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市陳埭鎮西濱中心小學(362200) 黃少芬 朱舒提
關注學生體驗構建高效課堂
福建晉江市陳埭鎮西濱中心小學(362200) 黃少芬朱舒提
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恰當的方法來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數學教學體驗高效課堂
課堂是教育活動的最基本構成要素,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下教學的迫切任務,也是擺在農村小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農村小學由于地理環境、生活水平等因素,家庭教育跟不上,多數學生只能通過課堂學習來獲取知識和信息,這就對40分鐘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耐心地引導學生,更要善于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恰當的方法來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體驗,才能讓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本文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我們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做法和體會。
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笔箤W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之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水平,釋放潛能,敢想、敢說、敢做、敢問,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以一種自由、放松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讓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教學中,我們常常采用與學生聊天、游戲、講故事、猜謎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放松學生繃緊的神經。
如教學“圖形中的規律”時,在與學生深入交流后,我們開展了一個“拍手游戲”活動:教師先示范,然后讓學生按照這樣的節奏往下接,并說說發現了什么規律。這樣的活動迅速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起來,有效消除了他們的緊張感,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我們出示了一組圖形:○○●●○●○○●●○●○○●●○●……讓學生觀察,尋找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這種規律,幫助學生積累尋找規律的數學經驗,為后續的學習做鋪墊。此外我們還提示學生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隱藏著規律,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讓他們自覺關注生活,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
該案例中,教師把自己融入學生群體之中,作為平等的一員和學生一起游戲,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學生易于打開緊閉的心扉,主動、大膽地參與到學習中,在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數學是一門具有很強系統性的學科,任何知識都有它發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十分緊密。著名數學家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學生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庇纱丝梢姡處熢诮虒W活動中應該適當為學生提供進行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有充分的條件去自主探索,在操作、觀察、猜測、交流、質疑等活動中逐漸體驗數學知識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促進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全面發展。
如教學“每兩個人比一場,20個人一共要比幾場”這一問題時,我們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從參賽人數為2、3、4、5人等簡單的情形開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律。接著,教師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自己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在這一系列活動中,教師只是通過提問的方式適時參與。利用“表格中的‘√’表示的是什么,斜線表示什么,空格什么意思,為什么要把表格的一半去掉”“6個人比5個人為什么多5場,如果再增加一個人,還要再增加幾場”“為什么同樣是增加一個人,增加的場數不一樣”等問題引導學生漸漸明晰“畫圖、列表、排列、連線、從簡單的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等解決問題的策略,感受每種策略的特點,感悟問題中蘊含的簡單規律,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使學生獲得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引”“悟”“明”的目的。
這樣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主動探索,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并在關鍵處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設法把問題一步步引向深處,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個性地學習,在豐富的活動中,獲得最真實和最深刻的學習體驗。
反思與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點睛之筆。教師要讓學生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使之通過對問題解決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解決問題后,教師還需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回顧、反思和評價,闡述解決問題的策略、得出的結論、探究過程及疑難問題。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教師還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進行辨析評價,使答案更加規范、明朗,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學生在反思過程中可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建立自信心,提高學習能力。
如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在學生匯報、展示不同解題思路得到的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后,教師讓學生回顧探究過程,想一想這幾種解法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分別用到了哪些方法,怎樣求一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在哪里。這樣教學不是只停留在解決問題的層面上,而是在學生解決問題后,又引領他們上升到數學層面上展開思維活動,將在探究過程中用到的方法和策略進行提煉和外化,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知識的本質,逐漸完善解決問題的策略,促進學生的發展。
課堂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反思與總結,并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哪些地方的學習感觸最深?哪些地方還需努力?哪些小組的學習方法對你啟發最大?哪些同學今天的表現最值得你學習?你還有什么想說的?”讓學生在反思中完善、深化自己的認知,獲得數學活動經驗,增強和提高學生的自評、互評和反思能力。這樣教學還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農村小學的特殊背景下,教師只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參與、思考和探索,才能讓學生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才能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進而促進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責編吳美玲)
G623.5
A
1007-9068(2016)2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