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青鳥
如何增強記憶力
編輯/青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雷丁大學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喝橙汁可幫助改善老人的腦力。橙汁內含有一種特定的化學成分類黃酮,只需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能明顯改善記憶、語言和反應能力。
研究小組對37名志愿者做了為期8周的調查,每名志愿者每天要喝500毫升的橙汁。研究人員在實驗開始和結束時,分別測量了他們的記憶、反應時間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對他們的總體認知功能進行打分。其中一個測試就是讓受試者記住15個單詞,等30分鐘后馬上進行回想。結果顯示,受試者中年齡在60~81歲的21名女性以及13名男性,大腦功能得到顯著改善。與實驗開始相比較,他們的分數提高了8%。
橙汁是天然存在的植物化學物質—類黃酮的主要來源。獨立研究發現,其他富含類黃酮的食物,例如,藍莓也對認知功能有益。研究發現,類黃酮可以通過激活海馬體(大腦的一部分,用于學習和存儲信息)的信號傳輸途徑以增強記憶力。盡管科學家并不確定具體的工作機制,但他們懷疑類黃酮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保護神經元免受氧化性損傷,提高神經元傳輸信號的效率。

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的這一研究,首次表明類黃酮可對老年人的腦功能產生積極影響。
“全球人口迅速老齡化,預計到2100年,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會增長3倍。因此,我們必須探索出簡單而劃算的方法去增強老年人的認知能力。”雷丁大學的心理學博士丹尼爾?蘭伯特(Daniel Lamport)指出,即使是對日常飲食做出的小而簡單的變化,例如,吃更多的富含類黃酮的水果和蔬菜,都可能有益大腦健康。如果持續下去,腦力的改善會有本質的區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研究發現,經常玩電子游戲可提高記憶力。這是因為玩電子游戲時,人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體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促使記憶力得到相應的提高。研究者指出,因年歲漸長而引起的記憶力下降也可通過玩電子游戲改善。
來自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神經生物學科的研究者發現,玩三維(3D)電子游戲可以讓人們在記憶力測試中表現得更棒,此研究結果,對于人們進一步研究預防癡呆和失憶癥的方法十分有益。
研究者們將平日里不玩游戲的大學生們分成兩組,一組學生被要求玩最近流行的二維游戲《憤怒的小鳥》,而另一組則是復雜的3D游戲《超級瑪麗3D世界》,此測試共持續兩周。斯塔克教授解釋道:“2D游戲和3D游戲的主要區別有兩點:第一,3D游戲具有一些2D游戲不具備的內容,例如,3D游戲需要更強的空間信息探索能力;第二,3D游戲更為復雜,需要學習的東西更多。”

兩周后,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學生之間產生了明顯差異:玩3D游戲的那組學生在記憶力測試中表現得更為出彩,記憶力得到顯著提高;另一組學生的測試結果和此前測試相比,并無明顯差異。研究者稱,引起差異的主要因素便是海馬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但研究者表示,對海馬體的刺激究竟是由游戲復雜性引起的還是空間探索能力所決定的,目前尚不得知。
德國薩爾布呂肯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僅45分鐘的午睡就可以使記憶力提高5倍。科學家表示,小睡有助于保持所學信息,顯著提高信息重新獲取能力。這意味著午睡真的能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
新研究中,阿克塞爾?米克林格教授及其同事讓一組參試者學習90個單詞和120對無關聯詞組(如“牛奶出租車”)之后,部分參試者觀看DVD,其余參試者睡覺。當重新測試時,睡覺組參試者比DVD組參試者記憶的單詞更多。
米克林格教授稱,睡眠過程中,被稱為“睡眠紡錘波”的大腦活動的爆發,對鞏固所學新信息有重要作用。僅僅45~60分鐘的午睡,就可以使大腦重新獲取信息的記憶能力提高5倍。研究證明:午睡可以讓人們保持更多記憶信息。
研究結果表明,短時午睡足以顯著提高學習效率,集中學習一段時間后,進行短時睡眠,學習和記憶效率會更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記憶力會逐漸減退。因此,人們不得不將一些重要事件記錄下來。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笑聲可以提高人的記憶力。美國的研究者也指出,當中老年人處于大笑的狀態時,他們會更容易記住一些事情。
據ABC新聞報道,壓力是引起記憶力下降的原因,而笑聲恰恰能緩解壓力。對此,加州羅瑪琳達大學的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20名健康的成年人為一組,觀看一部時長20分鐘的有趣視頻。而另一組成年人被要求靜坐,并且不觀看任何影片。隨后,對這兩組進行了壓力測試,并采取了他們的唾液樣本來分析他們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含量。結果表明,觀看了有趣視頻的人比沒有觀看的人在記憶測試中表現要好。而且,由于觀看了有趣視頻的人在其間一直處于大笑的狀態,他們唾液中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含量也要低很多。
研究報告作者在接受ABC新聞采訪時說道:“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和延遲回憶對我們來說會變得更具挑戰性。而與朋友一起開懷大笑,看一小段有意思的電視節目,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都會幫助我們排解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因此,那些平時壓力很小的人往往會有很好的記憶力。”研究者也解釋道這是因為笑會使得人體內的內啡肽含量增加,并會向大腦輸送一種叫多巴胺的化學物質,為人體提供一種快樂的感覺。這種腦電波的變化會使得人類的記憶力水平有所提升。
音樂治療作為一門科學,在美國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有大量的音樂治療師是在老年性癡呆這個領域工作的。由于音樂治療在這一領域中發揮出了獨特的良好作用,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律:所有的老年性癡呆治療機構必須有音樂治療。可見,音樂在防治老年性癡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音樂具有刺激記憶力的強大作用。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體會:當聽到或唱起多年以前的歌曲時,我們就自然地想起了那個年代的很多往事,甚至一些似乎早已經忘記的生活瑣事會突然出現在腦海之中,歷歷在目,讓我們心潮澎湃,唏噓不已。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鐘愛老歌的原因。另外,當人們對一些文字內容的記憶感到比較困難的時候,如果為它譜上旋律成為一首歌,就變得非常容易記憶,而且很多年都不會忘記。音樂治療師利用這一特點,專門演唱或播放老年人年輕時代流行的歌曲,與老年人一起討論那個年代所發生的事情和個人的經歷,以達到刺激、保持和改善長時記憶的目的。
同時,也可以通過教老人們學習當下流行的歌曲,刺激他們的短時記憶,讓他們盡可能地保持一個比較好的記憶能力。
音樂治療師還利用唱歌來改善老人們的語言能力。科學家認為語言是在大腦的左半球,而音樂是在腦的右半球,所以,當語言功能出現障礙,就可能意味著左半球的語言中樞受到損害。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很多老年人慢慢變得不太能說話了,在唱歌的時候,他們卻能夠很清晰地唱出歌詞。于是,音樂治療師就會先帶領他們一起唱歌,然后要求他們慢慢地去掉旋律,只說歌詞。這樣的做法會取得很好的效果,人們依然可以保持甚至改善他們的語言功能。
音樂治療師還會通過各種各樣的音樂、舞蹈活動來刺激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提高老人的活力,改善精神和情緒狀態,促進他們的社會交往。這些對于維護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防止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和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牛奶的好處很多,最眾所周知的就是補鈣。日本新研究發現,牛奶對預防認知障礙癥(老年癡呆癥)也有一定效果。
九州大學清原裕教授主持了一項大規模免疫學調查,參試人群為福岡縣千余名60歲以上的老者。調查顯示,隨著牛奶等乳制品攝取量的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有下降趨向,血管性癡呆癥方面也表現出類似結果。同樣,中部大學橫越英彥教授的研究也發現,乳酸菌飲料有改善短期記憶力和注意力的效果。
日本東海學園大學教授中出美代對249名參試者的調查顯示,多喝牛奶者比少喝者更不容易焦慮,且更傾向早睡早起,而少喝者入眠所需時間長,睡眠質量差。睡眠質量差和患認知障礙癥之間存在直接關聯,研究者由此推論,這可能是喝牛奶能間接預防認知障礙癥的原因所在。
中出美代認為,這主要是牛奶所含色氨酸的作用。日本睡眠評價研究機構代表白川修一醫學博士援引研究數據表示,牛奶里的色氨酸是以酪蛋白形式存在,含量也不多,因此,僅在睡覺前喝上一杯沒有意義。要想通過喝牛奶來改善睡眠、預防認知障礙癥,需要養成每天都喝的習慣,堅持一段時間后方可見效。


東京農業大學清水誠教授則建議牛奶冷藏后要溫熱了喝,可以防止溫度低影響人體內乳糖分解酶的作用,并減輕冷牛奶對腸胃的刺激,避免不適。
孩子也需要按時睡午覺嗎?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一項研究顯示,有午睡習慣的幼兒記憶力更好。
美國波士頓麻州大學阿默思特學院利用圖像記憶游戲,對3~5歲的孩子進行了測試,游戲要求孩子記住包括貓、傘、警察等在內的圖片在一副網格中的位置。結果發現,有午睡習慣的孩子記住的圖像比沒午睡的孩子多了10%。同時,參試孩子的腦波監測也顯示,午睡使他們的大腦將部分短期記憶轉化成了長期記憶。午睡期間,大腦會重復“播放”,從而讓新的記憶停留更久。
研究者強調,有些幼兒沒有養成睡午覺的習慣,父母也不太在意。而這項研究表明,孩子睡午覺非常重要,能幫助他們鞏固記憶,利于將來順利進入正式學習階段。另外,對于學習了一天新知識的孩子來說,午睡能讓大腦更好“工作”,延長記憶時間,幫助孩子消化吸收新知識。所以,從嬰幼兒階段開始,每天即使只午睡20分鐘,也會利于孩子健康。
據美國合眾聯合社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可可粉中的化學成分可能減緩與年齡有關的記憶力減退。
該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做了一項試驗,選擇37名身體健康的志愿者,年齡在50~69歲之間,向他們分別提供高濃度和低濃度的可可飲品。實驗發現,一段時間后大腦中與記憶力相關的部分機體活性獲得明顯提升。
研究人員表示,該發現更適用于因年齡原因而記憶減退的健康成年人。此外,還需進行大量研究來進一步證實該發現。
考試會讓人變聰明。據美國普渡大學心理學家杰弗里?卡皮克等人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合理利用考試,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
這項研究主要通過試驗對比的方法,研究學生對剛閱讀過的材料的記憶能力。在閱讀了第一遍后,部分學生立刻采用測試的方法把記住的東西寫下來,學生們平均記住了70%的內容;另一部分學生則將材料又閱讀了一遍,沒有考試。在接下來的第二天和第七天進行的測試中,參加過考試的同學對材料的掌握程度好很多。科學家將這一測試擴展到中學,也得到了相似的結果。
科學家認為,考試后記憶能力增強這一現象(稱為考試效應或檢索效應)能夠讓學習能力增強,并把知識更牢固地嵌入學生的記憶中。因此,合理的考試能提高效率。這樣一來,學生學到的東西一定會變多,大腦也會越用越靈活。
