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親的這種情況就是有點心理老化了。其實老年人要想活得精彩就必須得克服和預防心理老化。
現代心理衛生科學研究指出,人的外表體型、軀體功能隨著老年期年齡增長,可以變得衰退蒼老,這是自然規律,人類難以逆轉。但是心理不能老化,要始終感到青春常在,充滿活力和自信。“讓老年人永遠煥發青春”是一句切中時弊的至理名言。人的軀體衰老無法自控和改變,但人的心理老化是可以自我調節和控制的,這是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結果。心理老化感使人加速生理衰退,意志消沉,百病叢生,生活缺乏樂趣,變得渺小自卑,無所作為,嚴重損害老年人健康長壽。這是老年人自我心理保健的大忌。
如果有這些特征,就是“心理老化”了
有些人身體健康尚可,亦無重大疾病和身體衰蒼老征象,但是他們自感老態龍鐘,體弱氣微,精力不支,思維遲鈍,老眼昏花,暮氣沉沉,自認為成為社會上的“廢物”和家庭的累贅。遇到困難和生活上不遂心的事,就感到無法克服,無能為力,思想負擔沉重,沉湎于失敗和挫折的情境。對生活缺乏興趣,對人對事淡漠,近乎麻木,空虛無聊。人際關系疏遠,離群索居,自感已經風燭殘年。這類人常常是與世無爭,消極對待人生和世界,處事優柔寡斷,自甘沉淪,無所事事,喪失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心理老化的特征。
提高認識正確預防,樂觀開朗永葆青春
有以上特征的老人,其實最應該提高認識,懂得心理老化的危險性,要自己或在家人的幫助下培養樂觀開朗、胸懷寬闊和“不服老”的思想。
一個人的心理活動無不與他的認知有關,只有認識提高,明曉道理,才談得上樹立“人老心不老”的觀點和產生“老驥伏櫪”的行為。所以,即使人生步入暮年,但仍要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浮生如夢”的消極人生態度,容易導致心理老化。每個人都要有一種生活目標,并為此奮斗終生,永不停步,這樣才不會感到生活貧乏蒼白,枯萎乏味。
勤奮好學,積極用腦,廣閱博覽,可以延遲大腦衰老。
善于把自己的情緒調節至最佳狀態,培養良好情緒。
永遠對人生和大自然充滿好奇心,是防止心理老化的良好方法。好奇心就是接受新鮮事物,求知進取的積極生活態度。生命不息,活動不止。
豐富生活內容,培養多種興趣,專注和鉆研并從興趣愛好中尋求樂趣。
經常動手,活動身體,不要懶于做事,創造條件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廣結朋友,接觸社會。
生命哲理告訴我們,“人的生命總有盡頭,但人的智慧和才能會永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