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6月 7—8日在河南周口市法姬娜國際大酒店,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西甜瓜病害創新團隊組織了全省7個地區及安徽省的農業公司、種植基地的帶頭人、技術骨干、品牌營銷經理約50人,舉辦大棚哈密瓜栽培與植保技術培訓,還特邀了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的閆鳳鳴教授、寧波農科院蔬菜所的張華峰農藝師授課。此次技術培訓的召集人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創新工程“西甜瓜病蟲害防控”首席專家古勤生研究員。
培訓會由古勤生主持,周口市財政局高立新主任致歡迎辭,并表示在消除貧困作為國家的頭等一號工程的大背景下,產業扶貧是一個好辦法,西州密哈密瓜產業是比較理想的一個項目,希望這次培訓觀摩的哈密瓜栽培方式和效果可以復制到淮陽等貧困地區,帶動貧困戶脫貧。接下來由古勤生博士作了關于“哈密瓜產業在河南的發展”的報告,河南農業大學特聘教授閆鳳鳴作了“煙粉虱、薊馬等瓜類作物害蟲發生、危害與防治”的報告,寧波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張華峰農藝師作了“設施甜瓜嫁接育苗及關鍵栽培技術”的報告。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科研處馬凌珂老師為培訓會做了總結,高度贊賞此次培訓會對河南哈密瓜產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培訓會下半程為河南各地哈密瓜生產基地及一些農業公司的部分代表、技術員、品牌營銷經理進行了經驗交流,在栽培管理、市場營銷、生產效益上為參會者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受到大家的歡迎。

與會人員考察了位于周口商水縣郝崗鄉郝崗寨內村的大棚哈密瓜基地的栽培示范園進行現場培訓,哈密瓜長勢一致,上網均勻美觀。由于基地與周口市區相鄰,價格也甚為可觀。示范甜瓜品種相較于往年也有創新:不僅有主打的西州密系列品種,更引入了各地新培育的受歡迎的一些哈密瓜和其他厚皮甜瓜類型的品種進行生產示范。由于栽培管理與植保技術均嚴格按照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創新工程“西甜瓜病蟲害防控”團隊提供的技術指導規程進行,效益可觀,建高規格大棚的成本一年即可回本,該基地負責人正在擴建大棚面積,準備增加一倍哈密瓜栽培面積。
作為已經第2次承擔此培訓會的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創新工程“西甜瓜病蟲害防控”團隊認真準備實施品種示范,積極組織培訓活動、安排著名專家報告,真正做到“深入生產一線、技術入戶、服務三農、實現自身價值”。已建成一批大棚哈密瓜示范基地,探索和構建規范的大棚哈密瓜栽培與植保技術生產模式,為地方科技脫貧工作提供有效抓手。
此次培訓會不僅吸引了河南省各地區的哈密瓜栽培愛好者,更有安徽省的農業合作社社員前來學習、觀摩,并打算在自己的園區發展西州密系列哈密瓜。相信隨著大棚哈密瓜栽培與植保技術培訓的定期舉辦,對哈密瓜產業在河南省及周邊省份的發展均起著良好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