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盡管中產階級身陷焦慮,但不可否認的是,中產階級在不斷壯大。在影響中國發展的多股力量中,我們有理由認為,從長遠來看,沒有一股力量會比中國中產階級的迅速崛起和急速增長更有意義的了。
正在由分裂轉向趨同的中產價值觀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歷程,現在,中國的中產階級已主要包含有三類人:一是經濟領域的精英;二是政治領域的官員、公務員;三是文化群體,包括教師、藝術家等。這三個群體社會地位、情感各不相同,有些立場、訴求甚至是相悖的,甚至社會上還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很多中產階級也不認可自己的身份。以至于一些學者和研究認為,中國中產階級尚沒有如西方國家中產,形成較為統一的群體形象及價值觀。
實際上,在中國中產階級群體中,是存在一些共同的價值觀的,也就是說,他們的部分核心利益是相同的。
首先是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對中產階級來說,私有財產既包括個人財富,也包括私有企業,還包括私有財產。
其次是對教育的認可,從恢復高考到高校擴招,大陸中產幾十年來的迅速壯大,離不開教育普及的作用,而保障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權利和機會,也是當前中產階級的重要需求。
另外,對腐敗的深惡痛絕,要求破除行業壟斷等,也是絕大部分中產的一致訴求。
雖然到目前為止“中產階級”一詞在中國還具有一定的爭議,但是可以看到,隨著經濟發展,社會整體意識的改變,中產階級統一的價值觀也在逐步形成中,而中產階級這一身份標簽,也在逐漸被接受的過程中。
不難發現,近年來,一些媒體、官方半官方機構,也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直接使用“中產階級”,而不再像以往,隱晦地以“中等收入群體”、“中間階層”等詞匯代替。一些原本回避中產標簽的人,也開始慢慢接受這個身份,甚至引以為傲。說明中產階級的形象和地位都在逐漸上升。
中產崛起對實現“中國夢”至關重要
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美期間曾說過,發展依然是當代中國的第一要務,中國執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而在訪美期間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習近平還表示,目前中國“中等收入者比重在提高”,中國在“今后一個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有基礎也有條件”。
習近平在外交場合的公開表述,充分體現了中共領導層對中產階級崛起的支持和重視。
當前,中國正在面臨經濟轉型,轉型成功的一個最關鍵性因素就是消費,只有消費才能促進內需,而政府已經意識到,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在拉動內需方面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近年來,海內外商家一直在致力營造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中產階級消費市場”這一概念。可以理解,刺激起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的內需這一前景,會讓商界怦然心動。
確實,站在全球角度來看,中國中產階級的壯大,將可能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新引擎。而對于中國國內民眾來說,中產階級的崛起,對實現“中國夢”也至關重要。因為說到底,“中國夢”的實質就是要促成中產階級的發展,讓更多貧窮人口進入中產階級的行列中來,實現共同富裕。
在今天,日益拉大的貧富差距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多國都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兩極分化會令富人和貧困階層的矛盾日益激烈,最終成為難以把控的社會隱患。而中產階級的發展與一國貧富差距變化密切相關。
很多國家的經驗顯示,中產階級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日益加大的貧富差距,令富人和貧困階層的矛盾得以緩和。不過,也有一些國家出現了令人擔心的相反情況,隨著貧富差距的日益加大,中產階級開始萎縮。然而,各個國家國情不同,中國最終將呈現哪一種結果,將非常考驗執政者的智慧。
另外,西方國家也普遍存在著一個顧慮,那就是中國中產階級的壯大是否會成為全球資源的挑戰,是否將以環境污染作為代價。有學者甚至擔憂,世界已經無法承受一個在能源需求和消費等方面始終追趕美國的中國中產階級了。
上述種種矛盾的心態意味著,在全球學者眼中,中國中產階級崛起的意義早已遠遠超出了經濟學范疇,不僅關乎政治、民生,甚至可以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形象。
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中產階級一方面在這個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上發揮著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緊跟跨國文化潮流,改變著中國與國際社會打交道的方式。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都必然會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重要影響。
中產崛起帶來的挑戰亦不容輕視
近年來,不斷有研究報告和媒體調查顯示,大陸中產階級是生活壓力最大、最為焦慮的群體,這說明,中國社會在短時間內高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些制度缺失和社會問題,中國大陸急劇變化的緊迫感令追求穩定、安全的中產階級倍感壓力。
在國外,社會保障、環境污染、公共安全等一直都是中產階級的主要議題。而在中國,也已經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中產加入了表達訴求的隊伍中。這些訴求的主題包括對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的不滿;對腐敗的深惡痛絕;對環境污染、公共安全、法治建設的關切等。
但是,如果有人擔憂,中產階級的崛起將會對既有的社會制度和政府管理形成挑戰,進而成為不利于社會穩定的因素,其實是大可不必的。
在大多數時候,中產階級扮演著社會發展中一個穩定的力量。很多西方發達社會能夠保持政治穩定性,中產階級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為從本質上來講,富裕、穩定是中產階級的主要訴求,面對社會發展中的問題,這一群體普遍希望漸進的變革,而不是暴力的革命。
而對目前政府來說,未來想要繼續擴大中產階級群體的規模,最大的挑戰之一,是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將金字塔形社會變為真正的橄欖球形社會,避免重走部分拉美國家的老路。
在這方面,美國的經驗值得借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國內經濟、國際局勢等一系列變化,美國也曾出現貧富差距增大、中產階級銳減的趨勢。為了遏制社會兩極分化,美國對多項公共政策做出方向上的調整,例如在國內重視發展新興經濟、新興產業;在全球,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正是這些舉措,最終令美國服務業、金融業等諸多行業得到升級改造,亦令美國經濟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