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劍 孫松松 王傳輝 劉曉東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基于Z源網絡的UPS逆變器的研究
王劍孫松松王傳輝劉曉東
(青島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本文將電壓型Z源逆變器應用到UPS系統中,使逆變電路可以工作在直通狀態,并通過控制直通零矢量來實現升降壓的功能。分析了Z源逆變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并建立了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系統,使輸出電壓保持恒定,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和穩態性能。最后,應用Matlab/Simulink軟件對UPS系統進行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證明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UPS;Z源逆變器;直通零矢量;SPWM控制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源技術逐漸成熟,為保證重要部門電力供應的連續性和可靠性,便產生了不間斷電源(UPS)。作為不間斷電源的核心技術—逆變器控制技術,它直接影響著不間斷電源電壓輸出的性能。但是傳統的電壓源逆變器原理上固有的缺陷限制了UPS的性能。傳統的電壓源逆變器只有降壓的功能,而且當逆變橋發生直通時,會損環電力電子器件,嚴重時會損環整個系統。
基于此,2003年浙江大學彭方正教授提出了Z源逆變器,在傳統的DC/AC前加入有兩個相等的電容電感組成的Z網絡的裝置。利用其獨特的無源網絡,通過調節逆變器的直通狀態來實現其升降壓的功能,省去了傳統在線式UPS拓撲中的工頻變壓器,減小了電源體積和成本。同時,由于Z源逆變器的引入,UPS的輸出端可接感性或較大的容性負載,提高了負載的適用范圍。
圖1所示是基于電壓型Z源逆變器的UPS結構圖。圖中DC/AC逆變器為單相全橋結構,無論市電是否是正常供電,負載都是由逆變器供電。當電網正常工作時,一路電網電能通過AC/DC整流器整流,再經過Z源逆變器轉變成所需交流電壓;另一路電網電能通過AC/DC整流器、充電器對蓄電池進行充電;當市電不正常時,蓄電池輸出的直流電經Z源逆變器轉變成交流電輸出,從而實現UPS不間斷供電。

圖1 基于Z源逆變器的UPS結構圖
新型UPS利用Z源逆變器來提高系統的升壓能力,省去了傳統在線式UPS拓撲中的工頻變壓器,因此極大的減小了電源的體積和成本。除此之外,還解決了傳統在線式UPS諧波污染大,帶負載能力有限的問題。
2.1工作原理
如圖2所示,新型的Z源逆變器是在傳統的電壓源逆變器中引入了一個Z源網絡。

圖2 電壓型Z源逆變器主電路拓撲結構
為了便于分析,取電感L1、L2和電容C1、C2滿足

使Z源網絡對稱。根據對稱原理,可以得到:

圖3是從直流環節看進去的Z源逆變器等效電路。根據是否處于直通狀態下可以將電路工作分為兩種情況:
1)當Z源逆變器工作在直通狀態下,其等效電路圖為圖4。有

2)當Z源逆變器工作在非直通狀態時,其等效電路圖為圖5。有

在一個開關周期(T=T0+T1)中,假設逆變器工作于直通零電壓狀態的時間為T0,工作在非直通狀態的時間為T1。由文獻[1]可知,Z源儲能電容電壓可表示為

式中,D0為直通矢量占空比;Vi為輸入直流電壓。
根據式(4)和式(5)可得,加在逆變橋輸入端峰值直流母線電壓為


式中,M≤1為逆變器調制因子,G=MB∈(0~∞)為升/降壓因子。逆變器輸出電壓由G決定,控制G的大小可以實現任意的升/降壓功能。升/降壓因子G是由調制因數和升壓因子B共同決定的,調節直通占空比可以得到期望的升壓因子。

圖3 從直流環節看進去的Z源逆變器等效電路

圖4 直通狀態下等效電路

圖5 非直通狀態下等效電路
2.2 升壓控制原理
基于Z源逆變器的UPS是通過引入Z源逆變器的直通特性來達到升降壓的目的,為了保持傳統有效狀態時間不變,需要在開關控制中把直通零電壓狀態加到傳統零狀態中。圖6為新型在線式UPS簡單升壓控制原理圖,在傳統的SPWM調制中,用正、負兩個恒定電壓UP和-UP跟三角波進行比較,當三角波幅值高于UP或低于-UP時,逆變器進入直通零狀態。逆變器的直通占空比D為

式中,t為逆變器橋臂直通時間;TS為開關周期;Utri為三角載波電壓幅值。通過設置UP和Utri來調節直通占空比D的大小,從而改變了升壓因子B。從式(7)中可以看出,當逆變器的調制因數M不變時,控制升壓因子B的大小可以實現輸出電壓的升降壓功能。

圖6 基于SPWM的簡單升壓控制方式原理圖
2.3Z源逆變器升降壓功能的仿真驗證
采用Matlab仿真軟件對電路進行仿真驗證。主電路仿真圖中,UDC=200V,Z源網絡電容C1=C2= 2200μF,電感L1=L2=3mH,LC濾波器中電感LS=4mH,電容CS=6.9μF。控制電路采用基于SPWM控制的簡單升壓控制。

圖7 單相電壓源型Z源逆變器主電路仿真仿真圖

圖8 單相電壓源型Z源逆變器的控制電路仿真圖
控制電路中UP=0.8,-UP=-0.8時,直通占空比D0=0.2,由式(6)可以算出升壓因子B=1.67。正弦波電壓幅值為0.7,三角載波電壓幅值設為1V時,調制因數設為M=0.7。負載電壓波形如圖9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輸出電壓基本滿足式(7)。

圖9 M=0.7,直通占空比D0=0.2時的負載電壓波形圖
控制電路中正弦波電壓幅值為0.7,三角載波電壓幅值設為1V時,調制因數設為M=0.7不變。電壓UP=0.75,-UP=-0.75時,直通占空比D0=0.25,由式(6)可以算出升壓因子B=2。負載電壓波形如圖10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輸出電壓基本滿足式(7),由于調節了直通占空比使得升壓因子B增大,實現了使出電壓的增大。

圖10 M=0.7,直通占空比D0=0.25時的負載電壓波形圖
綜上所述,當保持調制因數不變時,通過調節直通占空比的大小可以實現升/降壓的功能。同樣改變調制因數也能達到升/降壓的效果,因此驗證了單相電壓型Z源逆變器具有很好的升/降壓功能。
3.1電壓電流雙閉環環控制方案
雙閉環控制方案的系統框圖如圖11所示。內環采用電容電流作為控制量,外環采用輸出電壓作為控制量,其中給定電壓基準信號Ur=2202sin(100πt),實現市電的穩定輸出。

圖11 電容電流內環電壓外環控制框圖
基本原理:①輸出反饋電壓Uo和給定電壓基準信號Ur比較,產生的瞬時誤差信號經過電壓PI調節器后作為電流給定基準值;②與電流反饋信號ic比較后形成瞬時誤差信號,經電流P調節器產生電流誤差控制信號;③該信號與三角載波比較產生SPWM開關控制信號。
3.2UPS系統仿真
為了驗證基于Z源逆變器的UPS拓撲的可行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環境下搭建了市電正常工作時的仿真電路,如圖12所示。

圖12 UPS系統仿真電路
具體參數設置如下:三相交流電源電壓線電壓為220V,頻率為50Hz;兩交流側電感值為3mH;直流側電容值為3300μF;C3=2200μF;C1=C2= 2200μF,L1=L2=3mH;LS=4mH,CS=6.9μF;三角波載波頻率為12kHz,電壓幅值Utri=1V,恒定電壓UP=0.8。圖13~圖15分別所示為穩態情況下Z源UPS在純阻性、感性、容性負載下的輸出電壓電流波形。經過諧波分析,在額定負載下輸出電壓諧波畸變率(THD)為小于1.5%,在感性負載下輸出電壓畸變率(THD)為小于2%,在容性負載下輸出電壓畸變率(THD)為小于2%。仿真結果證明Z源UPS在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下具有良好的動、靜態特性。

圖13 在純阻性負載(R=10Ω)下的仿真波形

圖14 在感性負載(R=10Ω,L=10mH)下的仿真波形

圖15 在容性負載(R=10Ω,C=330μF)下的仿真波形
本文在傳統在線式UPS的基礎上引入了Z源逆變器,并對基于Z源逆變器的新型在線式UPS拓撲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單相電壓型Z源逆變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并采用仿真軟件驗證了其升降壓功能。然后在Simulink環境下建立基于Z源逆變器的UPS系統仿真模型,并采用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策略,使整個系統的性能較為穩定。仿真結果驗證了基于Z源逆變器的UPS拓撲的可行性。
[1] Peng Fz. Z-source inverter[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03, 39(2): 504-510.
[2] Shen Miaosen, Joseph A, Jin Wang, et al.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inverters and Z-Source inverter[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2005, 36(16):1692-1698.
[3] 房緒鵬. Z源逆變器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學, 2005.
[4] 張靜. Z源逆變器控制及應用研究[D]. 濟南: 山東大學, 2010.
[5] 盛立健. 基于Z源阻抗網絡逆變器的研究[D]. 南京:東南大學, 2010.
[6] 屈克慶, 章琪超, 周皓. 一種閉環控制的Z源逆變器[J]. 上海電力學院學報, 2009, 25(6): 530-533, 542.
[7] 崔彬, 錢照明, 丁新平, 等. Z源逆變器的電壓電流雙閉環控制[J]. 電力電子技術, 2007, 41(9): 1-3.
[8] 侯世英, 陳劍飛, 孫韜, 等. 新型在線式UPS拓撲[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 39(11): 65-70.
[9] 薛必翠, 張承慧, 丁新平. Z-源逆變器PWM調制策略的分析與比較[J]. 電工電能新技術, 2013, 32(3):95-100, 109.
[10] 劉玉從. Z源逆變器在UPS系統中的應用研究[D].青島: 山東科技大學, 2014.
[11] 覃佐枝. 基于自校正PI的在線式UPS逆變器控制技術研究[D]. 長沙: 中南大學, 2012.
[12] 郭志堅, 于少娟, 兗文宇. PWM逆變器雙閉環控制的仿真研究[J]. 工業控制計算機, 2013, 26(8): 77-78.
The Research on UPS Inverter based on Z-source Network
Wang Jian Sun Songsong Wang Chuanhui Liu Xiaodong
(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gdong 266071)
The voltage-fed Z-source inverter will be applied to UPS system to make the inverter circuit can operate in shoot-through state and achieve the buck-boost function through controlling the shoot-through vector. The thesis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topology、operating principle、control method of Z-source inverter and establishes 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to keep the output voltage constant, has a goo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Finally,Matlab/Simulink software is applied to the simulation of UPS system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proved by simulation results.
UPS; Z-source inverter; shoot-through vector; SPWM control
王 劍(1990-),男,河南省商丘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電力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