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凱,羅懷東,龐 華(.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山東濟南 5003;.日照市國土資源局,山東日照 7686)
?
青海省烏拉斯太地區磁異常特征及成因
臧凱1,羅懷東1,龐華2
(1.山東省物化探勘查院,山東濟南 250013;2.日照市國土資源局,山東日照 276826)
烏拉斯太地區處東昆侖南部,屬活動區造山帶,成礦類型復雜。區內開展的1∶5萬地面高精度磁測工作共圈定32處磁異常,其中甲類異常3處,乙類異常5處,丙類異常1處,基本掌握了區內磁異常的特征。通過異常查證工作,利用路線地質調查、地物化綜合剖面及磁異常反演進行推斷解釋,總結異常成因主要為磁鐵礦、低品位磁鐵礦化綠泥石英片以及中酸性侵入巖體,并初步了解了區內鐵、多金屬成礦與磁場分布的相關關系。該次工作填補了區域相關資料的空白,為區內開展其他地質工作提供了相關依據。
磁異常;多金屬成礦;青海烏拉斯太
引文格式:臧凱,羅懷東,龐華.青海省烏拉斯太地區磁異常特征及成因[J].山東國土資源,2016,32(5):41-46. ZANG Kai,LUO Huaidong,PANG Hua.Characteristicsand and Origin of Magnetic Anomaly in Wulasitai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2016,32(5):41-46.
烏拉斯太地區位于青海省中部,行政區劃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管轄,地形較為復雜,北部交通尚好,南部高山地帶交通不便。該區過去曾進行過不同比例尺的調查工作,圈定了一些航磁異常及地磁異常,但地面上主要針對各礦點開展一些大比例尺物探工作,尚未開展過1∶5萬比例尺的系統地面磁測[1]。
工作區大地構造位置為西域板塊,東昆中陸塊,東昆中巖漿弧帶與東昆侖南坡俯沖碰撞雜巖帶;兩者由東昆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縫合帶相隔,南部與昆南縫合帶毗鄰(圖1)。
1.1地層
區域屬華北地層大區秦祁昆地層區,東昆侖中秦嶺地層分區,柴南緣小區和東昆侖南坡,出露有早元古代、石炭紀、三疊紀、二疊紀、新近紀、第四紀地層,早元古代變質巖變質變形強烈,為層狀無序的中—深變質巖系,石炭紀為濱淺海相的一套碎屑巖及碳酸鹽巖沉積;三疊紀為一套陸相噴發的中酸性火山巖,新近紀地層及第四紀地層主要分布在山間坳陷盆地及斷陷盆地中,新近紀主要為含礫粗砂粉砂質泥質組合,稱為非正式砂礫巖,第四紀主要為冰泥、礫、砂堆積及洪沖積砂礫層及現代河湖、沼澤沉積等[2]。
1.2構造
區域地處華北板塊南部邊緣,東昆侖和西秦嶺構造帶的交會處,昆中斷裂從工作區中部穿過,南鄰昆南斷裂,區域地質構造復雜。早元古代中—深變質巖系構成區內的結晶陸殼,經歷了多期區域變質及變形作用,主體屬于中深部構造層次,并有向淺層轉化的特征[3]。區域斷裂構造十分發育,以NW向至近EW向斷裂為主,礦體(礦脈)易充填于較大斷裂附近派生的次一級斷裂中。
1.3侵入巖
區域廣泛發育華力西期巖漿巖,其先后侵入順序為閃長巖-花崗閃長巖-灰白色中粗粒花崗巖-紫紅色斑狀花崗巖。巖漿侵入始于晚泥盆世龍西合序列,經早二疊世納木龍超單元,至晚三疊世都龍超單元,巖漿侵入活動達到高峰,隨后受淺層構造制約的早侏羅世切龍崗超單侵位,結束了區內巖漿侵入活動歷史[4-5]。

圖1 青海省大地構造分區略圖
1.4區域礦產分布
工作區屬于東昆侖成礦帶的一部分,是W,Bi,Pb,Ag,Sn等高溫巖漿熱液礦產的成礦有利地段,處于鄂拉山構造巖漿帶,早二疊世、晚三疊世、早侏羅世3個構造-巖漿活動期形成的大面積中酸性侵入巖提供了豐富的成礦物質來源,主要可以形成矽卡巖型銅礦、鎢礦,中溫熱液銅礦,巖漿巖型鐵礦等[6]。
區內斷裂構造對有用元素的遷移、富集、沉淀提供了良好的導礦和容礦空間,形成了一系列銅及多金屬礦點及礦產地,1∶20萬及1∶50萬化探資料顯示工作區在金、銀、銅、鉛、鋅、鎢、錫、鉬多金屬找礦方向上具有廣闊的前景[7-10]。
2.1總體磁場特征
工作區總體ΔT幅值不超過±2 000 nT,具有明顯NW—SE向條帶狀展布特征。整體磁場格架由4個區塊組成,即北部中—強正磁場波動區、中部磁場跳躍帶、東南部中—強正磁場波動區、西南部弱磁平穩區。
2.2局部異常圈定
不同強度磁異常代表地質信息不同,將區內有一定規模、強度的“高大”異常與相對獨立的小規模異常及強度較低的平緩異常均納入統計,若異常在空間上不連續但相隔較近相關性較好,則劃定為一個異常[1]。按以上原則,該次工作全區共劃分了32處磁異常區(帶),編號為:M1,M2……M32,見表1。
3.1鐵礦體引起的磁異常
M2異常地表踏勘知異常對應巖性為中元古代薊縣紀狼牙山組石灰巖、大理巖,異常東南部存在石英閃長巖體,在該套地層中已發現多處矽卡巖型鐵礦點,故推斷該異常由隱伏磁鐵礦體引起。以該區已知磁鐵礦石磁化率k=25 000×10-64πSI為基準,在灰巖、大理巖等圍巖磁性相對較低可以忽略前提下,反演效果較好,異常由多層薄板狀磁鐵礦體引起,南部兩層礦體厚約50 m,北部礦體厚約10 m,總體N傾,傾角均在60°左右,與實際地層傾角大致相當,礦體頂板近地表,埋深小于50 m。

表1 烏拉斯太地區磁異常

續表1 烏拉斯太地區磁異常

圖2 烏拉斯太地區ΔT化極等值線磁場分區平面示意圖

圖3 烏拉斯太地區ΔT磁異常圈定示意圖
3.2磁鐵綠泥石英片巖引起的磁異常
M4異常表現為區域弱磁背景場上的正負相間的磁異常帶,形態不規整,由東西2處相對獨立的局部異常組成,西部異常未圈閉。等值線總體北負南正,正負異常間梯度帶明顯,梯度帶內包含多處“蜂窩”狀異常(圖5)。區內主要分布地層為中元古代薊縣紀狼牙山組灰巖、大理巖,奧陶紀-志留紀納赤臺群綠泥石英片巖見局部磁鐵礦化,磁異常峰值地段取樣TFe平均品位達6.24×10-2,局部可達10.30× 10-2;侵入巖主要為中二疊世正長花崗巖,分布于異常區西北部及東部。地物化綜合剖面(圖6)顯示綠泥石英片巖呈帶狀EW向分布,與磁異常范圍大致吻合,認為該異常由磁鐵礦化綠泥石英片巖引起。
3.3侵入巖體引起的異常
M9一般高于背景值100~1 000 nT,磁場總體表現為西低東高、北低南高態勢,強度中等,局部形態不規則,局部異常分散而零亂,梯度不明顯,岀露地層主要為中元古代長城紀小廟組,巖性為石英片巖,侵入巖主要為二疊紀花崗閃長巖(圖7)。
磁測99760點以南石英片巖分布區磁場為低緩、平穩的弱正磁場區;以北花崗閃長巖分布區磁場強度相對較大,且局部波動跳躍呈鋸齒狀,認為磁異常由后者引起。

圖4 M2磁異常實測與擬合ΔT曲線

圖5 M4磁異常ΔT等值線平面圖

圖6 M4磁異常LP4-2綜合剖面圖

圖7 M9磁異常LP5綜合剖面圖
工作區1∶5萬地面高精度磁測工作彌補了該區磁測工作空白,共圈定32處磁異常。優選其中8處重點異常進行查證,利用路線地質調查、地物化綜合剖面及磁異常反演進行推斷解釋,基本掌握了該區磁異常的成因及類型,共劃分甲類異常3處,乙類異常5處,丙類異常1處,為區內開展其他地質工作提供了相關依據。同時結合相關地質資料可知,中元古代薊縣紀狼牙山組碳酸鹽建造是主要賦礦層位,華力西—印支期是主要的成礦時期,昆中斷裂對區內控礦作用明顯,區內物化探異常強度大,峰值高,套合好,已知礦(點)分布較多,既有沉積變質型,也有熱液型和矽卡巖型,礦種多成礦類型復雜。從該次工作和已有的綜合地質資料分析,認為烏拉斯太工作區具有很大的成礦潛力。
[1] 管志寧.地磁場與磁力勘探[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
[2] 胡正國,劉繼慶,錢壯志,等.東昆侖區域成礦規律初步研究[J].黃金科學技術,1998,(Z1):6-13.
[3] 孫王勇,孟軍海,王成棟,等.東昆侖東段深大斷裂的新認識[J].物探與化探,2007,(5):408-413.
[4] 許長坤,劉世寶,趙子基,等.青海省東昆侖成礦帶鐵礦成礦規律與找礦方向研究[J].地質學報,2012,86(10):16211636.
[5] 黨興彥,范桂忠,李智明,等.東昆侖成礦帶典型礦床分析[J].西北地質,2006,39(2):143-155.
[6] 王成國,杜顯彪,徐國良.青海烏拉斯太地區萬寶溝群火山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環境分析[J].山東國土資源,2015,31(7):11-18.
[7] 趙法強,曹秀華,龐緒貴,等.高精度磁測在單縣龍王廟地區鐵礦調查中的應用[J].山東國土資源,2011,27(8):23-26.
[8] 李軍,王彥明,王志亮,等.高精度磁測在格爾木市扎日瑪日那西鐵礦勘查中的應用[J].山東國土資源,2015,31(6):56-59.
[9] 霍光輝.高精度磁測在山西省繁峙吐樓鐵礦區勘探中的應用[J].山東國土資源,2010,26(9):23-26.
[10] 曹秀華,趙法強,劉紅旗,等.地面磁測垂向二次導數在萊蕪市石家泉礦區鐵礦深部找礦中的應用[J].山東國土資源,2011,27(3):13-16.
Characteristicsand and Origin of Magnetic Anomaly in Wulasitai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ZANG Kai1,LUO Huaidong1,PANG Hua2
(1.Shandong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Institute,Shandong Jinan 250013,China;2.Rizhao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Shangdong Rizhao 276826,China)
Wulasitaiin area is located in east of the southern Kunlun area.It belongs to active orogenic belt with complex metallogenic types.32 magnetic anomalies have been circled in the region in ground high precision magnetic survey with the scale of 1∶50000.Among them,3 abnormalies are class A type,5 abnormalies are class B type,and 1 abnormaly is class C type.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region have been known primarily. Through anomaly verification work,by using route geological survey,comprehensive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profiles and magnetic anomaly inversion f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it is summarized that the cause of abnormality is mainly magnetite,low grade magnetite ore chlorite quartz plate and intermediate acid intrusive rock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ron and gold mineralization and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has been understood.The work fills the gap of regional related information,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other geological work in the area.
Magnetic anomaly;characteristics;origin;Wulasitai area;Qinghai province
P618.31
A
2015-10-08;
2015-11-24;編輯:曹麗麗
臧凱(1985—),男,山東諸城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固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Email:wty_z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