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FENG郭楓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
當代作家有些人太聰明了!
GUOFENG郭楓
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

一生信仰文學。著有詩、散文、小說、評論等22種。創辦《新地文學》系列事業,并在北京大學設立“郭楓文學獎”
“當代”文學的成就,很難趕上“現代”文學;當代文學作家的氣象,很難比得上現代作家;當代文學生產了各種各樣的名家,卻出不了一位真正的文學大師。這里面,存在著復雜的社會因素。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當代文學作家中,有些大名人,太聰明了!
當代是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也是一個人文萎縮的時代。自上世紀初葉以來,獨霸世界的美國,以高度商業生產的能力,大量制造生活物資也大量制造文化垃圾,文化垃圾的文學藝術產品,以傳奇的、虛幻的、血腥的、情色的、暴力的、邪惡的……種種荒唐的東西,剌激人們麻木不仁的神經,迎合社會大眾低級趣味的需要,快速攻占了全球市場。致使全球文化普遍被商業濁流泛濫淹沒,人類精神文明在無邊物欲中逐漸沉淪。
文化濁流泛濫的時代,作家需要聰明,可不能唯利是圖太聰明;需要智慧,更需要認識歷史參悟人生的大智慧。
擅于玩弄手段的,某些太聰明寫手,他的天賦才智被名利之心遮蓋。他利用混亂時代戲耍文學,承襲西方文學形式主義的時潮,制造低級趣味產品;巧妙運用市場營銷的拉幫結派手段,勾結媒體廣泛制作商業性評介報道,作品翻炒再翻炒,名字膨脹又膨脹,財富堆砌再堆砌,他攫取了各種各樣的文學獎,他的靈魂像一只氣球升上黝黑的夜空。
擁有大智慧的作家,從歷史發展軌跡考察當代一切奇異現象,明白自己的人生處在文化混亂的坡谷。他必須守住靈魂的純潔,守住孤高獨立的堅持,且在長期的堅持中,享受清苦,享受寂寞,也享受自己心靈的滿足。他的作品,寫給知音看,寫給后人看,甚至是,寫給自己看。說起來,這種尋求文學價值的修行人,似乎是一則美麗童話。其實,自古未嘗無人,在中國這里或那里,草野之間或都市煙塵中,相信必有高明的當代作家,隱身耕耘自己的藝術田地,創造自己風格獨具文學大作,等待智慧的心靈去發現,等待未來的歷史去評論。
文學大師的偉大,是人格崢嶸,是作品莊嚴,是藝術造詣高超。藝術偉大高超,與虛名浮譽無關,事實上,在混亂時代“知名度”是污穢的代名詞,既然社會失去是非的準則,你若不同流合污為何能取得響亮的大名?藝術偉大高超,與得過任何文學獎無關。“文學獎”是肯定文學作品價值的事,是文學事業的一件好事。問題在于,“文學獎”乃是幾位文學評審裁決的事情,那么,評審者的文學造詣如何?便是此獎公正與否的重要因素。假如“此獎”預設了政治性或任何的立場,那么,所謂的“文學獎”不啻是作家出賣人格的證書,有何意義?如今,也界著名的諾貝爾文學獎,也常出現上述的各種問題。那么,你得到過多少文學獎,在作品的藝術史值上,又能說明些什么?
目前,兩岸不少聰明的寫手,往往致力打響知名度,爭取得到各種文學獎。遂以文學大師自居。試問,他是不是太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