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臺灣
島內輿論質疑民進黨當局經濟政策
在兩岸關系停滯不前的背景下,臺灣民進黨新當局推出“新南向政策”。該政策打出的旗號是通過結構轉型戰略,要讓臺灣經濟“脫胎換骨”,手法是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于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據臺灣媒體報道,新當局負責人蔡英文近日已正式核定“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的設置要點,千呼萬喚之下,總算邁出了第一步。但政治掛帥的思路、先射箭再畫靶的操作手法似曾相識,可上溯到李登輝、陳水扁時代。殷鑒不遠,這次臺當局的新政策依舊不為島內輿論看好。
有民眾在臺媒撰文說,新南向要成功,第一要看島內民意認知和支持度。測試一下,請在一分鐘內,說出三樣和東南亞有關的事物。不少人除了印尼外勞和曾吃過的泰國料理,翻眼半天也想不出來其他的。民眾缺乏對東南亞的認知,恐怕是該政策實施起來的一大利空。
一項政策誠意幾何,給力不給力,作為主力軍的臺商最為敏感,也最有發言權。臺灣《聯合報》日前發文認為,外界聚焦新當局“新南向政策”的虛實,而新南向辦公室卻至今未開過會;大陸海協會專為臺商舉辦的第二輪“一帶一路”考察團已經啟程,更將邀請臺灣工商界參加。兩相對照,一冷一熱,高下立判。臺商以其靈活度以及在商言商的態度出發,任何局限做法都會被突破,政策務實是現在唯一選項,不能徒托空言。
張冠華也在《旺報》上強調,兩岸經濟互補互利雙贏,并非被財團壟斷或“紅色供應鏈”等妖魔化論述,他認為透過多層次產業合作方式,構建兩岸產業供應鏈、價值鏈,避免兩岸重復建設與投資,才是兩岸共同努力的方向。

6月18日,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赴桃園參加臺陸軍官校建軍周年大會,針對李登輝將國民黨當局形容為臺灣400年來6個“外來政權”之一、“臺灣是不隸屬于中國”“已實質獨立”等謬論痛批,不想稱他(指李登輝)為前領導人,并以“那個日本人、認為自己是日本人”“曾占據臺灣地區領導人位置的那個老先生”暗指李登輝。
6月22日,臺當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李應元受訪表示,臺灣空氣污染問題有輕重程度和季節差異,夏天臺灣空氣比較好,火力發電影響較小;冬天細懸浮微粒濃度(PM2.5)較嚴重,天氣也不熱,當污染超過臨界點時,將會要求臺電降載火力電廠。李應元說,輻射污染在環保議題中非常重要,臺灣廢核是勢在必行。
6月20日,針對臺當局前“行政院”提送到“立法院”審議、尚未進入審查的116項“法案”,民進黨黨團“立委”在“行政立法協調會報”上要求,希望臺當局“行政院”能原則上全部撤回,因此,陸生納保“法案”將被撤回。民進黨黨團聲稱,由于前當局提送“立法院”的“法案”未必完全與新當局的政策一致,希望“行政院”檢視與檢討后再提交適當“法案”送“立法院”審查。
6月20日,臺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發布統計顯示,5月臺灣外銷訂單337.3億美元,同比減少5.8%,是連續14個月負增長,被此間媒體評論為“創史上最長衰退紀錄”。據統計,1月至5月臺灣外銷訂單1653.7億美元,同比減少8.4%。數據顯示,以地區看,5月臺灣接大陸(含香港)訂單84.1億美元,同比減少6.4%。
6月20日,臺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投審會”公布統計顯示,今年5月核準陸資來臺投資18件,投資金額為11110萬美元。自2009年6月30日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以來,已累計核準856件,金額為159626萬美元。據統計,今年1月至5月,“投審會”共核準陸資來臺投資67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5.52%;投(增)資金額為15305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3.26%。
6月20日,臺灣人力資源機構的一份最新調查顯示,受經濟低迷影響,今年三季度臺灣有招聘意愿的企業比例僅為54%,創6年來同期新低。調查顯示,信息科技、百貨販售和民生服務業招人意愿較高,主要原因包括例行性招聘和填補人員離職缺口,主要職缺為生產制造、業務貿易和工程研發,平均月薪為27239元新臺幣。
6月受暴雨影響,臺灣農業損失陸續浮現,臺當局“農委會”指出,截至17日中午11時,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損失估計達4127萬元(新臺幣,下同)。其中,高雄市損失943萬元,最為嚴重。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農委會”指出,各縣市受損情形,以高雄市損失943萬元、占23%,屏東縣損失804萬元、占19%,嘉義縣損失654萬元、占16%,臺南市損失603萬元、占15%,較為嚴重。
臺灣地區今年大學指考7月1日至3日舉行,僅50871人報考,創下歷史新低。專家表示,今年臺灣大學新生來源較去年少約2萬人,足夠讓10所大學完全招不到學生,“大學現在都很緊張”,8月大考分發榜后,哪些學校辦不下去就可揭曉。這幾年報名指考的人數像“溜滑梯”一樣往下降。考生人數探底,中后段大學可能招不到學生。
6月22日,臺灣統計部門公布,臺灣今年1月至5月失業率平均為3.88%,是近7年同期首次上升,顯示勞動市場仍受景氣低緩影響。綜合臺媒報道,臺灣5月份失業率3.84%,較4月份微降0.02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0.22個百分點。1月至5月失業率比去年同期上升0.21個百分點,就業人數平均為1124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0.66%,增幅是2010年以來同期最低。
6月23日,從《夢起飛》《長江頌》到《臺灣春風組曲》,北京大學生藝術團首都師范大學管樂團與臺灣師范大學管樂團在此間聯袂奉獻了一臺交流音樂會。這是“2016北京文化周”的一項重要內容。據了解,此次文化周活動集中了北京文化交流的優質資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6月27日,“八仙塵爆”事件一周年之際,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向士林地方法院提起團體民事訴訟,代表98位受害者控告事件相關責任人,并提出26.05億元新臺幣損害賠償請求。團體訴訟召集人吳榮達在法院門口對媒體介紹,這98位受害者包括14名死者的22位家屬和76名傷者。
據臺灣《旺報》報道,2015年來臺國際旅客達1043萬人次,首次將臺灣推上“千萬觀光”地區。不過如今出現變數,臺灣旅游界估計今年來臺陸客將較去年減少60萬人至80萬人,甚至100萬人,難保“千萬觀光”之名。
6月25日,受空服員罷工事件影響,臺灣中華航空公司取消55個航班。近兩日累計取消航班逾120個,共3萬多名旅客受到影響。以華航空服員為主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24日零時發起罷工,提出包括“未經工會同意不得變更報到地點及工時計算方式”在內的7項訴求。工會經與華航公司協商后達成初步共識,當晚宣布于27日零時恢復正常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