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喜松,曾 光,黃 雄
(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銅坑礦, 廣西河池市 547207)
基于3DMine的大廠銅坑礦鉆孔三維可視化管理
吳喜松,曾 光,黃 雄
(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銅坑礦, 廣西河池市 547207)
摘 要:大廠銅坑礦經過多年的地質勘查工作,保存了大量的鉆孔編錄。大廠銅坑礦基于3DMine軟件,對鉆孔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建立了鉆孔數據庫。通過3DMine三維顯示平臺,實現鉆孔三維可視化管理。
關鍵詞:地質鉆孔;三維可視化;3DMine;大廠銅坑礦
大廠銅坑礦已開采30多年,地質鉆孔施工進尺由建礦初期的500~600m/a,至今已增長至6000~6200m/a。不同時期,對鉆孔數據管理的形式各有不同,或是圖紙記錄表,或是電子表格,再者就是CAD上圖。但是這些數據的基本內容是相同的,包括工程的名稱、工程編號、起點位置、最大深度、測斜深度、方位角、傾角、分析元素、巖性。對鉆孔數據按照統一的格式進行收集整理,可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有利于把數據與三維空間相結合,在三維空間上對數據進行分析和利用[1]。
地質鉆孔經過編錄,記錄了鉆孔基本信息。3DMine軟件是通過外接數據庫來存儲鉆孔信息,通常是在Excel表格中建立定位表、測斜表、巖性表和化驗表來收集整理鉆孔基礎數據。
(1)定位表。定位表存儲每個鉆孔的相關信息,主要包括工程號,起點位置(X/Y/Z坐標),鉆孔的最大深度和鉆孔軌跡大小。同時,還可以根據需要加入不同的字段,如所在剖面線、鉆孔竣工時間、區域、編錄人等。
(2)測斜表。測斜表存儲每個單工程鉆孔的測斜信息,對鉆孔而言比較容易理解,即是被用來記錄鉆孔的測斜參數,包括鉆孔編號、鉆孔施工方位角、施工傾角,下向孔傾角為負數,上向孔傾角為正數。
(3)巖性表。巖性表存儲每個單工程鉆孔的地層分界信息,即鉆孔不同深度段的巖性。
(4)化驗表。化驗表存儲每個單工程鉆孔的元素分析信息,即鉆孔巖芯的樣長及其金屬元素的品位。
目前可用的數據庫類型很多,3DMine軟件使用的是Microsoft Access數據庫[2]。在3DMine軟件中建立鉆孔數據庫,將Excel電子表格中整理的定位表、測斜表、巖性表及化驗表數據導入3DMine數據庫,圖1為3DMine數據庫定位表,其導入的工程號、起點位置(X/Y/Z坐標)、單工程鉆孔的最大深度和鉆孔的軌跡,與Excel表格中整理的定位表信息是相對應的。測斜表、巖性表及化驗表數據導入與之相同。
建立鉆孔數據庫之后,通過3DMine三維顯示平臺將鉆孔數據庫與圖形結合起來,可直觀地瀏覽每個鉆孔工程數據的詳細信息,包括空間位置關系、數值和相應的形態,實現鉆孔三維可視化[3]。
3.1單工程鉆孔信息顯示
大廠銅坑礦主要回收錫及鋅金屬。綜合礦山回采工藝,考慮錫、鋅回收利用價值,礦體最小可采厚度為1m,夾石剔除厚度為4m[4]。回采錫金屬工業品位為0.3%以上,邊界品位為0.15%~0.3%,0.15%以下為廢石[5]。回采鋅金屬工業品位為3%以上,邊界品位為1.5%~3%,1.5%以下為廢石。通過3DMine三維顯示平臺,顯示鉆孔工程的名稱、工程編號、起點位置、最大深度、測斜深度、方位角及傾角信息。同時在鉆孔的左右兩側,通過顏色設置顯示回收錫、鋅金屬品位。樣品可以單樣品模式顯示,見圖2,也可以組合樣品模式顯示,見圖3。
單樣品、組合樣品模式,可根據工作需要切換。地質技術人員在圈定礦體時,切換至組合樣品模式顯示。可直觀的了解鉆孔鉆進區域內,有用金屬樣品品位組合情況,以便圈定礦體邊界。采礦技術人員在做采礦設計時,可切換至單樣品模式,可直觀的了解礦塊內礦石的貧富情況,以便更好的回采礦體。

圖1 3DMine數據庫定位表

圖2 3DMine鉆孔品位單樣品模式

圖3 3DMine鉆孔品位組合樣品模式
3.2礦體鉆孔信息顯示
大廠銅坑礦埋藏有細脈帶、91#、92#3大礦體。在以往的工作中,想要在CAD上顯示礦區內所有鉆孔信息,由于鉆孔數據量大,難以做到。現運用3DMine三維顯示平臺,通過鉆孔數據的整理及導入,可顯示礦區內所有鉆孔信息,通過菜單選擇或者鼠標迅速的瀏覽鉆孔的圖形信息。若生產需要了解某個礦體內鉆孔信息,可以礦體界線為約束條件,顯示礦體內部鉆孔信息。
3.3勘探線鉆孔信息顯示
對一些形態較為簡單的礦體,3DMine軟件可自動連接,生成礦體界線,如層狀礦體及大脈型礦體等。大廠銅坑礦細脈帶、91#、92#礦體,形態較為復雜,計算機無法自動圈出合理的礦體。應此需要地質技術人員,根據鉆孔揭露的地質信息,并結合礦體成礦特征圈定礦體。
礦體圈定通常是在勘探線剖面上進行的。在3DMine三維顯示平臺,以勘探線創建線文件,通過線文件切出剖面,反應該勘探線鉆孔信息。圖4為大廠銅坑礦92#礦體201#線剖面局部鉆孔信息圖。形成剖面后,地質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剖面上鉆孔揭露的巖性、品位分布或構造等特征來確定礦體界線,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剖面礦體界線圖。

圖4 大廠銅坑礦92#礦體201#線剖面局部鉆孔信息
大廠銅坑礦保存的紙質鉆孔編錄,由于數量較多,儲存占用空間大。保存年月較久的鉆孔編錄,存在字跡模糊、生有蛀蟲的情況。在使用和搬運這些資料的過程中,還存在將部分資料丟失的情況。通過3DMine進行鉆孔三維可視化管理,不僅便于儲存這些數據,還可確保鉆孔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為技術人員調用和提取鉆孔數據也帶來許多便利。
參考文獻:
[1]郭 強.基于3DMine的三維礦山模擬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12.
[2]崔俊杰.我要學習Microsoft Access數據庫[J].承德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2):89-91.
[3]許哲平,陳建強,肖景義,等.三維可視化鉆孔管理系統——以昆明盆地第四系鉆孔為例[J].地質與勘探,2008(02):101-104.
[4]侯滿堂.固體礦產資源評價項目中資源量的估算[J].陜西地質,2001(02):98-103.
[5]梁 婷.廣西大廠長坡-銅坑錫多金屬礦床成礦機制[D].西安:長安大學,2008.
收稿日期:(2016-04-22)
作者簡介:吳喜松(1982-),男,廣西宜州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礦山井下地質工作,Email:4652941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