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寧
1
那天清晨難得悠悠好心情,吃了我為她盛好的熱粥和剝在碗里的蛋,又把我遞過去的一塊土豆餅吞下之后,她漱了漱口,一本正經地問我,媽,我吃飽了沒有?
見她一反常態地乖乖聽話吃飯,我心里歡喜,毫無防備,喜滋滋地嗔怪她:吃飽沒吃飽要問媽啊,都上高中的姑娘了,吃個飯還要媽天天操心。
沒成想,這話讓悠悠笑容一收,臉上是頗為不屑的神情:對啊,我都上高中了,吃沒吃飽自己還不知道?天天早上逼我吃這個吃那個,你說你操的不是閑心?煩不煩啊!
說完,她旋風一般背上書包換好鞋,咣當一聲摔門而去,留下剛反應過來的我,反駁都沒來得及。
自從悠悠上了高一,青春期的叛逆就像快炸開的高壓鍋,一次次把我氣的一愣一愣。就說早晨這頓飯,多給她盛一勺,她便氣鼓鼓地一連串不吃不吃地嚷,嫌我管著她吃飯。矛盾越發尖銳,爭吵愈演愈烈,要數今天早晨吃的不錯,吃完竟然還不忘找我碴兒。其實這矛盾已經不僅僅是吃飯,我要她寫作業,她煩,天陰要她帶傘,她煩,就連她寫作業的時候我給她送杯奶送個水果,她也是煩,埋怨我打斷她思路、進房間不敲門,似乎我這當媽的一無是處,所有的付出都是多余。
我氣不打一處來,禁不住地摔下筷子抱怨:這孩子,真是不懂事沒良心,我一番苦心落得這個下場,還有沒有天理,讓人透心涼……
她爸抬起頭來,極不以為然地問,她今天早晨問你她吃飽了沒有。你有沒有想過,她為什么要這樣問你?
為什么?我愚鈍地看著她爸。
她爸聳聳肩,笑了:她吃不吃飽,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是你說了算的事兒嗎?她不是你的橡皮泥,隨便你捏成什么形狀。
我陡然一驚。
可不是,悠悠很早就對我說過,早晨吃太多她會難受,而我從來沒把她的話當回事兒,總習慣根據她吃飯的量,臆斷她沒吃飽,然后不停地催促與誘逼她,直到吃到我滿意的量為止。
她爸慢條斯理地說,你啊,要表達關心,卻掌控不了尊重的分寸,總用自己的感受去取代她的感受,用自己的意志去覆蓋她的意志,想當然地以為你的給,就是她的要,她反抗,你還批評她不懂事沒良心。你這是要她在你的溺愛掌控之下做個傀儡?要她做你的影子?這樣下去,她還會有自己的價值觀嗎?
我瞬間的錯愕之后是震驚,繼而,從前的鄰居英蓮哭泣的身形從我腦海中呼嘯閃過,我的心里,充盈著深深的羞慚以及后怕。
2
英蓮比我小一旬。她的母親于嬸是相當能耐的女子,在她的安排下,英蓮自小到大,順風順水地走過來。去年遇到英蓮,英蓮對我哭訴,她說丈夫出軌,言語不合,時不時對她大打出手,而于嬸,卻以死相逼不許她離婚。看她形容枯槁、萬念俱灰的樣子,我心疼她,想來想去,帶她去找我的一位做心理輔導的同學。
在同學那里,英蓮哭訴:我哪有自己的人生啊,我媽一路做主,替我挑學校,替我交朋友,替我找工作,替我相愛人,我從來就沒有自由,稍微不如她的意,她便說我忘恩負義……英蓮捋出青痕斑斑的手臂:他就這樣打我,我媽還不許我離婚,還口口聲聲說是為我好……
滿以為同學可以幫她理順關系幫她走出來,可幾個星期后,英蓮遲疑著告訴同學,她媽媽說心理輔導都是騙人的,她不再去了。同學分析說,你這個鄰居,靈魂被她媽媽的溺愛控制和掠奪了,她的心智與判斷能力還停留在小時候,無論她怎樣抱怨,媽媽的觀點也是她信奉的真理。她,逃不脫的。
我冷不丁地激靈。
此時此刻,我也如同于嬸一般,企圖用關心與溺愛掌控悠悠的人生嗎?習慣于在遷就和屈服中長大的孩子,以后還會堅持與守護自己的內心嗎?而長此以往,我對她的愛,也將演化成一個可怕的魔咒?
晚上悠悠放學回家,我湊過去想同她聊聊,我只是想告訴她,我愛她,愿意尊重她,絕不想控制她。可沒成想,不等我開口,悠悠便已經拉開一副斗架小公雞的架勢。
媽你少來這一套,我煩,免談。悠悠面無表情地拒絕我。
我百口難辨,不知道如何修補已經惡化下來的關系。我試著解釋,悠悠,我只是想為你好……咳,我并不是要你事事都聽我的……那,你說吧,你想媽媽怎樣做?
悠悠挑釁地看著我,說,我就是不想聽你嘮叨,我現在想住校,圖個耳根清凈,你肯答應嗎?
沒等我說話,她爸先我開了口:住校吧悠悠,爸支持。你明天就可以向老師申請。
真的?悠悠歡喜雀躍,再次得到她爸肯定的答復之后,她向我做了個鬼臉,一溜煙兒跑了。
她爸回過頭來,笑瞇瞇的對我說,咱們不能一直盯著她護著她。她需要獨立,需要培養自己的價值觀。不過,想要咱們不干預的生活,也必須先有不需要干預的能力,就當歷練和考驗,放她住校吧。
3
3天之后,悠悠帶著她的家當開始了她向往以久的集體生活。我縱有萬般不舍,也強忍住不提。
可事出所料,離家后的悠悠不時打電話向我抱怨學校的飯菜,跟我哭訴難處的舍友,甚至洗衣服洗澡這樣的小事遇到麻煩都要問我怎么辦。結果還沒住上一個月,悠悠便在一個周末正式宣布,她不要住校了,她要回家,仍然過走讀的日子。
正要夾菜的她爸,筷子停在半空中,驚愕地問,為什么?
悠悠嘟起嘴,就是不想住了嘛,學校哪有家里舒坦,干什么都不方便。
她爸撲哧笑了。他說,悠悠,回家住就意味著你又淪入你媽的魔掌,聽她的管教,聽她的嘮叨,吃下你不想再吃的早餐,穿上你以為不需要的秋褲,你,還愿意嗎?
悠悠愣了愣,嘟起嘴,垂下睫毛,小聲嘟噥:當然不愿意,可是,可是……
我心里一驚。我的悠悠,在我的百般溺愛之下,已經習慣在我的覆蓋之下過順風順水的寄生生活了。
可是你仍然想回家住。她爸嚴肅起來,說:前些日子你跟你媽矛盾尖銳,是因為你媽對你的愛,變成了讓你不耐煩不領情的嘮叨。作為你爸,我懂她對你的一片心意,但我又不希望你被原封不動地灌輸進你媽的價值觀,所以爸支持你住校,目的就是希望你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思考與反思之后的判斷,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慢慢成長,慢慢獨立,那么你媽的那些嘮叨控制,你就懂得怎樣面對了。
悠悠的臉上,是有些懵的神情。她并沒有完全理解這些話里的意思。
她爸又補充道:而現在,你想得到寵愛得到享受,又煩媽媽管你,你渴望自由,卻又不愿意承擔自由的代價。我很鄭重地提醒你,如果你精神不獨立,恐怕將來很難逃出寄生的命運。我的話,悠悠你懂嗎?
她爸起身去了書房,我給悠悠講了英蓮的故事。最后,我狠狠心接著說,悠悠,你爸說的對,媽對你的建議和意見,你可以參考,但不能復制媽的生活觀價值觀。住校算是你人生中第一次歷練吧。成長會痛,可是不經過苦痛,你也長不大。
看悠悠沉默著,思考著,我故意激她,悠悠,媽是普通人,雖說我的智慧與經驗并不萬能,時代劇變,我也會落伍,但媽愛你的心是真的。想想看,如果你真想做一個永遠被媽媽罩著的女兒,媽也能省點心,你就搬回來,媽繼續寵著你。
悠悠緊緊抿著嘴角,不說話。
那天晚些時候,悠悠蹭到我身后,她擺弄著我的衣領,用低低的聲音說,媽我想了好久,現在我懂了,一個女兒對媽媽最好的報答,并不是有多順從媽媽,而是應該在離開媽的時候,也有勇氣和能力過的很好。所以,媽,明天晚上我不回家了,要接著住校了啊。她頓了頓,接著說,還有,雖然我很多時候對媽態度不好,但媽愛我關心我,我心里還是蠻感恩的。
我心里一陣欣慰,不舍地拉住悠悠的手貼到我臉上。
是的,我怕她挨餓怕她受凍,如果誰想傷害她,我會跟他拼命。可是我不可能永遠把她護在身下,我拼了命要阻止她去遭遇的苦與痛,總有一天會找上她的門。那么,放開她,讓她長大,成為她自己,學會用自己的頭腦應對自己的生活,這或許,是每一個母親都必須經過的心路歷程吧。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