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實現水稻全程植保飛防作業
打破技術瓶頸加快推廣應用

湖南農博士的飛防手正在操控著無人機進行比賽。
本報訊 8月12日,由中國無人機與機器人應用大賽組委會指導、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和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聯盟主辦、安陽全豐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第一屆全國“安陽全豐杯”飛防實戰比賽,在長沙市望城區新康鄉開賽,來自北河南、江蘇、廣東、廣西、湖南、北京等省市(區)的13個代表隊參加比賽。
在開幕式上,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秘書長劉杰宣布,協會攻關團隊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努力,成功摸索和掌握了水稻飛防封閉除草、飛防莖葉處理的核心技術,實現了水稻全程植保飛防作業,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
據了解,該協會瞄準水稻飛防除草的世界難題,組織技術攻關團隊,與湖南萬家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農大海特農化有限公司、湖南長青潤康寶農化有限公司、江蘇富田農化有限公司等藥劑企業及北京廣源益農化學有限責任公司、河北明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飛防助劑企業緊密合作,先后解決了藥劑蒸發快、沉降慢、漂移大、不耐雨水沖刷、容易導致藥害等問題,將丙草胺、氰氟草酯、雙草醚等除草劑應用于水稻飛防除草,取得了安全、高防效、高工效的顯著效果。協會在謹慎摸索、反復試驗取得成功后,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飛防除草應用面積超過了100萬畝次。
劉杰表示,解決水稻飛防除草問題,不僅實現了水稻全程植保飛防作業,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還可以實現農藥減量,特別是提高了超低空遙控飛行植保機的使用效率,為飛防服務組織拓展了盈利空間。以湖南為例,水稻栽培主要有早、中、晚三種模式,每種模式封閉除草、莖葉處理各一次,全年就是6次;每架植保機每次作業時間7天,全年就是42天;每天作業300畝,全年就是12600畝;每畝以12元標準取費,僅飛防除草一項,每架植保機每年可以增加服務收入15萬元。
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站長楊孚初指出,農業機械現代化的難點是植保機械現代化。為了打破高效植保發展瓶頸,湖南大力打造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遠程噴桿噴霧機、植保機立體防控的海陸空模式。專業化防治協會在飛防作業人、機、劑、技融合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并且取得了飛防除草的成功經驗,走在了全國的前列。目前,該協會在全國率先成建制組建了8個飛防大隊,全省擁有植保機超過600架,截至7月底,飛防作業面積超過800萬畝次。通過這次飛防實戰比賽,可以把湖南飛防除草的經驗推向全國,作業實現農作物病蟲草害全程植保飛防作業,才能把農民從有毒有害有安全風險的人工噴灑農藥作業環境中解放出來。
中國無人機與機器人應用大賽組委會負責人張廣生指出,湖南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協會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通過資源整合、產學研合作、項目攻關、技術創新,實現了植保飛防產業鏈配套,為推動植保機產業和植保飛防事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汪建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