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隆
在地球上,霸王龍的威名可謂無人不知。還有什么能比一頭13米長、7噸重、能夠一口咬斷任何骨頭的超級猛獸更讓人感到敬畏?霸王龍是迄今為止最大的陸生肉食動物,是所有恐龍中無可置疑的霸主。大自然的演化究竟如何造就了這種不可思議的生物,這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直到最近,古生物學家在烏茲別克斯坦發現了一個暴龍類的新物種——霸王龍的體型更小、出現更早的親戚——才為這一謎題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帖木兒龍的化石
小而聰明的帖木兒龍
帖木兒龍,一種生活在9000萬年前、大小如馬的暴龍類恐龍。當時的烏茲別克斯坦還是一片廣闊的內海,內海周圍圍繞著悶熱的森林與縱橫交錯的河流。
帖木兒龍的骨骼化石是過去十年中,科學家在對烏茲別克斯坦荒涼的克孜勒庫姆沙漠進行多次實地考察時逐漸收集的。
由于生活在白堊紀中期,帖木兒龍的發現顯得尤其重要。這段時期一度是暴龍演化史上的真空期:在這2000萬~3000萬的時間里,暴龍從灌木叢中的三流獵手,一躍成為了我們噩夢里的巨大爬蟲,而此前科學家卻沒有發現體現這個變化過程的化石證據。
收集到的帖木兒龍骨架,包括部分鼻骨和頜骨,幾塊位于脖子、背和尾的脊椎骨以及前后肢的碎塊。就像一款拼圖游戲,這些骨頭顯示帖木兒龍大約長3~4米,重170~270千克,體型大致與一匹馬相當。
帖木兒龍是一種殘暴的生物,但還遠遠比不上霸王龍。事實上,它甚至連當時食物鏈頂點的邊都夠不到。帖木兒龍仍然生活在其他掠食者的陰影中,比如在白堊紀更早時期出現的異特龍,異特龍是當時最頂級的捕食者。
不過,真正有價值的信息來自研究者對另一部分骨骼的研究:腦顱,也就是顱骨背面那塊圍繞大腦、耳朵和鼻竇的融合骨。研究結果顯示,帖木兒龍具有與霸王龍這類大型暴龍同樣類型的大腦和聽覺結構。這反映出帖木兒龍十分聰明,并且能夠聽到低頻的聲音。而先前,這些特征被認為是大型掠暴龍在巨大化過程中才獲得的獨特能力。
演化的故事
暴龍起源于大約1.7億年前的侏羅紀,當時暴龍家族的成員還只有人類大小,它們速度飛快,用很長的前肢抓捕獵物。暴龍在接下來的8000萬年里都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它們與世無爭,只是在陰影里維持生計。
很可能是出于追捕獵物的需要,這些小型暴龍漸漸演化出復雜的大腦和感覺器官。當時它們并不知道,當異特龍滅絕、食物鏈頂層出現空缺的時候,這些能力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高超的智力以及敏銳的感官讓暴龍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加入了頂級捕食者的行列。很快這種體型介于人類和馬之間的暴龍成長為駭人的怪物,它們變得比巴士還長,體重超過了1噸。它們的腦袋成了巨大的屠殺機器,它們的前肢——退化成了小短手。8000萬年前,體型巨大的暴龍統治了如今的北美和亞洲大陸,它們分布在幾乎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里,取代了那些比它們小的掠食者,捕食任何它們想要的獵物。

帖木兒龍的復原圖
龐大的暴龍家族
有人以為,在像霸王龍這樣大型暴龍類統治的地域內,體型較小的暴龍類可能無從立足。但最新的化石表明,這個觀點可能存在問題,即使是在白堊紀最后的幾百萬年中,除了霸王龍和它們的親眷能高枕無憂地享用美食,食物鏈各層中還分布著許多被人忽視的暴龍類。
虔州龍是白堊紀末期的暴龍類恐龍,它和素有“蜥蜴暴君”之稱的霸王龍有著天壤之別,它的體型較小,只有8至9米長,體重可能只有1噸左右。和霸王龍相比,它只能算是流浪漢。更奇怪的是,它頭骨窄長,結構精細,和表親發達的肌肉以及能夠輕松咬碎骨頭的頭顱相比,差別極大。
21世紀早期,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馬克·諾雷爾帶領了一支蒙古-美國聯合研究隊,共同發現了一具保存更好也更加完整的分支龍化石。2009年,研究人員宣布這是一個新的屬種,也就是阿爾泰分支龍。這具骨架的特征和特暴龍差別很大,但它是一頭幼龍,因此很難完全確定其種類,它看似獨特的特性不是因為生長不完全造成的。
當然,虔州龍不是唯一和大塊頭們分享地球的小型暴龍類。科學家在阿拉斯加還發現了小型的北極暴龍。因為當時當地資源有限,不能供養太大的動物,只有演化出較小體型的北極暴龍才能適應當地的環境。當霸王龍在南方橫行時,迷你版的它們正在北方荒野里游蕩。
無法抵抗的環境巨變
隨著暴龍類恐龍新成員的加入,整個暴龍譜系的演化歷史也逐漸變得清晰明了。可惜,還有很多問題依然有待進一步研究,如它們到底來自何方、誕生的年代是不是比中侏羅世還要古老、也許在早侏羅世它們就已經誕生,只是很少留下化石作為證據?
還有,中侏羅世或中白堊世的南方大陸是否也有暴龍類?目前,除了澳大利亞偶然出現的一塊神秘骨骼以外,大部分暴龍類化石都來自北方大陸。在中侏羅世或中白堊世時,很多恐龍種群都遍布全球,也許暴龍類也是其中一員。關于這些恐龍的生物學問題,也有很多有待解決,如霸王龍這類大型暴龍長著什么樣的羽毛、它們的羽毛有什么作用、虔州龍和分支龍的吻部又為什么這么長?等等。
雖然現在暴龍類的故事依然殘缺不全,但它揭示了更深層次的演化真相:演化往往是難以預測的。在1.7億年前暴龍類剛誕生不久,沒人會想到這些小小的潛行者會成為這片大陸的統治者,它們的成功并非上天注定,而是智慧與力量的結合,加之環境變化讓它們得以成為頂級掠食者。
然而,就在霸王龍叱咤北美大陸西部的鼎盛時期,一顆直徑大約10千米的小行星從天而降,大部分生物因此滅絕,它們也從此灰飛煙滅。暴龍類的力量和體型沒法抵擋野火肆虐和生態系統的崩潰,它們只能讓位于哺乳動物,讓后者開創新時代,并走向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