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翔
公益創新工場:引領人才培育新風向
—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報道
文|立翔

01 啟動儀式

02 培訓現場
當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公益組織機構逐年增加,已成為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公益慈善事業涉及的領域,已從傳統的救災救援、扶貧助殘、尊老愛幼逐漸延伸到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環保、體育等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當下不得不承認的問題是:公益人才專業化程度普遍較低,管理經驗不足和國際視野狹窄等因素制約了公益慈善組織的發育和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如何更好地培養與塑造專業的公益行業從業者,已經成為了政府和業界關注的焦點。國家民政部曾指出,進一步推動慈善事業人才隊伍建設,為慈善事業提供人力資源是解決中國公益領域發展問題的重要途徑。可見,人才是推動整個公益慈善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基于上述背景,由民政部指導,安利公益基金會(出資人民幣1000萬元)與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聯合發起,在十余家國內知名社會組織協力支持下,于2012年12月10日在北京啟動了為期3年的“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安利公益基金會除了提供資金支持外,還負責制定培訓策略、人員招募以及項目傳播等工作,在確保項目順利開展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項目的社會影響力。培訓計劃通過實戰培訓、專家指導、機構資助、游學考察交流、專業論壇與行業課題研究等形式,對接公益慈善人才需求,支持公益慈善領軍人物個人成長,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新模式,提高慈善行業的專業化水平。此項目因借鑒商業孵化模式,而被視為公益慈善行業的“創新工場”。
“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不僅為學員提供了用于機構關鍵業務發展的資金,還為學員配備了資深的公益慈善領域導師,開展了專業而深入的實戰培訓,讓學員的公益項目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培訓內容主要以提升慈善組織拓展和獲取外部資源能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助學員們在獲取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向愛心企業、基金會籌款等方面提升專業能力,同時拓展媒體、志愿者等資源;以學習整合資源、內部治理、項目管理、傳播倡導等公益組織發展為相關課程,針對社會化傳媒的興起,增加社會化媒體籌資和宣傳的實戰演練;以社區問題的社會化解決模式探索及社會組織服務社區的技能培訓,圍繞“社區問題”的解決展開,采取“實戰+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系列培訓。
迄今為止,全國已有超過2000家公益慈善組織在線申報參與項目,經由知名基金會負責人、業界著名學者等組成的專家團嚴格評審,共有150名行業骨干接受了培訓并從中獲益,已評選出30位最具潛力的公益慈善領軍人物,并向其頒發了300萬元的公益發展資金。另外,該項目榮獲了“2015中國企業公民優秀公益項目獎”。
“通過培訓,我們了解了政策動態與行業信息,提高了籌款技能,學習了組織戰略與治理,洞察了項目管理與評估,還認識了很多公益圈的朋友,大家互相討論,探索出了相互合作、取長補短的項目模式。”一位參加集中培訓的學員在談到培訓的收獲時說。
在這3年里,一些優質公益項目紛紛脫穎而出,讓人眼前一亮:“顆粒公益”創始人顧源源,把攝像機的鏡頭投向公益領域,讓草根公益組織獲得費用低廉的在線視頻傳播機會,同時開展“青年導演計劃”,組織青年導演奔赴全國各地為知名公益機構拍攝項目宣傳片,視頻瀏覽量過350萬,共為機構籌款超過人民幣700萬元;一期學員冀東從事盲人手機創新開發,獲得多項創新大獎和數百萬元的創投基金,承擔起朝陽區殘聯盲人輔具研發任務,并與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合作,研發圖像識別、文字識別等技術,應用于盲人輔助領域。
安利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翔女士表示:“在集中式的培訓中,知識傳授與思想交流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學員來自多個公益領域,這種跨領域的交流與碰撞產生的‘美第奇效應’(各個領域和學科的交叉點上出現的創新發明或發現),可以創造出新的靈感與思路。同時,行業的熱點在不斷變化,新的思路、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斷涌現,但掌握核心的方法論是最重要的目標,它可以幫助從業者準確分析社會問題,制定切實可行、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案。”
然而,在探索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項目組也發現了一些難點:人才需求的多樣化與集中培訓的效率之間存在一定障礙,學員們對于具體培訓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同,會影響培訓效果。彭秘書長表示這需要探索和引入更多激勵機制以及現代化的手段,如開設更多專項培訓和線上開放式課程,根據實際效果進行跟蹤、反饋和評估,進而提供獎學金等激勵措施,達到更有效的培訓效果。
“中國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計劃”以千萬級的資金規模、豐富的培訓形式,在業內有著開創先河的重要意義,在行業快速發展、人才高需求的背景下,這個項目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和示范效應。同時,各類不同規模的培訓項目也逐漸興起,如老牛學院的“慈善千人計劃”“公益星火計劃”等項目都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行業人才的培訓發展已經步入快車道。但是,目前公益慈善行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和缺口依然很大,亟待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性。安利公益基金會希望能夠有更多資本和專業機構加入這個領域,從資金、方法、工具、思想等各方面為人才的成長注入動力。
對安利公益基金會而言,他們未來將把兒童公益人才的培養當作一個重要方向。安利將發揮本領域的經驗、資源和優勢,計劃在未來5年支持10個創新項目,同時培養1000位營養、健康、兒童發展領域的公益人才。作為一家企業基金會,安利將特別注重引入商業思維和商業方法,幫助公益人才獲得更好的運營和管理能力,從而推動公益項目、公益組織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