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知了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帶上裝有網兜的竹竿,來到屋后茂盛的大樹下,準備捉知了。可是,知了仿佛在和我們捉迷藏,剛才還唱得很歡,這會兒卻突然一聲不響,好像全都消失了。我和爸爸耐心等待,不一會兒,一陣“”聲從最高的那棵樹上傳來,我們不約而同地朝那棵樹走去。爸爸舉起竹竿朝知了扣去。不料,狡猾的知了卻躲到了樹的背面。結果,不但沒捉到,反而還嚇跑了兩只,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第二次,爸爸看準目標,小心翼翼地把竹竿慢慢地往上升,生怕驚動了那只知了。一旁的我緊張得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兒。快要接近目標時,爸爸又快又準地一扣,扣住了那只還正在歡唱的知了。“耶!”我高興得大喊,“終于捉到啦!”
我仔細端詳起這個“夏精靈”:它渾身黑褐色,大大的腦袋上長有一雙烏黑圓溜的大眼睛。腹部長有六只小腳,每只腳上都有兩個軟軟的小鉤子,幫助它抓住樹干。它的腹部像一個大鼓,摸上去,就會“”地歌唱。原來知了唱歌靠的不是嘴巴,而是腹部的振動啊!我把知了放到晾衣架上,它戀戀不舍地飛走了,邊飛邊唱著:“,再見!,再見!”(指導老師:陸莉)
點評:小作者用細膩的筆法展開描寫,捉知了時,準確而生動地使用了一連串的動詞;觀察知了時,又抓住它的外形特征進行了描述。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知了的叫聲,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文:江蘇省海門市通源小學三(4)班 李 優
圖:上海市麗英小學三(2)班 吳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