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區(qū)海頭初級中學(xué)七(13)班 白蕾指導(dǎo)老師 孫云
讀書伴我成長
贛榆區(qū)海頭初級中學(xué)七(13)班 白蕾
指導(dǎo)老師 孫云

夜的呼吸越發(fā)近了,我的眼角卻依舊被淚水占據(jù)著。風(fēng)卷著塵埃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輕撫著滿地狼狽的書,伴著書頁“沙沙”作響。
我的目光落到書上,那些整齊的字在紙上蔓延,筆直排開,我抹去迷蒙的淚水,俯身撿起一本,拂去上面的灰塵,遲疑著,慢慢翻開。一股油墨的味道撲面而來,很淡,卻又很濃地壓得我喘不過氣,我想起了父母苦口婆心的規(guī)勸和嗓子眼里那聲沉沉的嘆息,還有我叛逆的行為和示威的哭聲里丟人的孩子氣。
我竟坐下來安靜地接受這些原本讓我心煩的文字。
當(dāng)這些文字在視線里柔和地排列,在腦海里呈現(xiàn)的時候,我開始驚訝于書本的魔力。失去聽力和視力的海倫凱勒在莎莉文小姐及其家人的幫助下先后進入柏金斯盲人學(xué)校和劍橋女子學(xué)校學(xué)習(xí),后考入哈佛大學(xué),在讀大學(xué)期間她開始嘗試寫作。我走進她的世界里,只是通過這本普通的書,我時而感到緊張,時而會心微笑,書里情節(jié)跌宕,我的心也隨之蕩漾。我開始思考,我想到顧城曾說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我貧瘠的心突然被注入了新鮮的活力,這是我閱讀之前不曾感受到的。
青燈下,這片凈土僅容我一個。于是我融入了那場穿越時空的鏡花水月,那美得不真實的邂逅。
我和李白一起站在蜀川之下共享“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感慨;與徐志摩漫步在康橋,采摘康河中的水草;與莊周入夢,去尋找那過去朦朧的輪廓;與李清照一同去雙溪泛舟湖上,去感受她那重得連舴艋舟也載不動的愁。在我最叛逆的時候,是書本牽著我跨過了那道充斥著語言暴力的坎,給了我一張干凈的書桌,一片安靜的燈光,讓我不再成為語言施暴者,坐在了重點高中的教室里。
生活一直都安逸地躺在時光里,書也一直都是生活的化妝品,直到那天,我聽到了同學(xué)們的閑言碎語,看到了周圍人眼里異樣的嘲諷,嗅到了容不下我的氣息。一群女生指著我說道:“你怎么老是看書?”“對呀,還是七八十年代的古董書。”“不會是腦子有問題吧。”“怎么這么說,腦子沒問題才裝裝樣子啊。”我并沒有作聲,只是可憐,可憐她們像從前的我一樣心靈如此貧瘠。
可是一群男生搶過我的書哄笑著傳來傳去,一個矮個子男生甚至撕破它扔到地上,還挑釁道:“你看我這樣她會不會特別生氣啊?來打我啊。”接著又是一陣哄笑的時候,我無措了。淚水剛要涌出來的時候,我強忍住了,我撫平了那燙眼的皺褶,這一本講的是保爾如何在刺骨的寒風(fēng)中如青松般屹立,臘梅般孤傲,雪蓮般的孜孜然遺世獨立。我接受了他們驚訝的目光,成長,就是將哭聲調(diào)成靜音的過程。而閱讀,則讓我認真學(xué)習(xí)這個過程,然后珍惜它。
我接著徜徉在書本里,攀上司馬遷的發(fā)冠,去聆聽“無韻之離騷”;來到梭羅的小屋,沉浸于瓦爾登湖的神秘;敲擊霍金的鍵盤,追尋宇宙的深邃;一切都是生命的禮贊,鮮活的再現(xiàn)。一路高歌地帶著書本走進了我夢想中的大學(xué)。畢淑敏曾說閱讀是一種孤獨,我就在這種大智慧的孤獨中走向了成功。
我該怎樣感謝你——閱讀,我靠近你,本來只想要一棵小草,可你卻給了我一片綠地。是你,鋪出了我腳下的路,讓我得以比別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你,雖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
感謝成長,有閱讀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