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給虛火的重卡市場降降溫
最近一段時間,不斷躥升的重卡銷量讓行業又變得熱鬧起來。看著各種漲勢喜人的新聞,字里行間中都透著激動和喜悅。作為行業媒體,本該為行業和企業感到高興,畢竟這種行情久違多年。但仔細想想正是因為這種行情多年不遇,才更應該給這充滿虛火的市場降降溫。
通過這些數據就能看出2016年的重卡市場到底有多火爆:行業整體增幅30%,個別企業的增長更是接近翻番。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瘋狂的走勢?
首當其沖的應該是GB 1589-2016的發布以及隨后出臺的一系列治超新政。新國標以及新治超標準的出臺,使得用戶為適應新標準和政策重新調整車輛結構,從而產生新購車需求;從宏觀來看,治超新政實施直接導致單車運力下降而造成總體運力不足,進而帶動車輛新增需求。轎運車的持續熱銷已充分證明了這一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煤炭行業的復蘇又給本已經旺盛的重卡市場添了一把火。在經歷了連續幾年的低迷后,我國煤炭市場出現了量價齊升的局面,在煤炭鐵路運輸出現一車難求的情況下,公路運輸成為彌補鐵路運力不足的有效手段。在高額運費的驅使下,很多用戶選擇購車進入到這一領域。
目前,業內很多人分析重卡增長時大都會提到上述利好因素,但在看待這些因素時顯得有些過分樂觀。事實上,無論是治超新政還是煤炭市場對重卡市場的影響都是短期效應,根本不具備持續性。尤其是煤炭行業,其周期性和季節性更為明顯,對相關行業同樣會產生周期性影響,例如,最近一則關于煤炭鐵路運力告急的新聞中說:“鐵路裝煤敞車缺口10萬輛左右,”其原因是“連續3年沒有新造敞車(鐵路煤炭主力運輸車),且大量貨車限制、封存和報廢。”也就是說,由于煤炭市場不景氣,所以最近3年中鐵總沒有造新車,又閑置了一批車,才導致運力不足。同理,3年后誰又能保證煤炭運力緩解后不會出現大批重卡閑置呢。治超影響同樣如此,從歷年發布的治超政策看,它會導致市場需求短期出現上升,但不會對長期走勢有太大影響。況且,從國內外的市場經驗來看,治超和排放升級等這些看似利好的政策,實際都是在透支未來的市場需求。
所以,重卡市場火爆是好事,但別忘了這只是當下多種偶然因素疊加導致的虛火。重卡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受宏觀經濟影響明顯,出現波動很正常,但大起大落并不利于行業的發展。另外,各方也別總盯著炒作行業和企業的銷量數字,一個真正成熟的市場和企業更需要平穩健康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