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開發區建起東夷文化博物館

東夷文化源遠流長,從鳥圖騰崇拜、各種手工藝、建筑工藝的發展,到文字的發明、八卦的產生、醫學的創造,再到禮制的出現、聚落和城市的分化乃至早期國家的形成、兵學的發展,無不對中華文化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但長期以來,對東夷文化的發掘和研究還缺乏深度和廣度。為填補這一空白,使之形成系統性和規模化,2012年,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在西鄰沂河的皇山腳下開始投資興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東夷文化園,并建起了東夷文化博物館。2015年11月28日正式開館。
該館由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投資2.5億元,占地70余畝,總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70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首家以東夷文化為主題,集文物收藏、社會教育、考古研究、學術交流、游覽休閑于一體的國有博物館。館內設八大展廳和兩大影院,通過文物、圖片、場景復原、浮雕展示、環幕影院等現代化手段,全面展現了8000多年前的后李文化至距今3000年前后的岳石文化,表現了生活在以泰沂山區為中心及其周圍地域的山東上古時期東夷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農業、手工業和文化的變遷,東夷文化的輝煌成就與發展脈絡,東夷文化與華夏文化、苗蠻文化等相互交融以及沂蒙文化的傳承。
(文/夷文 圖/尹飛 萬發真)

山東孫子研究會執行會長南兵軍等參觀東夷文化博物館

山東孫子研究會執行會長南兵軍向臨沂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福田等領導贈授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