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虹
王曉雨的神秘好友是一條叫嫘(léi)祖的金蠶。它經常帶曉雨去天宮玩。
可今天,曉雨沒有心情,因為老師讓寫題目為《數字演變》的作文。“數字就是數字,怎么會變?1就是1,2就是2,變態的題目!嫘祖大俠,救命!”
“問我,那可真是問對蟲了!我可是完全變態的喲!最適合做變態題目。”看!金蠶銀絲一吐,房間變成了奇妙的動態空間,就像放3D電影。
“曉雨同學,歡迎來到三萬年前的捷克!你看,原始人正在狼骨上劃痕,他們在統計羊的數量,這根骨頭以后會被考古學家發現,成為最早的數學物件。這時候,數字還沒有出生,所以巴西的派拉哈部落還沒有數字,他們無法處理數量超過4的東西!”
“隨著生產的發展,劃痕不方便了,于是人們創造出符號。古埃及人用豎線表示1到9,同時期(公元三千年左右)的蘇美人、中國人、羅馬人都喜歡用豎線、橫線、斜線組合起來畫數字,這可是考眼力的細致活!”
“這是只給古埃及貴族、數學精英和僧侶使用的數字,被稱為密碼系統!這些數字代表神威和魔力!直到中世紀,天主教都有專人守護它們!”
“雅典曾用字母表示數,α代表1,β代表2……大家各用各的,沒法互相交流!”
一直到這位大胡子——阿爾·花剌子模在智慧宮整理出了這些印度數字,又由阿拉伯人推廣出去,數字才慢慢統一。因此,這些數字被稱為阿拉伯數字!注意,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他們的設計依據是角!角!角!現在,數字寫著寫著就變圓滑了!
“如果認為數字已經停止演變,那就錯了。看,條形碼利用不同寬度的直線代表數字,電腦把這樣的直線當作數字。”
“哇,從劃痕到符號,到阿拉伯數字,再到條形碼。原來,數字一直在變!” 王曉雨這回可真是開了眼界。
“對!就像我,從卵、幼蟲、蛹到成蟲,外形一直在‘變態’。數字也在不斷‘變態’!”
“啊!我還一直以為你是心理變態!”
“王曉雨,我要把你丟到恐龍時代!讓你見識見識什么是真正的變態!”
“嫘祖大俠,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