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仙英 楊春波 葉蓁時

[摘要]目的探討宮外孕術后盆腔炎采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宮外孕術后盆腔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71)和研究組(n=71),對照組選擇常規抗感染治療方案,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選擇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方案,對兩組綜合治療效果、腹痛治療效果、疼痛消失時間、切口愈合時間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2%,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80.1%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疼痛消失時間及切口愈合時間均顯著長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腹痛治療總有效率98.6%明顯高于對照組腹痛治療總有效率84.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宮外孕術后盆腔炎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疼痛癥狀,縮短康復時間,值得臨床借鑒和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內服外敷;宮外孕術后盆腔炎;中藥
[中圖分類號]R71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11-69-03
宮外孕是臨床中并不少見的一種異位妊娠,主要是指子宮腔之外相應部位出現受精卵著床或發育的病理表現。就目前而言,手術是臨床針對宮外孕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但手術易造成機體創傷,術后盆腔炎等并發癥發生率也比較高,這不僅影響患者術后恢復速度,還會降低其生活質量…。為探討常規抗感染治療基礎上應用中藥內服外敷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42例宮外孕術后盆腔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現將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宮外孕術后盆腔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納入標準:以符合盆腔炎性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符合中醫辨證理論中濕熱瘀結證。排除標準:(1)嚴重血液系統疾病或肝腎功能損害者;(2)既往進行過剖宮產手術或者腹部手術者,曾患有嚴重婦科疾病或者盆腔炎、宮外孕病史者;(3)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n=71)和研究組(n=71),對照組患者年齡23~47歲,平均(30.2±1.8)歲,其中生育者40例,未生育者31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4~46歲,平均(29.5±1.5)歲,其中生育者42例,未生育者29例。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實驗經本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兩組患者均知曉實驗目的,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選擇常規抗感染治療方案,治療期間同時給予患者健康指導,心理干預、調節飲食,加強基礎護理和外陰護理等。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選擇中藥內服外敷治療方案:(1)具體中藥湯劑組成:當歸、敗醬草各取20g,川芎、炮姜各取12g,五靈脂、蒲黃炭各取lOg,龜板、甘草分別取8g、5g,益母草取25g,辨證進行加減。以水煎服30min,取汁600mL,分早晚2次服用,300mL/次,餐后服用即可。囑患者口服中藥湯劑的注意事項,包括用藥時間、次數及具體用量;對患者服藥期間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詢問,并將結果及時告知主治醫師。(2)中藥外敷要點:煎煮2次內服中藥方后,使用清潔布袋將熱藥渣包好直接外敷在患者下腹部位置,需要避開愈合傷口,選擇相應的穴位包括歸來、子宮、關元、中極等,20~30min/次,對溫度進行控制,以免燙到皮膚。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
1.3.1觀察 指標由專業醫護人員對患者傷口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進行觀察與記錄,同時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3.2療效評價 所有臨床癥狀、體征消失,各項婦科檢查無異常,B超檢查結果證實盆腔無積液或包塊,子宮附件恢復正常為顯效;所有臨床癥狀均有所好轉,各項婦科檢查改善明顯,B超檢查結果顯示子宮基本恢復正常,盆腔積液或包塊大部分減少或者基本消失為有效;未見臨床癥狀出現任何改善,婦科各項檢查顯示局部病變沒有改變,B超檢查結果顯示盆腔癥狀依舊無變化。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1.3.3腹痛療效評價 采用“長海痛尺”對兩組患者疼痛改善情況進行評價。顯效:與治療前相比,腹痛感明顯緩解或者完全消失,睡眠與日常生活完全恢復正常;有效:與治療前相比,腹痛明顯減輕,睡眠與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無效:腹痛癥狀未見緩解,甚至不斷加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正常睡眠。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分析所得數據,使用(x±s)表示傷口愈合時間及疼痛消失時間,并進行t檢驗,治療總有效率使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2%;對照組總有效率80.1%,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及疼痛消失時間比較
兩組比較,研究組傷口愈合時間及疼痛消失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腹痛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8.6%,與對照組總有效率845%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宮外孕在臨床中并不陌生,臨床治療宮外孕多采用手術方法,雖然效果確切,但術后導致的盆腔炎、感染等并發癥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盆腔炎是臨床婦產科中非常常見的疾病,主要是指女性患者內生殖器和盆腔腹膜以及周圍結締組織出現一些列炎癥表現的一種病理表現。月經不調、白帶增多、肛門墜脹、下腹、腰骶部疼痛等是患者的典型臨床表現。祖國傳統中醫將盆腔炎納入“婦人腹痛”“帶下病”等范疇,認為產后、腹腔鏡手術或者流產后、經期生殖器衛生保健不當與之發生、發展存在密切關聯,本病的主要病機為熱毒熾盛、濕熱瘀結。
本研究中選擇的中藥內服方劑主要是在失笑散和生化湯基礎上辨證加減得到的,生化湯自南宋以來就一直被廣泛流傳,其主要組成藥材包括炙甘草、桃仁、川芎、當歸、炮姜等,具有溫經止痛、活血化瘀的良好治療效果,將其應用于婦科產各類疾病中均可發揮較好的作用。失笑散主要組成藥材包括蒲黃、五靈脂,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具有散結止痛、活血祛瘀的治療功效。其在婦科疾病中取得的理想治療效果受到廣大患者和主治醫生的青睞與好評。現代藥理相關研究證實,這兩種藥物同時還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鎮靜止痛的效果。子宮、歸來、關元、中極均是盆腔中的重要穴位,且均位于胞宮上方,其具有調理局部氣血的重要功效,針對各種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腹痛、帶下等均可實施治療。采用中藥內服外敷的方法治療宮外孕術后盆腔炎,不僅可以透過皮膚快速滲透吸收藥力,還能通過穴位刺激的方式傳導至經絡,表里溝通無阻,直達病變部位。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幫助其充分了解宮外孕術后盆腔炎發生原因和注意事項,使其明確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飲食指導,有利于維持機體需要的充足營養,縮短康復時間;進行會陰護理,可有效控制感染;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遵醫囑進行針對性治療。中醫理論中,情志護理極其重要,換言之,很多患者宮外孕術后出現盆腔炎癥狀,就會出現焦慮、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較差,甚至因為這種疾病治療時間較長而自暴自棄。情志護理實質上就行進行心理干預,盡量改變患者的負性情緒,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主動的配合臨床治療。相關文獻報道,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基礎上進行護理指導,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在腹痛治療效果、綜合治療效果以及疼痛消失時間、傷口愈合時間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上述文獻報道結論基本相似。由此證明,采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宮外孕術后盆腔炎效果確切,可顯著改善疼痛癥狀,縮短康復時間,值得臨床借鑒和進一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