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眷村兄弟們

HUANGWENYI黃文義
臺灣金融界資深專家
臺灣鶯歌人,祖籍福建省安溪縣,在臺灣金融界工作20年,在私募、定增、互聯網金融方面,頗有心得與造詣。對于華夏文化、歷史有濃厚興趣與涉獵。現專門關注臺灣少數民族的民宿經濟、文化傳媒與文創產業
當年國民黨敗退來臺灣時帶來了兩百萬的軍公教人員,住的問題就是一大難題,所以最后就將這些來自大陸的“外省人”集中在一起,用部隊工兵的力量幫他們蓋簡易的房舍稱為“眷村”。
但是地從哪里來呢?總不可能從大陸帶來。不用擔心,國民黨政府雖然在大陸狼狽被打敗,可在臺灣它是一等一的高壓獨裁統治政權,而且經過1947年“二?二八事件”屠殺臺灣“本省人”,它看上哪塊地要使用,根本上是沒有人膽敢說不的。所以我家一塊在鐵路旁邊的地就被拿去蓋眷村了,連商量都沒有。
眷村的名稱叫“正義新村”,村子口石柱上還刻有蔣介石親筆題的村名,蔣介石的墨寶在當年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一戶戶的眷舍大部分都是紅色的木板門,一進門就是一個小小院子,種花草或堆雜物,推開紗門進入小小客廳大概就是幾張藤桌椅配上老式電視機,房間就小小一兩間,有三間房以上的不是高官就是高級將領。
我就讀的小學、中學就位于正義新村附近,所以從小到大班上總會有幾名來自正義新村的外省同學,剛開始他們只會說國語,閩南語說得不好,大部分都自成小圈圈,可是畢竟在學校他們是少數族群,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下,他們每個人幾乎都會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到今天碰到面我們都可以用閩南語聊天打屁,光聽語音你根本無法分辨出他們的父祖輩是來自中國大陸大江南北各個省份。
當年,只要學校開學后,沒幾天老師就會調查誰要開在學證明,每次也都是正義新村那幾個同學舉手。當時也一頭霧水,在學證明是什么用處,后來才知道原來他們的父兄可拿在學證明向單位申請子弟的學費補助,而本省臺灣人不是種田就是做工的,誰會補助?
眷村同學們因為家里父兄每個月都有固定的薪水收入,他們帶的便當(盒飯)也比我們的好,逢年過節他們家準備的更豐盛,而且許多的外省食物臘味是本省人很少看到的,唯一例外的是他們沒有清明掃墓,因為他們祖先的墓在大陸,而那是個兩岸隔絕的年代,清明節讓他們更感到凄苦。

2015年12月27日鶯歌正義新村村民新年聚會
跟眷村同學相處,雖然有時候難免小小的省籍情節搞搞小團體,但是血濃于水的感情讓我們在臺灣島上仍然成為一家人。今天,所有的同學散布在臺灣、大陸及世界各地,但是我們都有曾經同樣的童年。今天我來到大陸生活工作,與祖國同胞在一起生活,那樣的感覺又仿佛回到小時候與眷村同學家庭相處的經歷,雖然沒有共同的過去,但是兩岸交流日久,彼此了解越深,我們終究是偶爾會吵架的兄弟,是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同胞手足,兩岸一家親,祈愿兩岸永遠和平,不要再有我眷村兄弟家庭,那種漂泊隔離、親情斷絕的慘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