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基于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要,我國新建了一批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特色鮮明的高等學校。這些高校對于滿足行業發展對人才的急需、支撐行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但隨著環境和形勢的變化,不少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校辦學邊界日趨模糊,辦學特色日漸褪色,與行業的關系漸行漸遠。如何徹底扭轉這一局面,圍繞行業需要培養適用人才成為實踐向高校提出的一大問題。
固守自身傳統特色和優勢辦學領域
比較優勢原理表明,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如何,都存在著比較優勢,都可以通過參與國際分工而獲益并實現經濟發展。借用此原理,一所行業高校,即便其辦學水平落后,仍有可能圍繞行業需求通過差異化競爭創造出能夠體現其特色的比較優勢,進而贏得競爭優勢。行業特色類高校要采取差異化的辦學思路,由特而強,靠特色取勝。行業特色類高校辦學定位的確定,既要考慮自身的能力和條件,還要依據服務的層次,滿足行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高校的特色就是一所高校集獨特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辦學模式等于一體而形成的有別于其他大學的特點。因此,行業特色類高校應集中力量建設好與學校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相匹配的學科專業群,把辦學思路真正轉移到服務行業發展上來,在自身所長的領域尋求發展和突破,緊扣學校定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思路。
圍繞社會和行業需求創設人才培養特區
與基礎教育相比,高等教育與產業、行業乃至經濟社會之間的關系更為直接和緊密,因此,高校尤其是行業特色類高校應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并做出適時適當的反應。2007年,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通過“擇優選擇和重點資助500個左右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推進髙等學校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 。當年就有220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獲得批準。這些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校,積極尋求人才培養模式的突破,探索多樣化的培養途徑,取得了有益的經驗。事實證明,行業特色類高校的人才培養要圍繞行業需求導向,設立人才培養特區,加大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改變傳統的“學科—專業—專業方向—就業”的專業設置思維,轉變為“就業崗位—行業需求—專業方向—專業—學科”思維。這是從根本上改變原有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徹底克服千校一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舉措之一。
以行業發展變化對人才的需求為風向標
大學的特色是指大學作為一個整體而呈現出來的系統性特征,學科專業特色是大學特色的核心。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是由市場需求、政府需求和大學需求等共同決定的。高校要辦出特色,就要彰顯自身的學科優勢,挖掘大學自身發展中所形成的若干個優勢學科。
適應行業需求調整優化專業結構。高校的專業設置要對社會職業需求的變化做出及時響應,跨學科設置專業、培養復合型人才是必然趨勢。高校要根據行業發展動向,在新專業培育上重點考慮行業發展前沿所需的專業人才,力爭做到“人無我有”。行業特色類高校應根據行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做實專業,建構市場引導、開放動態的專業建設機制,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的專業群,特別是具有本校學科特色和優勢的專業,把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轉化為專業優勢。要大力推進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行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真正培養行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建立專業建設預警機制,完善專業預警、退出管理辦法,探索建立需求導向的學科專業結構和創業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
科學制訂培養方案。要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這就需要到用人單位進行充分調研,確定某一崗位或崗位群所需的核心能力,才能構建專業核心課程模塊。要建立課程建設預警機制,重點考量各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結構與人才培養目標的關聯度,課程標準與課程所承擔任務的切合度。
構建以“就業為龍頭”的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
當前,行業特色類高校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高校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脫鉤的問題。建立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手段。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指的是在高校招生就業領域,根據行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內在關聯性,進行聯合與協作,通過市場需求和資源共享整合優勢,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的構建,要以行業需求為中心,建立社會需求與招生專業、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之間的內在關聯體系,以招生促培養、以培養促就業、以就業促招生,縮小社會需要與人才培養之間的差距。高校要充分調動用人單位的積極性,邀請用人單位全方位參與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共同研究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專業方向和模塊,擬訂每個方向和模塊的培養人數和招生規模,及時更新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內容。行業特色類高校招生、培養、就業聯動長效機制的構建要以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為落腳點,及時調整那些與行業發展需求不相適應、就業率和就業對口率較低的專業,建立健全適應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動態調整機制。
強化實踐環節和對學生創新素養的培育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從事的職業基本上都與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相關,這就對實用性人才的培養提出了要求。行業特色類高校在培養學生基本素質與能力的同時,要加強對行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要采取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在從事課外活動過程中走向社會、走向企業,在與行業發展需求緊密結合中探索人才培養的道路,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學生的培養過程要多增加一些實踐環節,通過多種模式與企業開展聯合人才培養,面向企業需求,為企業量身打造專門人才。在遵循高等教育規律、保證本科培養規格的基礎上,針對企業對人才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和企業發展需要,校企雙方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共同實施教育管理和教學過程,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作者:王關義,北京印刷學院副校長、教授)
責任編輯:魏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