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美麗

[摘要]目的 觀察阿泰寧聯合匹維溴銨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D—IBS)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126例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隨機分成A組、B組和C組,各41、40和45例。A組給予口服阿泰寧(酪酸梭菌活菌膠囊)治療,B組給予口服匹維溴銨治療,C組采用阿泰寧和匹維溴銨聯合用藥治療,三組療程均為4周。觀察患者臨床癥狀并評分,比較總的療效。結果 C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56%,明顯高于A組(70.73%)和B組(77.5%);C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效果均顯著優于A組和B組;三組患者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結論 阿泰寧聯合匹維溴銨能明顯改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癥狀,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用組,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阿泰寧;匹維溴銨;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5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6)11-91-03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常見腸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慢性或復發性腹痛、腹瀉、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治療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IBS在以腹瀉型(D-IBS)最為常見,約占65%。目前,國內外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一般認為可能與遺傳、感染、精神心理、藥物因素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其發病機制可能是腸道高敏感性,胃腸動力學異常,感染、免疫及腸黏膜屏障異常,腦腸軸失調等造成的。傳統治療多以止瀉藥、胃腸解痙藥、導瀉藥、抗抑郁藥、腸道菌群調節劑等對癥治療為主,然而其療效并不滿意,有較大的局限性和副作用。現今,臨床針對D-IBS的藥物治療方案采取不同治療機制藥物聯用方案,取得不錯的療效。本研究針對阿泰寧聯合匹維溴銨治療D-IBS進行了臨床觀察。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共納入2013年7月~2015年6月恩平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診斷為D-IBS的患者126例,其中男51例,女75例,年齡21~67歲,病程6個月~10年。所有患者均參照羅馬Ⅲ標準中D-IBS標準和國內臨床診斷的共識,并結合臨床輔助檢查明確診斷為D-IBS患者。采用隨機按數字表法分為A組、B組和C組,各41例、40例和45例。A組患者男18例、女23例,平均年齡(41.6±6.8)歲,平均病程(4.3±1.2)年;B組患者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齡(42.3±7.1)歲,平均病程(4.1±1.0)年;C組患者男19例、女26例,平均年齡(41.5±6.4)歲,平均病程(4.0±1.1)年,三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A組給予口服阿泰寧(酪酸梭菌活菌膠囊,青海東島藥業有限公司,S20040084)3粒/次,每天2次;B組給予口服匹維溴銨(得舒特,法國AbbottProducts SAS,H20120127)50mg/次,每天3次;C組口服阿泰寧和匹維溴銨,服用方法同上。三組療程均為4周。治療期間禁止服用其他干擾實驗療效的藥物,禁止吸煙、飲酒。
1.3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比三組治療總有效率及癥狀改善情況。治療前后常規檢測血、尿、便常規及血糖、肝腎功能和心電圖等,記錄不良反應。
1.4各癥狀分級評分
采用數字強度積分法記錄腹痛、腹瀉的程度。腹痛積分:0為沒有疼痛,1表示輕度疼痛,2表示中度疼痛,3表示重度疼痛;腹瀉積分:每天大便次數分為4級:1~2次、3~4次、5~6次、≥7次分別評為0、1、2、3分;糞便性狀分為4級::正常成形便、不成形糊狀便、黏液便、水樣便分別評為0、1、2、3分;2項評分的總分為腹瀉的評分。各癥狀的積分總和為癥狀總積分。
1.5療效評定
總體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為各癥狀基本消失,各癥狀總積分較用藥前下降≥70%;有效為各癥狀明顯改善,各癥狀總積分較用藥前下降30%~70%;無效為各癥狀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各癥狀總積分較用藥前下降<30%。以顯效和有效合計總有效。
1.6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其中計量資料表示為(x±s),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分別進行t檢驗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三組患者各癥狀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治療后各癥狀評分和癥狀總積分較治療前均下降(P<0.05);c組治療后各癥狀評分和癥狀總積分顯著高于A組和B組(P<0.05);A組與B組治療后各癥狀評分和癥狀總積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臨床療效比較
c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56%,明顯高于A組70.73%(X2=9.700,P=0.002)和B組77.5%(X2=6.128,P=0.013),見表2。
2.3簧全性評價
治療前后三組患者各項常規檢查均未發現異常,B組有4例患者表現為食欲不佳,A組和C組均有2例患者出現口干?;颊邔Σ涣挤磻苣褪?,不影響治療。
3討論
IBS是臨床常發的一種腸道疾病,以D-IBS最為多見。目前對IBS病因及發病機制尚無明確的解釋和理論,可能與胃腸道動力不足、腸道高敏感性以及中樞神經系統感覺異常、感染、精神因素等有關。IBS迄今尚缺乏形態學和實驗室判定的標準,醫生常采用物理、飲食、藥物、心理以及催眠等方法對就診患者實施治療,但病情多反復發作,療效亦不盡人意。
匹維溴銨是一種L-型鈣通道阻滯劑,其特點是高度的胃腸道選擇性,能夠通過阻斷鈣通道來抑制平滑肌的過度收縮引起的痙攣,緩解IBS患者胃腸道不良癥狀,如腹痛、腹瀉、便秘等,但匹維溴銨不具有抗膽堿作用,對于心血管無副作用,是目前最常用的IBS治療藥物。但近年來單用匹維溴銨治療IBS已經無法取得和過去相近的療效。究其原因是抗生素濫用導致IBS患者腸道菌群嚴重失調,使治療變得更加困難。隨著研究的深入,一些專家學者已經意識到腸道菌群失調在IBS發病中的重要性,已有許多研究發現了微生態制劑在IBS中的積極作用。故在應用胃腸動力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微生態制劑進行治療。近年來,微生態制劑在國內外各種領域得到迅猛發展,在醫學上,微生態制劑能夠調節胃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并治療腸道感染和細菌性陰道病,防止燒傷后感染,輔助肝炎治療等。這是由于微生態制劑中的益生菌具有調節人體腸道菌群平衡,增強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并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益生菌能合成多種消化酶和維生素,提高消化功能和腸道吸收能力,進而產生一些具有抗菌作用的分子的物質。
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微生態制劑類藥物品種眾多,不同研究報道中使用的微生態制劑在微生物種屬、使用劑量、治療周期、是否聯合用藥以及用藥種類等方面差異巨大,沒有具體的治療標準來參考。陳奕伸等采用匹維溴銨聯合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有效率高達97.1%,顯著高于單用組。杜紅麗等采用酪酸梭菌活菌制劑聯合匹維溴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總有效率高達92.59%,且復發率小。張艇等臨床研究發現,麗珠腸樂聯合匹維溴胺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魏青杰等對比了33例口服整腸生(地衣芽孢桿菌活菌制劑)聯合匹維溴銨的D-IBS患者以及32例僅口服匹維溴銨的D-IBS患者,二者總有效率分別是90.91%和65.63%,表明整腸生具有抗葡萄球菌及酵母菌作用,但能夠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益生菌生長。由此可見,益生菌聯合匹維溴銨治療D-IBS療效明顯,安全有效。阿泰寧作為一種酪酸梭菌活菌制劑,它可以抑制腸道有害菌生長,促進有益菌生長,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改善IBS患者的臨床癥狀。
綜上,阿泰寧聯合匹維溴銨能顯著改善D-IBS患者消化道癥狀,且不良反應小,療效明顯優于單用組,值得臨床參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