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鴻升 臺灣暨南國際大學
同與異
作者|王鴻升臺灣暨南國際大學
我們共同繼承1949年以前的歷史、記憶、文化及傳承;
如今,我們又在共同踏上追尋“中國夢”的未來。
時間是一條永不回頭的直線,在這上頭所發生的事情也無法回頭再去改變,吾人必須以務實及體諒的角度面對我們熟知但也可能充滿誤解的過去,以及用寬宏的心迎向未來的無限可能。而兩岸關系的未來走向,必系基于兩岸人民的共同認知所決定的,吾人都須先認知一件事,事實即為事實,不可抹滅、不可忘記,更別說想當鴕鳥假裝看不見、聽不見。
而什么是事實?海峽兩岸同文同種即是事實。然而,兩岸人民之間的想法確實有落差這是事實,兩岸各自采行不同的制度而且行之有年等,這些也都是事實!我們不能自己騙自己逃避一切、假裝什么事都不曾發生過,自欺欺人地建構腦海中的畫面填補歷史的缺口,這是不對的,這需要譴責的。這些選擇自己騙自己的人寧愿選擇活在充滿無知與謊言的母體之中,也不愿認清現實去開創屬于我們共同的未來,到最后選擇做一些親者痛、仇者快的憾事。這是吾人所需極力避免的。
兩岸人民隔著海峽遙遙相望的局面已然有六七十年,其中是由許多的因素導致,歷史的發展、大環境的變遷……當然也有國際體系中的強權干擾所致,生活在其中的人民不過是洪流之中的些許浮萍罷了,我們無能、我們也無力,但我們都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不管是好或是壞,我們都要一概承擔并且將其背負一步步走向下個世代。即使它冰冷、它沉重、它充滿血腥味,但它是帶領我們邁進下一世代的重要基石。
在我們這個時代之中,誰是操控我們的母體?臺灣有一批青少年在2015年發起“反課綱微調”活動,認為國民黨當局所操控的“課綱微調”背離臺灣的主流意識、影響臺灣下一代年輕人的歷史認知,國民黨是在重新塑造“大中國”的思想,倒退臺灣民主等等。從他們的言論中給我傳達的是這樣一個回答,國民黨執政的當局即是操控所有臺灣人民的母體,“課綱微調”就是要間接改變臺灣人對大陸的想法。這套邏輯看似有那么一回事,但是將其放大再放大檢視,它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嗎?其實對我而言,“課綱”微不微調根本一點都不重要,你的歷史觀并不是由歷史課本將其建立,更不可能是課本告訴你什么你就要去相信什么,你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去判斷事情的真偽,更重要的是歷史要依靠自己培養能力去解讀,不然光喊著“反洗腦”也只是個“偽正義”的口號罷了!
可能有人說這些事情離我們平凡人太過遙遠,面對這些事情就算我們知道但我們無能為力更不知從何做起。但其實你不知道的是兩岸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交流比以往更加的頻繁,而你的能力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渺小,完全取決于你當下怎么看,你當下決定要怎么做。
舉我的例子來說,我在臺灣暨南大學認識了許多的陸生朋友,他們是來自大陸各地的青年學生,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之間的想法有很多的出入甚至也會發生爭執,有過摩擦,但這些小沖突其實是我們相處之間的柔和劑,原本我對于我們之間的事情一無所知,甚至被刻板印象及媒體誤導所誤解,但是隨著一步步地交流、一步步地深入了解,慢慢地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慢慢地他也能感受到我的心意。
我曾經讀過池田大作先生寫的《人間革命》,人間革命“革”的不是誰的“命”,而是“革”掉自己的“命”。改變固有的思維、改變僵化的思考,打從心底愿意為一件事而奉獻出自己的全部。我們所為的、所追求的就是那個“善”,并將這樣的“善”推廣給其他人。曾經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一段話:“如果這個世界想要和平,首先我們必須讓其他人跟我們一樣過著和平的生活,而這樣才有和平可言。”這一段話觸動到我的心靈深處,我意識到我自己的責任,我明白這個世界需要我承擔些什么樣的東西。
2015年,我做了一個影響我一生的重大決定,我獨自一人跑去天津南開大學當交換生,在這之前,我不曾離開過臺灣、不曾搭過飛機。我訂了機票、扛起了行李箱、飛越1600多公里從臺南來到天津,這里的所有一切對我而言都是那么的陌生,然而我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如果你對這世界是抱持著善意,而世界也會以善意回應你。我深刻地明白兩岸的和平時代終將到來,但在來臨之前必須有人先扛起和平白鴿的擔子。我從不認為我有多么的了不起,我只不過是一個在臺南小農村玩泥巴長大的平凡人而已!但我愿意盡我微薄之力去改變我們生長的時代。

王鴻升于天津薊縣盤山
我相信傾聽能夠帶來理解,透過對話能夠帶來和平,我抱著這樣的信念來到南開大學,在那里我盡我所能地將我所知道的臺灣傳達給每一個愿意與我對話的人,我也盡可能地將他們對于臺灣的誤解進行解惑甚至說明。這個對話過程其實風波不斷,沖突是有的、爭執是必然的,雙方各據一詞的場面一點也不少,這些我們都能理解。但這不能影響我們什么,反而在不斷的對話過程中,我們相互學習、彼此鼓勵成長,無形中已形成一個看不清說不明的牽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透過平等有尊嚴的交流才是兩岸人民應有的相處之道。
我們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能夠攜手創造共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