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南陽

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陜三省交界處,為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全市轄2區10縣,總面積2.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50萬,在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和核心水源地,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舉辦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
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南陽是中國楚文化的搖籃,楚國始都丹陽即建于此;南陽也是漢文化薈萃之地,秦漢時“商遍天下,富冠海內”,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李白吟詠漢時南陽繁華,“情歌遏流云,艷舞有余閑。邀游盛宛洛,冠蓋隨風還”。悠久的歷史給南陽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淀。在南陽大地上,中國最早的“國道”夏路遺痕猶存,全國、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有20處、110處、580余處,10余萬件文物藏品中有7部首批國家珍藏古籍,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有10項、32項,雖歷經歲月風雨卻更顯彌足珍貴,武侯祠、醫圣祠、漢畫館、南陽府衙、內鄉縣衙、社旗山陜會館等文博景點彰顯著南陽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庫全書》記載的南陽歷史名人達800多位。百里奚從此地西進,為秦國走向強大并最終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光武帝劉秀發跡于此,創建東漢王朝;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手持羽扇步出臥龍崗,談笑間三分天下。商圣范蠡、法學家張釋之、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這些都是輝耀歷史、傳頌千古的杰出人物。李白詩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

南陽體育場全貌
近現代以來,這片土地上更是人才濟濟,哺育出軍事家彭雪楓、哲學家馮友蘭和中國自主創新領軍人物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等聲譽遠播中外的名人。以姚雪垠、二月河等為代表的南陽作家群聞名遐邇,在中國當代文壇筑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南陽還是著名的“院士之鄉”,建國以來南陽籍院士有19位,約占河南籍院士總人數的1/3。


南陽武侯祠

內鄉縣寶天曼駱駝峰全景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西峽老界嶺風光
南陽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橫跨長江、黃河、淮河“三大流域”,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35.1%,林地面積占全省1/4,人均可利用水資源721立方米、居全省第一。境內有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8個,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6處,更有大量風光秀麗的山水景點,如顆顆珍珠撒在南陽大地。南陽伏牛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內鄉寶天曼是“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位于南陽淅川的丹江口水庫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也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在南陽西峽發現的恐龍蛋化石群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南陽桐柏則是中國“四瀆”之一千里淮河的發源地。
南陽位于中國南北兩大板塊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的碰撞結合部,地層發育齊全,地質結構演化過程復雜,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礦產資源特色。全市已探明各類礦產84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45種,其中天然堿、紅柱石儲量為亞洲之冠,藍晶石、金紅石、銀礦儲量居全國第一。獨山玉是全國四大名玉之一,被稱為東方翡翠。石油、天然氣為南陽的優勢能源礦產,儲量全省第二。南陽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盛產山茱萸、辛夷花、裕丹參、杜仲等名貴中藥材2000多種。
南陽位于豫鄂陜三省交界處,焦枝鐵路和寧西鐵路在南陽“十”字交匯,許南、二廣、滬陜、內鄧等多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通車里程643公里,居全省第一,是國家公路交通樞紐城市,實現所有縣區20分鐘上高速。
南陽機場是河南省三大航空港之一,可供各類大型客機全天候起降,目前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多條航線。正在修建的鄭萬高鐵、蒙華鐵路建成通車后,南陽的交通區位優勢將更加明顯。圍繞南陽機場開發的南陽通航產業園主要建設三大功能區:1、通用機場核心區,作為第一期建設項目;2、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區,作為二期建設項目;3、用航空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作為二期建設項目。
農業素有“中州糧倉”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煙生產基地,全市糧食總產實現“十二”連增,連續四年超百億斤,是全國21個超百億斤的地市之一,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工業基礎良好,已經形成裝備制造、油堿化工、冶金建材、紡織服裝、食品醫藥、電力能源六大戰略支撐產業和光電、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新興產業,成為國家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全國最大的天然堿生產基地、國內三大光學冷加工基地之一,河南省生物產業基地、河南省生物產業基地、全省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和電力基地。

作為全省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這里已經形成了強大的“零部件集群化”發展新格局。一是以淅減汽車減振器公司為龍頭的淅川縣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關聯配套企業已達60余家,年產值超200億元。為了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壯大汽配產業,利用對口協作平臺與北京汽車、北京現代、北汽福田、中國北車、中國南車等知名企業開展密切合作,逐步向實現整車生產能力跨進;二是福森新能源科技公司推出的年產10萬套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建設項目:1、年產6000噸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占地100畝;2、年產1.5億平米汽車動力電池隔膜生產線,占地60畝;3、年產1億安時汽車動力電池組裝生產線,占地100畝;三是以現有西峽汽車水泵公司(上市公司)、西峽內燃機排氣管公司、西峽車用特種鑄造公司、西峽紅星汽車配件公司、西峽金鑫鑄造公司等汽車配件生產企業56家,推出的年產50萬臺混合動力汽車發動機生產線項目,主要生產汽車水泵總成、飛輪、離合器壓盤、內燃機進排氣管、渦輪增壓器殼、前后車橋、剎車片、發動機鋁件、鑄鋼件等2300多個品種;四是年產100萬套汽車傳動系統生產線項目,主要生產汽車傳動系統包括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及半軸等部分。項目建設擬選址在西峽產業集聚區內,占地面積700畝,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基建工程30萬平方米,工藝設備10套,輔助設施配套2套;國家光電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即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其中新加入的賽格電子產業園,該項目由深圳市恒安華實業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20億元,規劃占地435畝,規劃設計建設標準化廠房26.9萬平方米,研發樓5.9萬平方米,配套設施6萬平方米,設計產能年產光電子配件120萬(套)主要從事光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正在建設標準化廠房,其中一期12棟13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建成。擬招15家以上光電及精密制造企業入駐以及富都電子產業園該項目規劃用地250畝,總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規劃配套項目有:會展中心,標準化廠房,職工美食廣場,技工培訓中心,電信、銀行、郵政、物流、保險、衛生院、幼兒園等設施。目前,建設的26棟3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具備入駐條件。主要從事光電、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項目;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201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正式設立,成為繼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后,河南省設立的第二個綜合保稅區,即將迎接驗收封關運行。 臥龍綜合保稅區位于南陽光電產業集聚區內,規劃面積3.0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05平方公里。綜合保稅區具備加工、保稅、物流、倉儲、國際中轉、交易等九大功能。將引進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海關監管要求的旗艦型、龍頭型、外向型的智能終端和消費類電子項目。
13個產業集聚區建設初具規模,科學發展的載體越來越明晰;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201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南陽臥龍綜合保稅區正式設立,成為繼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后,河南省設立的第二個綜合保稅區,即將迎接驗收封關運行。
南陽是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境內有185公里的干渠通過。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至今,丹江口水庫水質持續穩定向好,常年保持在Ⅱ類水質以上,大部分指標因子均達到國家一類飲用水標準,水源地水質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孔明路與健康路交匯處
臺灣產業園位于唐河縣產業集聚區中心,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規劃以發展機械制造、輕工電子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鼓勵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臺資、港資、外資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入駐園區。按照規劃一步到位、分期建設的原則,計劃通過3年至5年的時間打造一個臺資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基礎條件優越、配套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精品“臺灣產業園”。現在已完成投資1億元修建了旭生路、伏牛路、臺北路、河順路、阿里山路、高雄路等6條道路16公里;投資6900萬元建設的3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總投資2.58億元,占地23.5萬平方米的創業家園四期工程正在建設。2012年6月,產業園被授予“省級臺灣產業園”榮譽稱號,并作為南陽市臺灣產業園承接沿海發達地區臺企轉移園區。
目前,臺灣產業園已入駐臺資企業13家,履約率達100%,總投資額達75.5億元。2013年臺資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7億元,稅收119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3710個。投資1.7億元的合室家(河南)建材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的暢鴻塑膠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的恒業針織有限公司、投資11.9億元的南陽鉅全金屬有限公司汽車配件項目、投資1.4億元的南陽巧旺壓克力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唐河宣溢凈水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已建成投產,新引進投資3億元的南陽鑫圻基科技有限公司環保新材料生產項目正在開工建設。
為鼓勵臺灣、香港等境外投資者到縣產業集聚區投資,加快臺灣產業園的建設步伐,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出臺了《關于縣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的若干規定》《關于鼓勵投資標準化廠房建設的意見》和《關于臺灣產業園優惠政策的若干規定》等文件,規定入住臺灣產業園的境外投資企業可享受特定優惠政策。包括,實行“一站式”代辦服務;租賃土地建設廠房政策;標準廠房租賃、購買優惠政策;境外投資者購買土地自建標準廠房的,享受優惠成本地價,同時按有關規定辦理土地使用證;財政稅收優惠政策;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為進入臺灣產業園的企業提供“四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通訊、平整土地)條件;產業集聚區管委會根據臺灣產業園投資商的需要,建設相應的商業和居住等配套設施;簡化臺灣產業園用工手續,企業招工和錄用人才,優先辦理;臺灣產業園內企業可設立“臺灣產業園企業協會”,負責與產業集聚區管委會有關部門協調園內企業的生產、勞資等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