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廷,張文靜,劉世棟
(臨朐縣冶源水庫管理局,山東 臨朐 262605)
冶源水庫提高汛限水位的可行性分析
林立廷,張文靜,劉世棟
(臨朐縣冶源水庫管理局,山東 臨朐 262605)
通過對冶源水庫建成以來出現的問題和除險加固工程的效果,以及對水庫現狀用水戶的改變和增加,新增用水戶保證率的提高等因素的分析,闡明了提高水庫汛限水位的可行性。
冶源水庫;汛限水位;防洪計算
冶源水庫位于山東省臨朐縣冶源鎮東3 km,彌河干流上游,控制流域面積786 km2,總庫容1.686億 m3,興利庫容 0.840 8億m3,死庫容0.127億m3,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灌溉、養殖、發電、生態保護等綜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庫,也是彌河干流上唯一的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由于水庫興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受眾多條件的限制,導致壩體、溢洪道、放水洞均存在諸多質量問題。1997年2月至2006年6月和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先后對水庫大壩、副壩、溢洪道和放水洞等進行除險加固,從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隱患,保障了水庫安全運行。
隨著工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口的迅猛增長,水庫蓄水量的用途發生了根本變化,由原來單一的農業灌溉用水,逐漸改變為城鎮居民生活、工業、生態保護和農業用水多元化共存的局面,導致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能滿足用水戶的需水量要求,顧此失彼,用水保證率較低,群末庫容概率為基礎,按水庫蓄水與洪水的組合概率為5%分別計算相應于各種參考汛限水位的洪水頻率,利用實測流量法推求該頻率下的設計入眾意見很大。
水庫經過兩次除險加固工程,從根本上消除了樞紐工程的安全隱患,提高了水庫的防洪標準,為提高汛限水位,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冶源水庫原來的汛限水位是136.5 m(相應庫容7 935萬m3),擬提高到137.72 m(相應庫容9 678萬m3),以此水位分別從興利蓄水、保護下游及工程安全三方面綜合分析可行性。
2.1按興利蓄水要求核算
按興利蓄水要求核算汛限水位是根據水庫8、9月份來水量和水庫用水戶用水量(生活用水、生態補水、農業灌溉),以月末水庫達到興利水位為目標進行平衡計算,求得汛限水位。經計算,保興利蓄水目標下,冶源水庫參考汛限水位應高于135.22 m,見表1。

表1 保興利蓄水目標下冶源水庫參考汛限水位計算成果表
2.2按保下游安全計算
冶源水庫保護下游河道的最大安全泄量為1 200 m3/s,相應洪水為20年一遇。以水庫7月庫洪水,并進行調洪計算得出最高水位及最大泄量,以選定汛限水位。
以135.5 m、136.5 m以及137.72 m為3種參考汛限水位,由此知組合概率為5%的洪水,經水庫調節后泄流量均不大于1 200 m3/s,能夠滿足下游安全要求。因此,從保下游安全角度出發,汛限水位應高于135.5 m,見表2。

表2 保下游安全目標下冶源水庫參考汛限水位計算成果表
2.3按保大壩安全要求核算
以137.72 m水位起調核算,20年一遇洪水位為138.47 m,校核洪水位為141.95 m。冶源水庫壩頂高程為144.3 m,防浪墻頂高程主壩為145.3 m,副壩為145.1 m。因此從保大壩安全角度分析,汛限水位可定為137.72 m。
2.4汛限水位確定
從興利蓄水分析,為滿足一般年份用水戶用水要求,汛限水位應高于135.22 m;從保護下游安全分析,汛限水位應高于135.5 m;從大壩安全角度分析,汛限水位應不高于137.72 m,見表3。

表3 汛限水位核算成果表
冶源水庫上游移民高程線在139.0 m以上,警戒水位為138.76 m,因此,提高汛限水位至137.72 m對上游無不利影響。
從測算成果看:汛限水位由136.5 m提高到137.72 m,不僅可確保水庫上下游防護對象防洪安全,而且可確保水庫用水戶興利用水需求。因此,提高水庫汛限水位是合理可行的。
1)增效擴容效益。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汛限水位適當提高,增加興利蓄水量1 735萬m3,相當于新建了一座中型水庫。
2)提高了城鎮居民及工業供水的保證率。目前,臨朐縣城居民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基本靠冶源水庫的地表水,縣城的地下水漏斗區明顯縮小,正逐步恢復正常狀態。
3)灌溉效益。提高了水的有效利用率,使灌區土地的灌溉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灌區灌溉面積不僅不再減少,反而逐年提高。
4)發電效益。提高了電站機組和水能的利用率,年均增加發電量80萬度,增加電費收入26萬元,社會效益也顯著增加。
5)漁業生產。養魚水面由原來的1.5萬畝,增加到現在的2萬畝以上,年均增加收入30萬元。
在水庫高水位運行的情況下,本著“防重于搶”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科學、合理地調度,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庫調、蓄洪水,達到興利除害目的,為此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防汛指揮機構,落實防汛隊伍。根據防汛搶險需要,防汛指揮部組織成立防汛隊伍:常備隊,搶險隊,后備隊。
2)搞好工程及設備的檢查維修。汛前做好閘門及啟閉設備、照明及動力設施、備用水源、通訊設備、車輛機械、交通路線的安全檢查與維修,同時對爆破臨時非常溢洪道所需物資進行備料,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的準備。
3)備足備好防汛物料。根據搶險要求,做好應急搶險物資備料工作。管理單位結合防汛工作已備麻袋9 500條,編織袋6 000條,鐵絲2 t,塊石1 000 m3,砂2 000 m3,機船2只,搶險車3輛。另外與糧食局號定麻袋20 000條,與臨朐縣編織袋廠號定編織袋20 000條,做到隨用隨有,并在險情出現1 h內籌集完畢,運抵搶險現場。
4)加強工程觀測,搞好洪水預報和調度。汛期在加強工程觀測、增加觀測次數的同時,準備好有關調度運用洪水預報圖表,隨時與有關部門聯系,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做好雨情、水情和工情的測報,保證調度及時準確,確保工程安全運行。
5)做好群眾安全轉移的準備工作。在高水位運行的情況下,應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工作。
(責任編輯遲明春)
TV697
B
1009-6159(2016)-04-0015-02
2015-10-28
林立廷(1964—),男,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