了一個成長環(huán)境,并使他產生民主主義的思想。但生活在極度富貴的溫柔鄉(xiāng)里,也讓他染上了一些壞的風氣。他也曾經和襲人有暖昧關系,也曾打罵過丫環(huán),但后來面對愛情,自己能夠分清腐朽和純潔,對丫環(huán)越是體貼。在整部書中,寶玉更多的是接觸女性,很少會接觸男性。在賈府中,賈母是至高無上的權利中心,王熙鳳掌管著一切事物的大權,婦女的勢力壓過了男性的勢力,這也體現(xiàn)了在那個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中,出現(xiàn)了男性的無能。
結語:曹雪芹對賈寶玉這一形象的塑造,是對封建男性角色的一種顛覆。賈寶玉的思想、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當時的社會、家庭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角色,加上自己所愛之人早逝,朋友遭到冤死,心無所依,最終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皈依佛門。賈寶玉的鮮明性格特點也正是成就《紅樓夢》這一奇作的一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