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社會和生活是藝術的源頭,那么藝術則是社會源頭流出的一股活水。無論是什么形態,它總是在流動著,延伸著,緊緊跟隨著時代的腳步。

在茫茫的藝術海洋中,藝術家們就像海洋中不同類別的珍奇,給予了這個世界許多美好的改變。他們以獨特的思維,創造出各種美的形態,如新鮮的陽光,穿透著束縛的云層,撥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
從時裝、建筑、電影,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回歸傳統文化和東方美學。
本期我們的封面先生是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張曉龍,作為古代禮儀指導第一人,從《甄嬛傳》《瑯琊榜》《羋月傳》,到正在拍攝中的《如懿傳》,越來越多的古裝大戲都來尋求他的指導。當年看完《瑯琊榜》后即刻和他通了電話,我說正因他的禮儀指導,使得這部劇呈現出古裝劇的貴族氣質。
本期我們的特別策劃欄目與著名的電影美術創作藝術家葉錦添先生、新人文畫攝影師孫郡、《大魚海棠》的畫師張春進行了一場關于東方審美的對話。
葉錦添在《神行陌路》一書中提到:“中國的審美注重意境的呈現,景是可以做的,它既是真,同時也是假。遠古的中國重視的是靈性的層面,卻用現實去引發,因而產生了詩?!?/p>
虛靜,是東方哲學和審美的重要命題,新人文畫攝影師孫郡將中國畫的寧靜、寫意重新融入現代人們的生活。
張曉龍、葉錦添、孫郡和張春,他們對東方美的探索、修養和體悟,為我們打開了幾條審美通道。
在生活的價值體系里,財富和權勢都是末,心靈的舒展才是本。在九月,我們推薦的出行地是新西蘭的兩座主島,北島North Island和南島South Island,南、北兩島性格鮮明,各有擁躉,前者大山大水震撼視覺,后者小城寧靜與繁榮共存。
釀酒小鎮Napier,充沛的日照及干燥的氣候非常適宜葡萄種植,作為酒莊重地,可用一天的時間逛幾間酒窖品酒、吃海鮮,第二天還可以隨當地人走進農夫市集,試吃新鮮的農作物,順便買當地著名的芝士。在新西蘭,入鄉隨俗的先決必定是早睡早起,早上9點,新西蘭人已經帶著環保袋,集結在青草地,為的是入手附近農場的新鮮出產。水果、糕餅等現做現吃的食物,水嫩多汁程度近乎剛從樹上摘下。
最后我們還是要談生活,讓我們尊重自己內心,靜心養性,選擇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言辭溫和,與人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