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記者 易靖茗 實習記者 昌校宇
“愛的歸宿”
作者丨記者 易靖茗 實習記者 昌校宇

“走進婚姻,你可能就會發現,這不是理想的伊甸園。然而,生活就是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擁有的就不要輕易放棄,愛著就應該時時懂得珍惜。”先生俞波再三強調,婚姻是彼此包容、彼此相守,這就是家,一個溫暖的港灣,一個充滿神奇的童話,一個——

古人有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果不其然,四月的北京,陽光甜美得宛如奶油,閃閃發光的石凳在綠蔭中呼吸著氧氣,垂柳拂岸的后海在周邊王府和名人故居的鋪陳下,彰顯著京味和歷史的無窮韻味,一切都是那么的愜意。
吹完“海風”,賞罷美景,穿過胡同,我徑直到俞波、史久鈴夫婦約定的采訪地。其實早在去年由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主辦,海峽兩岸婚姻家庭服務中心、婚禧網承辦的兩岸新人祈福暨“尋找兩岸美麗新人”活動中我們就已結緣。只因當時史久鈴已懷有身孕,所以不忍打擾。直到再次見面,覺得比起許多臺灣人的幽默健談,史久鈴著實是個溫柔恬靜的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輕聲細語、不急不緩;先生俞波溫和謙遜,儒雅的氣質讓他看起來很有魅力。
緣分真是奇妙得很。無論你身在何方,無論相距多遠,總有一種力量可以將兩個人牽引到一起。臺灣、杭州相距千里,卻阻擋不了兩地的有緣人。
俞波,1979年出生在江南魚米之鄉紹興,自小就隨父母到杭州生活;史久鈴,1982年出生在臺灣臺北,祖籍寧波,因父母出生在大陸,所以她成長在一個典型的江南文化家庭中。巧的是,俞波外公在1949年去了臺灣,而史久鈴小時候住的地方又恰恰在一條叫做杭州南路的街道,且曾到杭州游玩過。這一系列的巧合讓他們的相識更顯得是命中注定。
因父母的原因,史久鈴打小就喜歡大陸這片熱土,喜歡杭州這個城市。201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在杭州居住的俞波。這一見,便傾心。
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的重逢。說起兩個人跨越海峽的愛戀,史久鈴記憶猶新:“只要得知我去杭州游玩,作為當地人的俞波總義不容辭地充當導游角色。他帶我去他的‘私家’景點,品嘗杭州美食,體驗杭州風土民情。盡可能多地讓我了解大陸?!?/p>
當然,作為臺灣的東道主,史久鈴也常帶著俞波到臺北逛夜市,吃每個夜市最經典的美食,去她喜歡的地方感受生活?!罢f來不怕你笑,即便是初到臺灣,可我從未覺得自己只是個游客。該是因為久鈴的緣故,跟她在一起,就莫名有家的感覺。在那些游玩的時間里,我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互動的機會,增進了彼此感情。”俞波坦言,雖然時隔已久,但每每回想起當時的那些溫馨畫面,依舊讓他深感幸福。
史久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最美好的年紀,遇見最合適的他。剛談戀愛那會兒,因為他們身隔兩地,所以平時的聯系就只能通過微信或Facetime。那時,微信成了他們一解相思之苦的“法寶”?!爸钡浆F在,如果兩人短暫地分居兩岸時,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保持每天的情感交流,風雨無阻。”俞波笑稱這是他們的愛情保鮮法。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奇妙所在,在某個經緯線他們總會相遇;或許亦是緣分的驅動,于是他們在一個城市工作了。
“我當時恰巧有到大陸工作的機會,于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上海(俞波工作地)。其實這是在沒遇到俞波之前,我從未想過的決定?!笔肪免徧鹛鸬匦α?,滿眼深情,她希望她的選擇能為兩人的交往建立更扎實的基礎。
就這樣,俞波和史久鈴由異地相戀轉為共同生活。他們格外珍惜彼此陪伴的時光,一起尋找對方身上的優點,一起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一起創造專屬于兩人的小幸福。因居住地的緣故,他們每周都會往返于上海、杭州兩地,高鐵站成了他們出現頻率最多的地方。
雖然往返行程因種種原因顯得有些波折,常常是拖著行李箱在奔跑,甚至多時是無座票,也時常因為臺胞證的原因需要在窗口排長隊取票,但俞波和史久鈴總會想辦法自得其樂。經常在買兩杯咖啡后,就自行開啟高鐵上的周末模式?!翱Х荣I一送一的時光最美,那段兩點一線奔波的日子成了我們特別難忘的記憶?!庇岵ㄕf,交往中他和史久鈴相知相惜,緣分,是幸福的來源,他們欣喜際遇緣分的時候,更珍惜與把握幸福的尺度。
不忙時,俞波和史久鈴喜歡探索美食。不同的是,俞波對中式的烹飪比較擅長,而史久鈴對西式的餐點更偏愛和有想法;相同的是,他們更鐘愛對方準備的美食。緣是天意,分在人為。都喜歡收拾的兩人,將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也許是緣于兩人非常有關聯的生活和成長背景,也許是因為兩人共同的愛好和興趣。俞波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性格溫柔、做事細心的臺灣姑娘,他稱史久鈴是他夢寐以求的“秀外慧中”;而史久鈴也在不知不覺中更加深愛對人禮貌、儒雅謙虛的大陸小伙,同時堅信俞波就是她一直在耐心等待的緣分。
因為有緣,就有了牽掛,因為有緣,就有了想念。因為有緣相遇,就有了欣喜和感動,就有了心醉的笑容,就有了想要成為一輩子陪伴的念頭。

為了給愛情一個歸宿,求婚心切的俞波早已為求婚的時機和場合絞盡腦汁。他笑稱當時的場景用“迫不及待”最為貼切。
趁著史久鈴心情好的一天,俞波問道:“久鈴,你愿意嫁給我嗎?”史久鈴嬌羞地笑了,輕輕的一聲“嗯”,讓緊張的俞波頓時有種驚喜又難以忘懷的喜悅。雖然兩人從相識到確定攜手走進婚姻殿堂的時間并不長,但兩顆相愛的心碰撞到一起就再也沒分開過。俞波的父母也對美麗聰慧的臺灣兒媳婦滿意至極。
為了給史久鈴一個春暖花開的訂婚儀式,他們決定2015年4月11日在臺灣訂婚?;榧喺詹糠?,為了分別在兩岸都可以留下一些記憶,他們將臺灣取景地定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公園,而且細心的俞波知道這是史久鈴小時候居住過的地方。相冊的主題是“臺北杭州——愛情”,他們還親自為每一頁相片排版并附上了動情又應照片主題的文字。“雖然讀著有些肉麻,不過恰到好處啦?!笔肪免弿娬{,就如張愛玲的那句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發現自己愛的人正好愛著自己。
在籌備訂婚過程中,俞波和史久鈴發現兩岸在訂婚習俗上有很多不同?!芭_灣的訂婚習俗延續了中華傳統,讓我對這方面有了完整的認識,同時也通過習俗增加了我們對兩岸的了解。”說話間隙,俞波望向史久鈴,滿眼愛意。
其實在訂婚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因為訂婚的時間距上次返回大陸辦理入臺證件的時間太短,加上當時赴臺游客太多,所以沒有足夠的時間拿到相應的證件。當時史久鈴還擔心到時俞波無法赴臺,都準備請臨時演員了,好在最后通過加急才有驚無險地在出發前兩天拿到證件。事后,俞波和史久鈴還將他們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同樣是兩岸婚姻的朋友,希望可以幫助他們順利辦妥手續。
“雖然訂婚儀式只有半小時左右,但是透過坐高腳椅、喝改口茶、交換戒指、佩戴項鏈等環節,我們感覺這些簡潔又不失莊重的形式,真正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币矎哪且豢涕_始,他們的心更近了。就那樣相守,在來往的流年里,歲月安好。惟愿這一生,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同年5月20日,俞波和史久鈴在大陸領了結婚證,并在杭州舉辦婚禮,接受兩岸親朋好友的祝福。
婚姻是棵樹,孩子是愛情的結晶,也是婚姻樹的果實。夢幻般的生活,隨著史久鈴有身孕的消息,更添溫馨。
因為臺胞身份,為了產檢以及后續生產的準備,俞波和史久鈴開始奔波于兩岸的醫院。離預產期還有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時,史久鈴在臺灣待產,俞波在大陸工作,同時為小寶寶出生做準備。可兩個月的時間,對于那時的俞波,堪稱度日如年。因怕萬一由于其他原因耽誤去臺灣探望,細心的俞波還特意去了解搭船往返的可行性。
在離預產期還有一周的時候,俞波帶著準備多時的待產物品去了臺灣。到地當天,他還爭取時間與史久鈴一起上了一次媽媽教室。“這樣,至少有一次在臺灣的媽媽教室,寶寶是有爸爸一起陪著?!庇岵ň购⒆影愕貥妨耍屩車囊磺卸甲兊眯腋F饋?。
史久鈴生產時,俞波全程陪同,生怕落下任何一個環節。他說:“我知道那時的久鈴最需要的是我在身邊,我在,她便安心?!眲傔M月子中心時,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更換寶寶的尿布,史久鈴甚至一度詫異“手藝好”的俞波偷偷跟月嫂學過。以至于后來每當俞波要偶爾出門時,史久鈴都莫名緊張,怕自己應付不來??粗麄?,我想所謂依賴,不過如此吧。
現在,一家人的其樂融融,讓史久鈴時刻感覺被暖暖的幸福感包圍。她說:“寶寶這枚果實在我們的眼中,像一顆明珠,耀眼奪目;像一個天使,給生活帶來無盡的快樂和幸福;像一塊磁石,緊緊地吸附著婚姻樹;像一個粘合劑,把二人的腳步緊緊地粘住。”
關于如何經營婚姻,俞波分享道,給平凡的日子加點糖,就是她眼里有你,你眼里有她;就是相濡以沫,相敬如賓;就是共同承擔苦難,一同分享幸福。生活是平凡的,但是只要有愛的花開,情的雨潤,婚姻就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溫馨。
“兩岸婚姻,不僅是兩個人的結合,也是不同背景文化的融合。很幸運可以成為為數不多的兩岸婚姻中的其中一對,雖然因其特殊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讓彼此可以在一起,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看著身旁甜美微笑的太太,俞波說自己找對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