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明
西班牙大廈是拆建還是改建?
文/周明

近日,網上一則消息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轟動:萬達集團在與馬德里政府的談判中,就西班牙大廈是拆建還是改建問題產生了嚴重分歧。萬達集團認為當初建造大廈時使用的建筑材料過于老舊,已經不能維持大樓的支撐,應推倒重建;馬德里政府則堅持大廈是標志性建筑,是西班牙20世紀建筑的典范,應保護改建。看似一方有錢任性,一方懷舊保守,實質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觀念的碰撞。
1953年建成的西班牙大廈,高25層、117米,總占地面積4655平方米,是馬德里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筑,原建有皇冠假日酒店、購物中心、辦公樓及樓頂的游泳池。2005年6月,桑坦德銀行以1.386億歐元的價格買下該建筑的50%,因須等待馬德里市政府批示,所以自2005年起該建筑基本處于空置狀態。2014年6月,萬達集團以2.65億歐元的價格購買了西班牙大廈。雖然,萬達集團成了西班牙大廈的業主,但對歷史保護建筑的改動須遵循西班牙相關法律。馬德里政府將西班牙大廈的保護級別從2級降為3級,即除背對西班牙廣場一側外,該建筑所有外立面必須保持原貌。
歐洲對歷史保護建筑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為了保存人們對往事的記憶,對建筑外墻甚至構件都可以不惜代價地加以保護。萬達集團雖然提出有控制地拆除大廈三個外立面,以便用質量更高的相同材料進行原貌恢復重建,但拷貝的仿古董其價值遠不如真古董。西班牙大廈附近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哥特的、巴洛克的、新古典的各種建筑,都被完好地保留下來,簡直就是一個建筑博物館。所以不難理解,為何西班牙人要如此死板地堅持保留西班牙大廈的外墻立面。
當然,建筑的保留改造要比拆除重建復雜得多且更費錢,使用壽命也有所限制。自從西班牙大廈空置后,晚間四周一片繁華,唯有這棟建筑一片漆黑,西班牙人也有這么一說:“西班牙廣場是塞萬提斯老人家的地盤,文學巨匠可容不下任何一點污濁的商業氣息,所以凡是在這棟‘鬼樓’做生意的都會倒霉。”是否上述原因導致萬達集團選擇推倒重建,我們不得而知。總之,西班牙大廈是拆建還是改建,不能單從經濟角度來考慮,更要關注當地人的歷史情懷,這道選擇題還得由雙方協商后才能解答。
然而,最近又有新的消息傳來,萬達集團已放棄將這座大廈改建為商業中心和豪華酒店的計劃,并委托美國仲量聯行出售西班牙大廈。這也許是企業家在權衡利弊后最終忍痛割愛,是不得已的無奈選擇。雖然,處在經濟不景氣中的西班牙,當地政府還在盡最大努力來挽留來自中國的投資者,畢竟項目的實施會給馬德里當地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給市場復蘇帶來一絲希望,但是在法律和當地人的情懷面前,馬德里政府不可能做出讓步。這個案例留給國人的啟示是深刻的,即中國的投資和產能進軍國際市場,必須充分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風土人情,與當地人士密切合作,知己知彼把準備工作做足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