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雨
騎士完成了NBA總決賽上最不可思議的逆襲,除了在1比3落后下的翻盤,他們的常規賽勝場數(57勝)比勇士(73勝)少了16場,這也是歷史第一。在今年總決賽前,僅有一支球隊在常規賽勝場少于總決賽對手至少12場情況下最終奪冠。
正是1975年的勇士完成了那次逆襲。41年前,勇士盡管在常規賽僅取得48勝34負,但他們在總決賽上竟然以4比0橫掃了60勝22負的華盛頓子彈,他們用無人想到的神奇方式得到了球隊搬遷至灣區后的首個總冠軍。
模范領袖
現今NBA的30支球隊中,只有三支球隊是自1946年成立至今一直存在的球隊,勇士就是其中之一。但和凱爾特人以及尼克斯始終呆在同一城市不同,勇士隊史上經歷過兩次搬遷,他們先在1962年從費城來到灣區舊金山,然后在1971年又搬遷到海灣大橋連接的另一邊——奧克蘭。
勇士在灣區已經存在了半個多世紀,并在近兩年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成就。雖然在今年總決賽遺憾輸給騎士,但常規賽取得73勝外加去年奪得的總冠軍,都曾給灣區球迷帶來無盡歡樂。在此之前,他們并未取得過太耀眼的成績,除了那段發生在1975年的奪冠旅程,經歷過當時場景的老球迷至今都覺得那是一個夢幻般的賽季。
當時的勇士并沒有冠軍相,因為在此前的1973-74賽季,隊中雖然擁有超級前鋒里克·巴里,卻在賽季最后七戰輸了六場,最終竟然和季后賽無緣。從1963年起就親力親為、也有不錯成績的老板弗蘭克林·繆利,決定重新打造這支勇士。
繆利找來了迪克·維特利布出任球隊新總管,后者決定徹底徹底打造一支新勇士。維特利布先簽下新秀賈馬爾·威爾克斯及二輪秀后衛菲爾·史密斯,然后他開始了下一步的重組工作。
維特利布此后將時年32歲,深受勇士球迷愛戴,此前一年場均得到13分和14.2個籃板的中鋒內特·瑟蒙德交易到公牛,換回更為年輕的中鋒克利福德·雷以及一個首輪選秀權,外加50萬現金。接著他簽下自由球員:二年級控衛查爾斯·杜德利及老將內線比爾·布里奇斯。這還沒完,維特利布通過交易放走了諸如凱茲爾·拉塞爾、克萊德·李、吉姆·巴內特和喬·埃利斯等球員,加上球隊主力控衛杰夫·穆林斯受傷,使得勇士瞬間少了上賽季陣中的第二到第五得分手。
折騰一番,勇士沒有任何補強,他們看上去就是巴里一個人的球隊。1974-75賽季開始的媒體預測上,大家普遍都覺得勇士只能排名太平洋賽區第四(一共五支球隊),并且沒什么機會打進季后賽。不過,維特利布并不擔心,因為這反而能實現全員皆兵的籃球理念。當然,球隊必須依仗領袖巴里的發揮。
巴里身高2.01米,體重93公斤,1965年首輪第二順位被勇士選中后,馬上嶄露頭角。他是對人對己都極為嚴格的完美型球員,對細節的強調達到了苛刻的程度,有時難免不近人情。所以他的職業生涯并不快樂,一方面是他的孤傲的個性使然,另一方面是他為勇士效力兩個賽季后,成為第一個從NBA跳槽到ABA聯盟的球員,當時也被貼上“貪婪”的標簽。
“那些批評真的影響到我。”巴里說:“我可沒有像某些球員幫著某聯盟(ABA)去對抗另一邊。甚至說到薪水,大家都認為我是個貪婪的家伙。但這根本不是錢的關系,繆利也開給我同樣的年薪,甚至他還開兩倍到三倍多。”
沒錯,巴里當時只是因為自己的岳父布魯斯·霍爾在ABA聯盟的奧克蘭橡樹擔任總管,所以才去幫自家人的忙。在ABA打了四個賽季后,在1972-73賽季前,法院的一個判決強迫巴里回到了勇士。這時巴里比他上一次在灣區打球時的體重增長了20磅,這讓他可以再與NBA的大個子們進行更多的身體對抗,同時還提高了其他的技術。
勇士在1974-75賽季的現狀讓巴里只能把球隊的生死扛在自己一任肩上,但他卻打得更好。穆林斯就說:“對我而言,當巴里得一肩扛起勝負時,他打得反而更好。毫無疑問,他打出了我所見過的最佳狀態,更多渴望、專注和領導力。他一人撐起球隊到達新的高度。”
當賽季除了場均掠下30.6分的巴里,全隊得分排第二的威爾克斯場均僅有14.2分,而且他還是位新秀。阿特斯的策略很假單,那就是放任巴里,哪怕對方明白只要防住巴里,就可掐住勇士的咽喉。但關鍵問題是,根本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如果有一場他只得到18分,下一場他就會爆發砍下50分。他可能會有一場表現一般,但絕對不會連續兩場打得不好。”穆林斯說。
巴里的脫胎換骨并不只是表現在球場上,因為他自從進入籃壇,他的個人數據一直亮眼。但在1974-75賽季,巴里接過了隊長一職,讓他的心境也有所改變。“對我而言這很重要,賽季開始前大家選我當隊長。”巴里說:“不僅是賽前我要與對方隊長握手而已,我現在的角色更為積極,要去指出錯誤所在。我告訴隊友們,有時候我會批評他們,但都是建設性的,會讓我們變成更強的球隊。”
阿特爾斯也看到的巴里的改變。“他在完美演繹隊長的工作。”他這樣說,“他以身作則,他盡量不外顯情緒,他仍然會因為裁判的判決失望,卻不會去嘗試跟裁判爭吵了。”
在此之前,巴里以脾氣暴躁出名,他常與裁判爭執。但他開始變得沉穩內斂,目標在于全隊是否勝利。而除了場上改變,場下的巴里也有了轉變,他終于結束與妻子的分居風波,還領養了一名六周大的女童。巴里當時已經有四個兒子,最大的八歲,最小的一歲。
“現在,享受生活對我而言很重要。”巴里說,“我真的樂于跟我的孩子相處,我也花很多時間陪伴他們。我會想要拿下冠軍,但如果最終沒有,也不會是世界末日。過去的我太過孤僻,現在與這么多人一起共事相處,對我而言真的很重要。”
更樂于與人相處的巴里,這該歸功于他的新隊友們。“我們現在擁有一群為了球隊的利益,可以互相支援的球員。在這里,球隊勝利優先,只要贏球,我沒見到有人會因為自己數據差而難過;以前我看過有人為了自己糟糕的投籃而難過,反而不在意球隊是贏是輸。”巴里說。
獨樹一幟
因為瑟蒙德和球隊此前二號得分手拉塞爾的離開,勇士的天賦不如過去,但他們在球場的表現更出色。
歸根結底,瑟蒙德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以至于在球隊中的話語權甚至比主教練還高。而拉塞爾雖然是球隊第二號得分手,但他曾被記者描述為“會袖手旁觀看著球從旁邊滾過”,他與巴里之間也毫無交情。反而是因為瑟蒙德交易加盟勇士的雷,很快的與巴里成為好友,兩人在球場上的配合也有不錯的化學反應。
雷是位蠻牛型中鋒,充滿熱情與侵略性的他與巴里是勇士上下最具殺手特質與好勝性格的兩位,也難怪他們如此投緣。身高1.98米、體重只有190磅的威爾克斯則是勇士另一大發現。他看似弱不禁風,以至于有人覺得勇士選他是浪費了一個首輪選秀權。威爾克斯早就習慣于被忽視,他雖然出身名校UCLA,但當時身邊有大名鼎鼎的比爾·沃爾頓,沒人愿意關注他。來到勇士后,因為和巴里位置重疊,威爾克斯原本只能打替補,但他卻用行動征服教練讓自己成為主力大前鋒。雖然是自己不熟悉的位置,但威爾克斯卻舉重若輕的完成這項任務。“與巴里一起打球很棒。”威爾克斯說,“他一對一能力很強,對手全部都得防堵他,這讓我有空位機會,而單單看著巴里打球,也能學到很多。”
威爾克斯新秀賽季就能場均得到14.2分和8.2個籃板,在巴里身邊能交出這樣的數據,證明了自己的身手,并得到了最佳新秀殊榮。
“之前因為沃爾頓的存在,很多人都忽視威爾克斯的天賦。”勇士主教練阿特爾斯說:“他在大前鋒位置上做得很好,雖然他應該打巴里的位置,不過當巴里受傷時,他證明了他完全可以勝任。”
沒錯,巴里整個賽季只因為背傷缺席了兩場,然而這兩場出任小前鋒的威爾克斯,先是對超音速攻下25分,又在同湖人一戰得到31分。當巴里復出,他又回去扛下大前鋒的角色,默默在領袖身邊做好分內工作。
感受到這一切的球迷們也以行動表示,勇士隊主場的上座率有了大幅提升。
當維特利布接任總管時,勇士的預算為320萬美元,有140萬花在12位球員和教練等的薪水費用,而每年平均虧損40萬。然而到了1974-75賽季已經可以收支平衡,主要在于觀眾數也從場均8799人漲到11684人,幾乎達到九成上座率。
除了巴里的頂尖表現、雷和威爾克斯的稱職輔佐,阿特爾斯也使用全員皆兵戰術,也讓勇士引領了1970年代的籃球風潮。球員出身的阿特爾斯為人和善,他是個勇士元老球員,曾與威爾特·張伯倫當過隊友。
1962年那場張伯倫著名的“百分之戰”,費城勇士陣中得分第二高的就是阿特爾斯的16分。阿特爾斯球風強悍,雖然是板凳球員,但當勇士從費城搬到舊金山,歷經六任教練、三位老板,他從沒被交易過。阿特爾斯也是第一位四大職業聯盟的全職黑人教練(此前比爾·拉塞爾和蘭尼·威爾肯斯都是球員兼教練),他本來只是勇士助教,但是老板繆利一直勸他出山,甚至連勇士前任主教練喬治·李都親自前往他家游說,希望阿特爾斯接任他的工作。
阿特爾斯為人低調,他在球隊客場比賽的閑暇時間只是看書和電視,在家則看比賽錄像并陪伴家人。這樣的阿特爾斯,打造出一支全員皆兵的勇士。“我能理解,當你沒上場打球,很難融入比賽。”阿特爾斯說。“當你知道你會上場,他們會更投入更專注。”
阿特爾斯讓勇士有九到十人的陣容深度,遠遠比其他球隊要多。雷出任球隊的中鋒,巴里和威爾克斯打前場,布奇·貝爾德和綽號“杰克·約翰遜”的查爾斯·約翰遜出任后場先發。
阿特爾斯又用了菲爾·史密斯、穆林斯、喬治·約翰遜、德里克·迪基和查爾斯·杜德利作為替補。第11位球員,比爾·布里奇斯在賽季中期加入了這支球隊,為這支以策略著稱的球隊又添加了一點硬漢元素。
“所有人都認為我有違傳統思維,然后我們都知道我們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情。”阿特爾斯對于頻繁地使用這樣一個這么多人的輪換陣容這么說道,“那支球隊里,大家都沒有私心;他們是一個整體,每晚都一起奮戰。那是一支任何教練都會喜歡的球隊。”
勇士隊中除了巴里場均出場時間達到40.4分鐘外,其他球員都沒有超過30.7分鐘,但有六人在場均23分鐘以上,十人達到場均11分鐘,這在1970年代的NBA肯定是獨樹一幟。
而經過大換血的勇士,全隊只有兩個人年齡超過27歲,只有三位球員球齡四年以上。年輕球員可以隨時沖鋒上陣,在場上拼勁十足。除此之外,阿特爾斯重新改革籃球當時五個位置定義。“人們總是循規蹈矩。”他這樣說,“場上得有一個前鋒負責投射、一個前鋒來搶籃板、搭配一個中鋒,然后一個組織后衛跟一個得分后衛。每個人都接受這套配置,從不去質疑為何這樣運行?我不想因為大家都這么做而我就照做,如果我沒法成功,那就讓我以我的方式走向失敗吧。”
阿特爾斯的陣容有四個后衛隨機使用,他們都非名校出身,選秀時都不被看好,但阿特爾斯充分利用他們的拼勁,并強調球的運轉。而場上五個人都能傳球及進攻,當然重要時刻他們仍會把球交給巴里手上。
隨著勇士球員間彼此的配合開始升溫,他們開始認為,奪下總冠軍是有希望的。阿特爾斯也不敢輕易打破球隊的平衡,謹慎的他決定在賽季中期不進行交易。慢慢磨合的勇士,最終在競爭激烈的西部取得48勝排名第一。但在需要肌肉與強悍的季后賽,勇士并不被看好,他們卻在西部半決賽以4比2戰勝超音速。西部決賽碰到公牛,勇士發揮更好,他們以4比3驚險過關。但那一年,聯盟真正的“大魔王”是子彈,華盛頓人在東部決賽擊敗強大的凱爾特人,看起來沒人能阻擋他們奪冠的腳步。
神奇橫掃
1975年的華盛頓子彈擁有聯盟最強大的前場組合——韋斯·昂塞爾德加埃爾文·海耶斯——這剛好打中勇士內線的弱點。同時,子彈隊中還有凱文·波特,聯盟場均助攻數最多的球員。在輿論賽前的預測中,普遍都覺得勇士毫無機會,他們能贏下一到兩場就算是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