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歡
“這周又加班,上面要來檢查……”這是我最近聽到的扶貧干部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這些扶貧干部原本是深入貧困地區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但現在卻出現了怪象,因為各種檢查繁多,扶貧干部們大多時間都只能在辦公室里整理和編造各種材料,以保證來自上面的各項檢查能夠順利通關,不出大亂子,于是也就無暇顧及跑項目、做調研和組織實施等真正扶貧的相關工作。
實話說,在我的觀察里,現在的扶貧隊伍中,上下彌漫著一股邪氣,扶貧干部們的心頭都充斥著太多的怒氣和怨氣,因為扶貧工作變成了典型的閉門造車和迎來送往。有的主管部門,三天兩頭下發恐嚇性文件,一會兒要求下面做這做那,一會兒要下面迎接這家檢查單位,送走那家檢查單位……每個來檢查的要求又不一樣,完不成迎檢材料動輒就通報批評、效能告誡、追究責任。有人形象地說:上頭發起工作文件像下雪片似的,布置工作就跟波浪似的,要起材料就跟催命似的,下去檢查就像老爺似的,工作完全亂了套。扶貧干部們每天除了簽到,能干的就是收材料、錄系統、寫信息、報材料等,能真正拿去搞扶貧工作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
筆者認為,應該嚴防并消除這種材料代替扶貧的尷尬局面。檢查本身是為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必然要通過親臨一線的實地考察才能獲得這些信息,通過基層視察和督促,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調研,并指導解決。這原本是很平常的一項工作,但如果檢查方和迎檢方都太過于重視“紙質佐證材料”,那么,檢查就失去了意義。筆者認為,扶貧工作檢查應該跳出材料籠子,多走多看多訪,少拉一些檢查材料清單,真正把扶貧干部從材料和報表等雜事里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專心搞好扶貧工作,這才是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行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