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興文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教育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信息技術為學習提供了數字化的學習資料,數字化學習資源具有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虛擬仿真、遠程共享等特征.它能夠激發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獲得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獲取、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
中學物理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規律,所學的知識與我們身邊的自然現象有關.概念和理論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社會實踐,通過多媒體展示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展示學生難以理解的、有危險的知識,可以大大提高學生[JP3]學習物理知識的效率,培養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
1改變物理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較好地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突出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聯系,鼓勵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培養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中的意識.進而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為了適應這方面的要求,每一位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這樣我們教師才能在時代潮流當中,不至于落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已經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挑戰.
現在的物理課堂,學生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相關的物理知識,還要拓展知識面,還應當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科學探究習慣.不但要掌握基本技能、基礎的文化科學知識、基本的勞動技術、良好的表達和交流能力,還應具有動手操作能力,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形成科學的態度.強調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的研究,強調素質教育和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在這種挑戰下,教師不得不重新思考,按以前的傳統教育方式上課能否滿足新時代學生對知識的要求,教師已有的知識能否適應飛速發展的教育改革.
2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效率
在中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盡量做的因材施教,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現在的初中學生好奇心都很強,上課過程中要滿足學生的這些好奇心,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教學環境和適當的方法.通過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例子,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合適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輕松地接受到知識,因此物理課堂的教學情境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掌[JP3]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初中物理課本部分知識點比較抽象,靠傳統的物理課堂教學,教師講得再好,學生也很難在頭腦中形成印象,接受起來很難.中學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實驗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強化學生糾正在感知過程中形成的錯覺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如原子的裂變、聚變、分子的擴散等.運用信息技術中的虛擬技術,可以通過網絡和云數據與其交互,得到身臨其境般感覺的情境.比如通過視頻,可以直觀地研究重力、慣性等物理現象,使抽象變成具體,靜態變成動感,虛幻變成真實,能將學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來,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
通過物理實驗能放飛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求異思維的發展,喚起創新的火花.努力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和認知規律,使課堂變成豐富多彩的物理探究活動樂園.
3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現在不少中學生感到物理是最難學的課程之一,甚至一些教師也認為物理比較難教.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若少了形象生動的、直觀的教學設備,學生僅僅只靠眼睛和頭腦來學習物理,那么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就會感到越學越枯燥,越枯燥越感覺學習困難,越難學越不愛學習,導致有的學生學習物理寸步難行.
要想讓學生學好物理,物理課堂就必須要重視物理實驗,必須要讓物理知識從課本引申到自然和社會,由理性的、抽象的科學世界回歸到直觀的、形象的生活世界,把知識融入到實踐活動中,讓知識來反映實踐.比如說,大氣壓強這一節中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如果利用實驗器材進行實驗,只能簡單空洞地讓學生感受一下大氣壓的存在.但是大氣壓強究竟有多大?學生沒有感受,印象不深.這種情況下,利用模擬實驗,可以重現300多年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再配以緊張而有節奏的音樂伴奏,聲像并茂,從而讓知識深深地印入學生的大腦之中.學生只要對學習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學習過程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學生就會越學越想學.
通過物理實驗,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物理課堂如果少了物理實驗,學生可能也會在短時間內學到大量的知識,但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死”的,不能熟練的應用,被動地接受會使他們因枯燥無味而厭煩,就不會積極思維,也就不會樂學.因此,對于部分知識點的講解,必須要從實驗著手,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易于接受.
學生在平時學習時,不注意觀察與思考,所以有許多現象都知道卻又似是而非,有些還形成錯誤的前概念,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經歷密切相關的材料,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便于學生理解,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我們物理教師要盡快地適應信息時代教師的基本要求,要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的潮流,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手段,讓未來的物理課堂變得圖文聲像并茂,讓學生學的輕松,學的愉快.當然,要想在課堂中熟練的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還需要我們的教師長期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