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麗,陳星星,張慎璞,楊紅麗,秦金永,張 丹
(河南農業職業學院 河南中牟 451450)
根結線蟲是一類對多種農作物造成嚴重危害的土傳植物寄生線蟲[1-2],全世界每年由根結線蟲造成的經濟損失就可達1 000多億美元[3]。番茄是設施蔬菜的主栽品種之一[4],而且為高感根結線蟲蔬菜作物,近年來,隨著保護地面積的不斷擴大,根結線蟲對番茄的危害日趨嚴重,一般減產20%~30%,嚴重制約了溫棚設施番茄產業的發展[5]。目前國內外防治根結線蟲病主要采用化學殺線蟲劑,而這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較大影響。針對以上問題,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把培育高抗根結線蟲病,耐貯運,適合當地設施生產的番茄品種作為育種目標。以期推動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蔬菜產量和質量,增加農業產值和農民收入。
母本是2006年引進美國圣尼斯公司番茄雜交品種‘歐盾’,經連續6代自交選擇,培育出綜合性狀優良新品系‘OD10-8’,該品系為無限生長型,果色亮粉紅,中早熟,果實圓形,硬度極好,特耐運輸,適宜長途運輸和貯存。果實大小均勻,平均單果質量180 g左右,無青肩,無畸形,抗裂果,不空心,商品性優良。抗煙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條斑病毒等多種病害。父本是以‘WY-12’為供體親本(高抗根結線蟲病、抗早衰、抗低溫、大紅果、小果型番茄品系),以自選材料‘JP-7’(抗葉霉病、大果型、粉紅果、硬果型番茄品系)為輪回親本,經4代聚合回交,對選出的高抗根結線蟲病、粉紅果、大果型后代群體進行單株系標記檢測選擇,繼續進行8代自交,直至選出抗根結線蟲病目標性狀穩定的多基因聚合系‘HJ-08’。該品系為無限生長類型,生長勢強。8~9片葉著生第1花序,花序間隔3片葉。普通葉型,葉片偏短,呈卵圓形;每花序4~6朵花,易坐果。幼果無青果肩,成熟果粉紅色。果實中等偏大,果面光亮,近圓形,果肉硬,抗裂果,無空洞果,果形整齊,單果質量150 g左右。高抗根結線蟲病,耐低溫高濕。
2009年春季,配制雜交組合 15個,以‘OD10-8’為母本、‘HJ-08’為父本配制的雜交組合‘牟番1號’因早熟、高產穩產、抗根結線蟲病等成為中選組合。經雜交組合對比試驗、省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品質測定和抗病性評價等,選育出高產穩產、早熟、品質優良、耐貯運、適應性強的番茄新品種‘牟番1號’,2014年3月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鑒定(鑒定號:豫品鑒菜2014018)。
2010—2011年連續2年進行組合品種比較試驗,參試組合8個,以‘金鵬1號’為對照品種,試驗雙行區,小區長6 m,寬1.3 m,每小區種植42株,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試驗周圍設有保護行。試驗地設在河南省農業高新科技園區,壤土,肥力中上等,地勢平坦,肥力均勻。秋冬茬,7月1日72孔穴盤育苗,8月5日定植。常規生產管理。2010年‘牟番1號’折合667 m2產量5 842 kg,較對照增產14.35%;2011年折合 667 m2產量5 964 kg,較對照增產18.85%。2年平均667 m2產量5 903 kg,較對照增產16.58%,差異顯著(表1)。‘牟番1號’組合表現出高抗根結線蟲,成熟果實粉紅色,近圓形,整齊度好,硬度較大,極耐貯運等優良性狀。

表1 ‘牟番1號’在河南省番茄品種比較試驗中的表現
‘牟番1號’于2012—2013年參加了河南番茄區域試驗。以‘東農712’為對照品種,試驗在春季進行。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雙行栽培,每小區種植40~50株,株行距0.3 m×0.6 m,單干整枝,留7穗果后留2片葉摘心,不疏花疏果,周圍設保護行1~3行。從表2可以看出:2012年‘牟番1號’667 m2前期產量為 3 664 kg,667 m2總產量5 672 kg,分別較對照增產13.6%、8.89%,達顯著水平,畸裂果率為11.9%,總產量居區域試驗第5位。2013年河南省番茄區域試驗‘牟番1號’667 m2前期產量 2 763 kg,比對照‘東農 712’增產1.98%;667 m2產量總產量 5 790 kg,比對照‘東農712’增產6.06%,居第3位;畸裂果率為4.5%,居第2位,2年區試平均667 m2產量5 731 kg,比對照增產7.44%。‘牟番1號’為無限生長類型,生長勢較強,成熟果粉紅果,高圓形,整齊度較好。

表2 ‘牟番1號’在河南省番茄區域試驗中的表現
2012—2013年委托鄭州果樹研究所進行品質鑒定(表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略高于對照;維生素C含量最高,100 g維生素C含量為23.16 mg,顯著高于對照;滴定酸味0.41,糖酸比為7.5,口感適中,品質優良,適合在河南省推廣。

表3 ‘牟番1號’在河南省番茄區域試驗中的品質分析
2012—2013年委托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進行田間抗病性評價(表4),‘牟番1號’番茄品種病毒病平均病情指數2.76,優于對照,屬抗病毒病品種;葉霉病平均病情指數15.76,屬抗葉霉病品種;根結線蟲病發病率為0,抗根結線蟲病,對照發病率為23.4%。田間沒有發生枯萎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綜合抗病性優良。

表4 ‘牟番1號’在河南省番茄區域比較試驗中的抗性鑒定
該品種植株為無限生長類型,生育期147 d。生長勢較強,葉色深綠,葉片中等;8~9節左右著生第1花序,花序間隔3片葉,早熟,果穗成熟集中,每花序著花4~6朵,易坐果,果實大小均勻,幼果無青肩,成熟果呈亮粉紅色,圓形,平均單果質量155.1g;平均 667 m2前期產量 3 214 kg,較對照‘東農712’增產8.4%,平均 667 m2總產量5 731 kg,較對照增產7.4%。高抗根結線蟲病,抗花葉病毒病,抗葉霉病;抗裂果,畸形果少,畸裂果率為8.0%,居第2位;果實硬度高,耐貯運,整齊度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維生素C含量高,100 g含量為23.16 mg,糖酸比為7.5,品質優良,該品種綜合性狀表現優良。
該品種適宜河南各地保護地及夏季高山露地越夏栽培,尤其適宜根結線蟲病發病嚴重的地區種植。日光溫室越冬茬8月上中旬播種育苗,9月中旬定植;日光溫室冬春茬11月底至12月初日光溫室播種育苗,2月上旬定植;早春大棚種植,12月中旬日光溫室播種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高山越夏種植,5月中旬播種,6月下旬定植。667 m2用種量20 g,播前進行種子消毒,培育適齡壯苗。施足底肥,采取膜下暗灌或滴灌;夏、秋季采用高埂栽培。株行距 0.3~0.35 m×0.6~0.7 m,667 m2定植2 700~3 500株。采用單干整枝,第1穗果實充分長大進入白熟期后,打掉下部老葉和病葉,加強田間通風透光,防止病害發生。高溫季節要適當多留葉片,防止果實外露發生日灼。保護地栽培時,棚內濕度大,應加強葉霉病、灰霉病及晚疫病等病害的防治;高溫季節應注意白粉虱及煙粉虱的防治,以控制病毒病的發生與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