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年漂泊》
作者:楊渡
出版社:生活一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這部自傳體小說不僅有起伏跌宕吸引人的情節,更展示了時代變遷中富于啟示、引人深思的萬千氣象。作者企圖用故事來顯現臺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尋常農村農民的社會生活史和“臺灣經濟奇跡”背后的故事,透視百年來臺灣農村的生活圖景和向工業社會、商業社會轉型的困頓與艱辛。而那些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似曾相識的一幕幕場景,更是值得大陸讀者們深思和借鑒。
《大師的盛宴》
作者:奧森·斯科特一卡德編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本書共收錄27篇上世紀最為優秀的28位科幻大師的短篇小說。從科幻的黃金時代,到銳意革新的新浪潮時代,再到天才輩出的多媒體時代,每個階段的頂尖人物的作品均囊括其中,陣容可謂豪華無匹!科幻小說史上那些最為璀璨的巨星,諸如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海因萊因、雷-布拉德伯里、喬治-馬丁、威廉-吉布森、勒古恩、希爾弗伯格、弗雷德里克一波爾等均赫然在列。
《1+1 2:通往常識的道路》
作者:劉蘇里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劉蘇里先生總是以主角的姿態,坐在各種對談的主席位置上,但這可不是他主角的加分點。他信手拈來的幽默,不動聲色的犀利,拈花微笑中便完成了。本書是蘇里先生與目前比較活躍的12位學者的對談,內容所涉雖然不能完全包容當下紛繁的惹人關注的世界焦點問題,但卻是堅持梳理歐美自由民主等基本常識以及方法論的專業領域。
《這是不是個人》
作者:[意]普里莫·萊維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萊維用冷靜又克制的文字記錄了集中營對歐洲猶太人肉體和精神雙重的殘暴迫害,更深邃地描述了法西斯暴政的本質——法西斯用平庸、儀式化和冷漠的暴力,完全抹殺“另一群人”的尊嚴和意志,讓其僅剩下一副勉力求生的軀殼;更是利用人性的“灰色地帶”,用權力腐蝕囚犯的尊嚴,導致其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服膺于這種暴力。萊維直面了這種對人性的玷污,同時也回顧了自己和集中營難友們的抗爭、軟弱和尊嚴。萊維相信,正因為人類發明了奧斯維辛,每個人的生存都是有愧的;但這并不能讓我們取消正義和邪惡的界限。我們仍要保留拒絕認同邪惡的最后的權力,肩負起對人性、對他人無限的責任。
《看中國》
作者:馬國川
出版:中信出版集團
書里有一些這樣的話題:自由的“思想市場”是否存在?為什么“自由越多,腐敗越少”?《大憲章》的歷史究竟給我們當今以什么樣的啟示?儒家思想在當代應該有著怎樣的分寸?對于中國的改革,還有什么話可說?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有可能嗎?
《大先生》
作者:李靜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李靜所寫的魯迅,不是預期之中的歷史敘事,也沒有示人以耳熟能詳的“斗士和導師”面目,而是從魯迅的臨終時刻寫起,用意識流結構貫穿起他生前逝后最痛苦、最困惑的心結——那是一個歷史夾縫中備受煎熬的形象。
《怎樣閱讀照片》
作者:[英]伊安-杰弗里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本書是一部引入入勝的導讀,收錄了一百多位重要攝影師的傳略,包括亨利一卡蒂埃一布列松、安塞爾-亞當斯、比爾·布蘭特、沃克·埃文斯等。傳記、歷史和技術細節將他們的作品置于更廣泛的語境之下,而對重要圖片所做的分析,則把每一位藝術家的視野聯系起來,為觀眾提供了發現一幅照片真正內涵的一條路徑。 《和爸爸一起讀書》 作者:[美]理查德-喬根森/著瓦倫-漢森/繪 譯者:王志庚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一本備受閱讀推廣人期待的經典之作!沒有爸爸的參與和陪伴,所有的童年都不完美。每天晚上睡覺前,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吧!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傾情翻譯。 《質問希特勒》 作者:[美]本杰明-卡特-黑特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這是一本由歷史故事構成的書。漢斯·利滕的故事沿著律師群體百年精神的優良傳統,系統地闡釋了律師“立身之本的職業倫理”,反映出律師應有的節操、風骨和智謀,光照著在極權制度下執自由律師業的道路。我會成為一個忠實的讀者! (張思之) 《百年尋夢》 作者:傅國涌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傅國涌將多年來對民國史的解讀與反思所得凝聚其中,從一個個新鮮而別致的角度進入,試圖展現一幅在世界歷史背景下的民國畫卷,以更寬廣的胸懷和視野重走中華民族從傳統到現代的風雨征程,其觀點新穎犀利、針砭時弊。百年長卷,讀來令人激憤、令人嘆惋,令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