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雄
2015年9月下旬,應捷中友好協會的邀請,筆者陪同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原局長陳夕同志訪問了捷克共和國,在這個地處歐洲心臟的迷人國度度過了短暫的幾天,留下了深刻而鮮活的印象。
捷克民族:自卑又自傲
今天的捷克共和國與斯洛伐克共和國曾經是個統一的國家,地處中歐,一個在傳統上是德國人、奧地利人、匈牙利人,以及西斯拉夫人,也即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故鄉。與西歐和東歐以及東南歐不同,這片大陸的廣大中部地區在各個歷史階段都曾經歷過超越這個地區邊界的大事件以及社會、文化、政治、宗教趨勢的影響。盡管布拉格已經被公認為歐洲心臟上的城市,摩拉維亞和斯洛伐克地區卻被許多人看作是介于東西歐文化地帶之間的邊界區域,東邊是斯拉夫民族及其語言的發源地,西邊是拉丁基督教的成型文明。
在歷史上,捷克和斯洛伐克原來就是兩個獨立的地區,從1915年開始,兩地嘗試建立統一的國家,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國成立。此后,雖然在二戰中一度被德國肢解,但在二戰結束后重新統一。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爆發“天鵝絨革命”,經過捷克和斯洛伐克雙方兩年多的漫長談判,憑借和平和立法方式的“天鵝絨分離”,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不復存在,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分別正式獨立。盡管如此,兩國關系仍十分友好,雙方都把對方作為新任國家領導人首次出訪的對象。獨立之后的捷克一直是這一地區最發達和工業化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這種經濟傳統產生于19世紀期間,當時的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成為以農業為重的奧匈帝國的工業中心,20世紀初,捷克一度成為世界的十大工業國之一。
捷克共和國,簡稱“捷克”,是位于歐洲中心區域的中等大小的內陸國,與波蘭、德國、奧地利和斯洛伐克接壤。其領土與歷史上構成波希米亞王國的王室領土相仿,包括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部分西里西亞。其中,波希米亞占捷克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被低山環抱的波希米亞是一塊集合了平原、高原和丘陵的土地。捷克的國土被稱為“歐洲的屋頂”,其意是指捷克處在分隔匯入北方的兩大海(北海和波羅的海)和南方黑海流域的分水嶺。盡管捷克國土上的湖泊數量很少,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兩地卻是眾多礦泉和溫泉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易北河、摩拉瓦河以及奧得河的集水區,其中,易北河幾乎連接著捷克境內所有其他的河流,在這之中就包括其最重要的支流:流經捷克首都布拉格并且匯集該國整個南部地區水系的伏爾塔瓦河,由于這條河流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伏爾塔瓦河被認為是捷克的國家
河流。
捷克共和國人口大約有1100萬人,70%以上居住在城市地區。其民族構成主要是捷克人(這里指的是摩拉維亞和波希米亞捷克人),約占94%。捷克民族源自西斯拉夫人的一支,獨特的歷史文化造就了捷克民族矛盾的雙重性格,昔日的輝煌與現實的差距使捷克人在不同場合表現出既自卑又自傲。
由于地處要沖,捷克歷史上屢遭外強入侵,尤其是1939年3月納粹德國對捷克的侵略。雖然捷克民族有過英勇的抵抗,但更多的是無奈,多舛的命運使捷克民族練就了夾縫中求生的本領以及苦中作樂的幽默性格,“好兵帥克”就是其典型代表和真實寫照。1984年,米蘭·昆德拉以蘇軍入侵為背景寫出了被譽為20世紀偉大的文學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由于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先后歷經神圣羅馬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深受歐洲文明的熏陶,捷克人仍以此為傲,他們穿著講究,正式場合男士需著禮服或者西裝,女士穿套裙,如果天氣冷,則戴帽、圍較長較寬圍巾;談吐文雅,謙遜禮讓;好享受,閑暇時喜歡外出旅游或去郊外別墅;愛談論體育、音樂等,不愛談政治和家庭瑣事。所以,捷克的郵局、銀行和大多數商店在周日和節假日是不營
業的。
捷克民族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愛喝啤酒,其人均年消費達160升,超過德國人,居世界之首。此地與啤酒結緣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里的氣候適合培育啤酒花。捷克最早的啤酒出口歷史可上溯到公元903年。1842年,捷克小鎮皮爾森的古泉酒廠的釀酒師約瑟夫發明了一種稻草黃色、有透徹的視感、飽含麥芽口味和地道酒花苦味的啤酒。這種啤酒一經推出,迅速風靡歐洲,類似的仿制啤酒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統統被稱作“皮爾森啤酒”。我國山西省侯馬市就曾引進過皮爾森的啤酒花,所以中國啤酒廠所生產的基本上都是“皮爾森式”的啤酒。美國著名的啤酒品牌百威,據說前身就是出自于捷克。
捷克國內政治生態:
左翼以社會民主黨為首,共產黨為輔
1993年1月捷克獨立后,左翼政黨格局逐漸發生變化,社會民主黨力量壯大,取代共產黨構成左翼政黨的主體。社會民主黨是捷克最古老的政黨,1893年建立,當時代表的是工人階級利益,1911年,該黨發展成為最大的捷克政治派別,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建國后發展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民主黨。直到1938年,社會民主黨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主要執政黨?!赌侥岷趨f定》簽署后,社會民主黨解散。二戰勝利后,社會民主黨恢復活動。1948年6月,社會民主黨左翼與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合并,右翼流亡國外。1989年11月19日,社會民主黨重建,并于1990年3月召開重建后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后,捷克斯洛伐克社會民主黨改稱捷克社會民主黨。在199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大選中,社會民主黨位居第二,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則尾隨其后。社會民主黨從此作為第一大左翼政黨,與右翼勢力相抗衡。1998年6月的大選更加鞏固了以社會民主黨為主、共產黨為輔的左翼政黨格局,社會民主黨成為眾議院第一大黨和執政黨,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仍維持眾議院第三大黨地位。這種政治格局經過2002年6月和2006年6月大選延續至今,基本沒有改變。
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的前身是1921年5月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1990年3月,為加強黨在捷克地區的工作,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捷克成立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1990年10月,在黨的一大上成為獨立政黨和捷共的繼承黨。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成立后,黨內分成了好幾個派別,但是總體上都固守捷克共產黨的傳統,名稱也未曾發生變化,而且從捷克獨立以后,每次議會選舉都維持著15%左右的支持率。在具體的政策主張上,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雖然保持著原有的傳統,但還是有所調整,比較貼近社會下層以及年長者——也就是其主要支持者,這也是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的支持率較穩定的原因。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關系很好,兩黨之間經常相互往來。
然而,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的前景令人擔憂:第一,長期以來,黨內對于指導思想方面的研究乏力,這必將限制其長遠發展;第二,盡管與社會民主黨的關系較好,由于受到右翼的打壓,加上左翼政黨在實際問題上不合作,所以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領導人一直未能進入政府,也就是說在捷克當今政界沒有實權人物;第三,黨的活動經費籌措困難,主要來自于黨費和議會的撥款,導致黨的活動較少;第四,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黨員大多數年事已高,在捷克加入歐盟以后,受西方政治文化的影響,捷克年輕人對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缺乏興趣,造成后繼乏人,目前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黨員僅有四萬左右。
長期以來,地緣政治在捷克政治思想當中并不占據主流地位,在捷克對外政策制定中發揮的作用也較為有限,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捷克國小勢弱,如果在對外政策當中妄談權勢、領土爭奪,不僅無成功之可能,反而會引發周邊大國更大的敵視與壓力;而突出意識形態特征,強調宗教、道德、法律或國際規范的作用,借此占領道義高地,引發外界與國際輿論的同情,反而為制約敵國行動、保障捷克生存提供了部分可能。近年來,這一政策隨著捷克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而有所改變。2003年,時任總統克勞斯公開質疑伊拉克戰爭的合法性,同時淡化捷克作為“人權先鋒”四處樹敵的形象,主張以經濟為主導進行務實外交。這一務實態度,延續到了現任總統米洛什·澤曼。對于一個在霸權夾縫中生存的國家,經濟外交的多元化無疑是穩定之源。也正因為如此,在中國舉辦抗戰勝利紀念活動的閱兵式中,捷克總統澤曼親自欣然前來,成為唯一出席紀念活動的歐盟國家現任首腦。對此,捷克總統新聞秘書奧夫恰切克表示:“總統不顧歐盟的意愿,表明捷克共和國依然是一個主權國家。出席莫斯科或北京的慶典活動就是證明。我對澤曼為捷克作出的正確選擇充滿信心,捷克不應滿足歐盟和美國的所有需求?!笔聦嵣?,澤曼雖然多次公開批評美歐政策,但也曾斥責國內的反美者是
“傻瓜”。
捷克華人生存狀況:欣喜之中的隱憂
捷克境內的其他民族有:斯洛伐克人、波蘭人、日耳曼人、烏克蘭人、匈牙利人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令人驚訝的是:越南人的數量在其中不斷增長。
在捷克的華人數量,據估計,大約在5000人左右,在整個歐洲國家中屬于比較少的。這些華人大多數早年或曾經從事中歐貿易或在歐洲留學,還有一部分人從事餐飲和旅游業。由于捷克對外國人取得永久居留權的條件較周邊國家苛刻,一般人很難獲得,所以我們碰見的華人普遍素質較高,與捷克當地的中產階層無異,比如對人熱情,講規矩,守時等等。他們普遍對捷克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環境比較滿意,對自己的生存狀況也持較樂觀的態度,而且由于較勤奮,經濟收入也比較高。
最近幾年來,隨著中捷關系的友好發展,從事旅游業的當地華人也日漸多起來。2014年,捷克政府宣布,將發展對華關系作為捷克的外交優先政策。曾有記者詢問捷克總統澤曼對中捷關系的看法,他回答:“我一直期待,當中國朋友來捷克時,他們會感到在家一樣自如。當捷克人去中國時,他們也能有同樣的感覺,甚至感覺比家里還要好。一切皆有可能?!边@一表態對于當地華人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就在2015年9月23日,應捷克方面的要求,中國海南航空公司開通了北京與布拉格之間直飛的航班,這無疑會進一步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當地華人對此充滿了期待。據當地華人介紹,近年來,國內赴捷克居住的人也日漸增多。
據了解,在捷克的華人大部分并不愿意加入捷克國籍,僅以取得永久居留權為最終目的:第一,是由于捷克國籍的獲得門檻比較高;第二,具備捷克國籍獲得的權利與永久居留權意義相差不大,僅是政治身份的差別,而對于當地華人來說,他們本身對政治并不熱衷,在意的僅僅是能否獲得相對公平和安全的生活環境,這對于法治環境相對完善以及對已有制度嚴格遵守的捷克人來說,并不是太大的問題;第三,由于華人自身的特性,即使再怎么努力,也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如何更好地融入所在國及加強內部團結,是困擾世界各地華人的兩大難題。
幾 點 沉 思
由于來去匆匆,所見所聞畢竟有限,但是還是有幾點想法:
第一,捷克地處歐洲要沖,對中國而言,捷克在中東歐國家中比較有代表性:首先,捷克地處歐洲心臟地帶,起著輻射全歐洲的作用;其次,東歐劇變后,其經濟發展水平一直處于該地區的前列,其經濟成功轉型的經驗非常值得中國借鑒;最后,捷克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 “16+1”合作機制的重要成員,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捷兩國關系在捷克右翼政黨執政時曾經出現過波折,但是在2015年我國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捷克總統澤曼的出席尤其引人注目。他不顧有關國家的威脅利誘,毅然訪華,是歐盟國家中唯一出席閱兵式的國家元首。盡管他有自己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考量,但是早在澤曼擔任總理期間,他就于1999年12月16日到18日訪問中國,并明確宣布:“推進對華關系是捷克歷屆政府的政治責任,捷克尊重并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不干預中國內政,也不做有損中國利益的事?!笨梢哉f他與中國的關系源遠流長,這也是為什么2013年澤曼當選總統之后,兩國關系得以恢復乃至迅速升溫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對外交往及宣傳方面,對諸如像捷克一樣,有對我友好的基礎而又可以輻射周邊的國家,要加以充分重視,在重大問題上也要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
第二,如何更好地把貫徹當前“一帶一路”戰略與培養當地民眾對我友好感情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是一個必須加以研究的課題。捷克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延伸國,筆者對親歷的一件事感觸頗深:在布拉格,我們居住的賓館后面是一個體育館,據介紹,這個體育館被中國商人買下。一天,捷克兩支球隊在該體育館比賽,說句實話,在布拉格這么多天,第一次看見這么多人。剛要進賓館之際,恰好觀眾散場,一名捷克人看見我們之后,用捷克語對我們大喊大叫,不僅如此,還跪在地上,對我們行三跪九叩之禮,把我們嚇了一跳,感到莫名其妙。事后才得知,他是表達對中國人投資該體育館,使其得以運營下去,讓他們觀看比賽的感激之情??梢?,在對外交往中,培養人民之間的友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國家之間的感情才會歷久彌新,更不會隨著領導人的更替發生動蕩。
第三,當地華人曾經戲言:在全球化時代,華人在世界各地無處不在,而且再也不需遮掩自己華人的身份。不過,當我們詢問他們,對如何進一步加強中捷之間的關系有什么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的時候,他們并沒有什么想法。這盡管有他們局限于自己圈子內,與外界交往不太多的原因,或許也與我們的有關部門工作力度有所欠缺有關。很多當地的華人盡管人在國外,但是對國內各種情況十分關心,為黨的十八大后國內各種改變而欣喜。但是,他們也有很多后顧之憂,如家屬、子女的問題以及年紀大了之后落葉歸根的問題等。如何更好地幫助分散于世界各地的華人,解決他們或扎根于當地,或返鄉終老面臨的諸多問題,使他們既能很好地融入當地,又能起到加強國內與當地民眾聯系的橋梁作用,這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課題。(編輯 王世英)
(作者是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征集二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