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永平銅礦, 江西上饒市 334506)
永平銅礦Ⅳ號礦體通風系統優化
陳 華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永平銅礦, 江西上饒市 334506)
摘 要:永平銅礦Ⅳ號礦體3#采準斜坡道連通-100m中段和-50m中段,-100m中段風壓較小,該斜坡道貫通后使得風流反向,-50m中段部分粉塵、炮煙經該斜坡進入到下分段,造成-100m中段風流被污染,對-100m中段的作業安全產生影響,經現場調查、測定及分析,通過增設通風構筑物及開鑿導風巷,使該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關鍵詞:通風系統;風流反向;優化改造;永平銅礦
永平銅礦Ⅳ號礦體的開采采用抽出式通風,新鮮風流由北進風管纜井、輔助斜坡道進入,經各中段石門巷道、中段運輸巷道、穿脈等進入各采場,污風通過天井或采空區至上中段回風巷,再由西回風井井口風機抽至地表。隨著3#采準斜坡道的貫通,使得-100m中段與-50m中段連接在一起,從而造成局部風流紊亂。
Ⅳ礦體-100m中段采準設計時,出于對3#采準斜坡道工程成本和掘進時對-50m中段作業影響程度的綜合考慮,將3#采準斜坡道-50m中段開口定于-50m西回風井石門處。3#采準斜坡道貫通后,該區域通風存在以下問題:
(1)-50m中段炮煙不能完全經-50m中段回風系統排出至地表;
(2)出現反風現象,即-50m中段的炮煙由3#采準斜坡道進入到-100m中段段;
(3)-100m中段風質受到污染,影響作業安全;
(4)風流短路,即-100m中段北進風管纜井進來的新鮮風流未經過工作面直接流入東回風井;
(5)通風構筑物不全,0m中段作為充填回風中段,該中段北進風井石門未設置風門,新鮮風流直接經中段巷道流入西回風井。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對該通風系統進行了現場調查、測定并分析,提出了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措施。
3.1測定內容及方法
礦井通風系統測定的主要內容包括各測點的巷道斷面積、風流速度、大氣壓、風流溫度等。
(1)巷道斷面測定。巷道斷面采用梯形求積公式法測定,用激光測距儀測定選定斷面尺寸,并計算面積,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B——所測巷道最寬長度,m;
n——B等分量;
h1——巷道初始點高度,m;
hn——巷道末端的高度,m。
(2)風量測定。風速測定采用側身測量法,儀器為熱球式電風速儀,測量風速的同時,測定個測點溫度和濕度及大氣壓,重復測量使誤差小于5%,并取平均值,實際風速V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S——巷道斷面,m2;
Vs——校正后風速,m/s;
V——實際風速,m/s。
3.2調查測定結果
通過對Ⅳ號礦體現階段各中段通風系統監測點風流進行的測定,測定結果見表1。
由表1可得出,3#采準斜坡道貫通后,Ⅳ號礦體-100m中段通風系統被污染的主要因素有:
(1)在-50m中段風流存在輔助斜坡道正壓、西回風井負壓、北進風井正壓;
(2)在-100m中段由于北進風井與B運輸巷為直巷,風流阻力小而形成短路風流,對3#采準斜坡道產生負壓。
由于以上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50m中段風流大部分被分配到3#采準斜坡道,-50m作業產生的污風經3#采準斜坡道流入-100m中段,造成該中段新鮮風的污染。Ⅳ號礦體通風系統優化前各中段的風流線路分別見圖1、圖2、圖3。

表1 各測點斷面積、風速、風量、大氣壓和溫度測定結果統計

圖1 0m中段優化前風流線路

圖2 -50m中段優化前風流線路

圖3 -100m中段優化前風流線路
4.1優化措施
根據現場調查及測定的數據,分析原通風系統存在問題的原因,本著改善原通風系統的通風效果、不影響Ⅳ號礦體生產的原則,采取了以下優化措施:
(1)在-58m分段13#溜井附近開鑿一條導風巷與-50m分段西回風井導風巷貫通;
(2)將-50m中段西回風井石門處風門關閉或砌筑風墻;
(3)在-50m中段3#采準斜坡道口設柔性風簾;
(4)在-100m中段B運輸巷道設柔性風簾;
(5)在-100m中段坑內燃油庫回風井設置風門;
(6)將現階段-50m中段不使用的溜井進行臨時封蓋;
(7)在0m中段北進風井石門處設置風門。
4.2效果檢查
設計的通風構筑物及導風巷施工完成后,對該區域風向及風質進行檢測。經檢測風質基本符合《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的要求。優化后的風流方向見圖4~6。

圖4 0m中段優化后風流線路

圖5 -50m中段優化后風流線路

圖6 -100m中段優化后風流線路
Ⅳ礦體-50m中段回采作業現主要集中在W6~W9盤區,采取以上措施后,-50m中段爆破產生的炮煙可通過采場空區或切割天井匯入到0m中段,經西回風井排出地表;-100m中段作業時,污風則通過分段溜井和采場空區或切割天井匯集到-58m分段經西回風井排至地表,作業面的空氣質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參考文獻:
[1]任增玉.礦井通風技術及通風系統優化設計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2):47.
[2]吳永波,張水平,徐明生.某礦井通風系統優化設計改造研究[J].江西有色金屬,2010(02):7-8,18.
[3]謝本賢.銅綠山銅鐵礦礦井通風系統優化改造設計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2.
[4]王治學.礦井通風系統優化設計的重要性及改進措施[J].煤炭與化工,2015(08):110-112.
[5]謝衛群.新橋礦業有限公司礦井通風系統優化設計研究[D].贛州:江西理工大學,2010.
收稿日期:(2016-02-25)
作者簡介:陳 華(1976-),男,工程師,主要從事礦山生產技術管理,Email:7819741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